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档进行到半程,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合家欢奇幻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口碑却折戟了,暴跌至4.8分。该片集齐了黄渤、姚晨、范伟等阵容,再加上导演陈思诚通过“唐探IP”和“误杀IP”积攒下的影响力,让人原以为这部全年龄向的奇幻喜剧稳了。然而验货后却令人失望,仍是电视剧讲滥了的“鸡娃矛盾”,虽然引入了外星人,但呈现上“童心”变“低幼”,解决问题依然靠说教。
《外太空的莫扎特》讲述的是,初中生任小天(荣梓杉饰)对天文学有浓厚的兴趣,一直渴望探索地外文明。但他的父亲任大望(黄渤 饰)只希望儿子练好钢琴,将来出人头地。父子俩在未来规划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直到外星人“莫扎特”的出现,让这个单亲家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电影呈现出过于简单直白的故事框架,稍显牵强的逻辑与人物动机,尴尬又“片汤”的台词,让它做不到像《长江七号》那样“老幼皆宜”,因此整部影片的表现在网上引来一片“货不对板”的吐槽声。
《外太空的莫扎特》选择亲子教育话题,自然是想深刻犀利并引发全民热议,其矛盾冲突点为“孩子的梦想与家长的期望”。家长是顺应孩子的兴趣,努力去实现他的梦想?还是从自己经验出发,给孩子拟定一个“我是为你好”的发展计划?在“鸡娃”的各种矛盾中,“我是为你好”这句口头禅简单粗暴,也确实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前有《小欢喜》等多部电视剧就探讨过。这个暑假本来还有一部讲述“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的电影《学爸》,且也是黄渤主演,估计主题、演员等各方面相似的缘故,已经撤档了。
这么看来,电影想刺痛家长并反思“中国式教育”,但内核挖掘并不深入。无非就是范伟饰演的爷爷不让黄渤饰演的任大望搞摇滚音乐梦,然后任大望又不让儿子搞天文爱好,并将自己的音乐梦强加于儿子。最后外星人“莫扎特”莫名其妙帮他们三代人和解了。有观众评价说,“活像一个少儿频道科教片”,陈思诚简直拍了一部《快乐星球》,很低幼。
具体看,任小天的设定是喜欢探索宇宙,不想练琴,但并没有通过“莫扎特”去了解宇宙,而是让其帮自己弹琴糊弄老爸,搭“天梯”俯瞰北京的全貌、开飞船载他和朋友去长城;任小天已经得到了国际级钢琴大赛冠军,拿到了顶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最后高潮部分,父亲突然“醒悟”并同意他放弃钢琴之路。这段父亲的反思几乎没有铺垫——爸爸对儿子说“我是你爸爸,我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呀”,而爷爷对爸爸说“你今天恨我,未来你会感谢老子”,通过这一镜像关系,父亲幡然醒悟。对正身处其中的家长们来说,这种靠台词直给的价值观输出,其实没有什么说服力。
从合家欢奇幻电影的类型设定来看,《外太空的莫扎特》想拥有笑料百出、有笑有泪的票房法宝,它采取了“真人+萌物”的童心设定。前有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和周星驰的《长江七号》,它们有儿童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真实的梦想,引发观众共鸣,让大家笑了哭哭了笑,从而收获票房与口碑。可惜,《外太空的莫扎特》中的“莫扎特”没有起到这个效果,除了书桥上的御空行走,石头云梯登高塔,以及通过善意的谎言让马元对逝去的母亲保留幻想等呈现颇有童心之外,其成人化配音甚至有些“油腻”。
总得来说,导演、编剧陈思诚很想展现“过不被安排的人生”,以及“为孩子埋下星辰大海的种子”这些议题,但却是老生常谈地抛出问题,再用不痛不痒的方式化解,这件奇幻外衣下装着一个悬浮又叙述逻辑不严谨的故事,全员强阵容也沦为工具人。
“《外太空的莫扎特》败北,陈思诚要负全责”,类似的网络批评也说明大家对这部影片有多期待和失望。
从爱情片《北京爱情故事》,到成功打造《唐人街探案》系列,剧集加电影成就了自己的“唐探宇宙”,后来又监制了高口碑的《误杀》与《误杀2》,解锁了多个IP后,陈思诚开始探索奇幻片,打造《外太空的莫扎特》。作为华语电影中的头部导演,他一直既有野心也有商业头脑,是目前最具产业思维的导演之一。在《外太空的莫扎特》立项之初,他就已经公开了要打造“亲子科幻宇宙”的想法,“让孩子更具备独立思考的勇气,家长也能反思自己教育上的一些偏颇”,特别是如果能借助片中“莫扎特”的形象,打开各种衍生品的大门,陈思诚电影产业化的大目标,又将攻下一座新的“城池”。
这些年,聚焦亲子教育矛盾的影视作品很多,想要引发共鸣,创作者必须要敏锐地洞察到社会情绪的走向,如果故事有新意,再加上独特的呈现方式,当然还能大放异彩。但是《外太空的莫扎特》老瓶装老酒,保守使用了看似安全却很悬浮的表现手法,轻轻拿起又轻轻放下,沦为低幼儿童片,委实可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