7月28日,北京地铁公司举行北京地铁大工匠暨第十七届“金手柄奖”表彰会,对11名“北京地铁大工匠”和64名“金、银、铜手柄奖”获得者进行表彰。
据介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公司广大员工以身边的高技能人才为榜样,刻苦钻研技术,努力提升技能水平,积极为首都地铁高质量发展作贡献,公司党委在今年颁布实施了《北京地铁公司劳动和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自今年起,按照严格的标准,每两年评选一次具有工匠精神、高超技能、领军作用、突出贡献,并被职工广泛认可的“北京地铁大工匠”进行表彰。表彰会上,播放了“北京地铁大工匠”事迹展播。公司领导宣读了《关于表彰北京地铁大工匠的决定》和《关于表彰第十七届“金手柄奖”的决定》,为11名“北京地铁大工匠”和64名“金、银、铜”手柄奖获得者代表颁奖。
“北京地铁大工匠”是地铁公司技能人才的最高荣誉称号,授予范围覆盖公司各主要工种。本次受到表彰的11名“大工匠”全部工作在运营生产一线岗位,都有过硬的业务本领。他们有技术精湛、精检细修的车辆、设备检修工;有执着专注、安全驾驶的地铁乘务员;有严谨细致、作业精准的车站综控员;有不惧风雨、守护桥隧的铁路桥隧工。公司还将组织开展“北京地铁大工匠”云课堂,让“北京地铁大工匠”通过网络“云端”普及专业知识,分析技术攻关和故障排查案例、分享个人工作成长经历、展示绝活绝技,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北京地铁运营一分公司7号线检修中心修程主控杜峰获得了“大工匠”称号。他主要负责门控化系统的维修。作为门控器维修基地主控,他先后完成了门控器自主化维保图纸绘制、7号线门控器通信试验台搭建、列车乘客信息系统客室LCD屏幕自主化改造、7号线LED尾灯驱动板维修及替换等重点工作,提高了门控器自主化维修能力。
近年来,随着地铁各列车运营里程的提高,对车辆维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我们打造了自主化维修系统,此前,列车出现故障我们对需要上车维修,往往耗时一天,现在我们在实验室就能操作,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任务,大幅节约了维修时间。”杜峰说。
门控化系统的维修,主要针对列车车门。因为现在列车驾驶大多都是单司机操作,司机主要心力都在驾驶上,这就需要“幕后人员”避免网络故障,即使有故障也需要让司机第一时间知道故障的点,迅速解决问题。对于司机来说,杜峰做的工作是“安全员”,而对于乘客,杜峰说,“我的工作就是让乘客感受不到我的存在,感觉不到我的操作,这样列车运营才是安全的。”
而“金手柄奖”评选自2006年创立以来,已开展了十七届,是对在列车司机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表彰的奖项。当列车司机累计行车达到七十万、六十万和五十万公里,且符合无安全事故,无责任服务纠纷标准时,将被分别授予“金、银、铜手柄奖”荣誉称号。
北京地铁运营三分公司回龙观乘务中心金运是地铁13号线驾驶员,是本次“金手柄”获得者之一。金运有18年的驾驶经验,是一名老司机,有71万公里的安全驾驶经验。
众所周知,地铁13号线是一条老线路,且是地面线路,相比其他的线路驾驶更有难度。如地面线路经常会遇到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需要反复瞭望,确保行车安全。“针对此,公司均有系统的培训,我们也掌握了各项应急处置的办法。比如,此前的一个雨季,我驾驶列车从五道口前往上地时,在隧道区间发现了轨道上的断树枝,立刻停车,并与行车调度人员联系,将树枝挪出。”金运介绍。
在近期的疫情防控中,驾驶员也需要处理更多的复杂情况。此前,受疫情影响,地铁13号线多车站封闭,且因疫情变化,封站信息也经常变化。驾驶员在出车前,需要背熟更新的列车时刻表,时刻谨记不能按照惯性每站开门。因为多了这一份心,在疫情期间,列车的运营没有出现过任何一点问题。
表彰会上,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潘秀明表示,所属各单位要扎实实施“强基、提升、头雁”三大工程,以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技能人才工作资源,开展员工素质技能提升培训;构建面向全体新员工的入职技能培训、面向全体在岗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和创新发展培训;不断完善培训机制、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载体、实施培训效果评估。
他要求,“北京地铁大工匠”要继续发扬工匠精神,团结带动更多员工苦练技术、提升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公司和所属单位都要大力宣传“北京地铁大工匠”的先进事迹,示范带动广大员工立足本职、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争创一流;广大员工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追求工匠精神,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岗位技术技能水平,为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和国际最先进水平的首都地铁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