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百只猫咪疑似因食用同一品牌猫粮后死亡事件引起关注,登上热搜榜第一的位置。目前品牌方已作出道歉,不过猫咪主人在讲述事发经过的同时也有自己的诉求。
事发:称猫咪因猫粮去世 百余“铲屎官”维权
苏州的王女士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的两只猫在食用了信元发育宝饕餮肉宴系列1月8日批次的猫粮后,都出现了中毒性肝损伤,“我家三三和一七喂食不超过2周,三三在发现病情到去喵星只有2天,而一七还在重症治疗”。
巧合的是,出现相同症状的猫咪并不在少数。他们目前已经成立了维权群,“赔多少钱都弥补不了,从小一口奶一口粮喂到十几斤的猫,三年来年年体检都达标,就这么一下子没有了。”到现在仍接受不了猫咪离开的主人小卢不免伤感起来。
此时,在群里不断有人附和称,绝不会接受退货退钱,治疗费用、去世猫咪的购买价格以及大家的精神损失也需要有个说法。“我们更希望这样的厂家不要再害更多的小猫了,就这么简单。”
王女士说,根据目前收集的132人信息中,已经涉及269只猫咪,其中107只因抢救无效死亡。
据她了解,生病乃至去世的猫咪“基本都是一样的病情,只是检测指标数值的高低不同、危险程度不同”。而生病猫咪的共同点就是食用了该款猫粮。大家购买猫粮的渠道包括官方渠道、授权店以及其他店铺都有。
王女士说她是经由朋友推荐知道了信元发育宝这个猫粮品牌。“它是50多年历史的一家企业,主要是医药方面,所以很多宠物医院的处方粮也都是他们生产的,之前口碑都还行,性价比高,适口性好”,所以当宠物医生作出判断说可能是猫粮的问题时,起初王女士坚决不信,随着反映相同情况的网友越来越多,她不得不起了疑心。
她还透露,其实早在4月2日,当她发现猫咪生病可能与猫粮相关后,就曾告知信元发育宝品牌方召回产品并发表声明让大家停止喂食这款猫粮。“他们说会向上反馈,结果直到我微博有了曝光,他们才发表声明”。
此外,维权者统计发现,目前信元发育宝猫粮并非仅涉及最初的饕餮肉宴系列2022年1月8日生产批次。饕餮幼猫粮2022年2月18日批次,饕餮肉宴2022年2月17日批次,均衡全期猫粮6.8kg,双拼冻干成猫粮6.8kg,京东JOY联名定制款冻干鱼肉双拼成猫粮6.8kg2022年1月19日、2月24日、3月3日批次,发育宝旗下贝乐芙成猫粮2022年1月17日批次也纷纷出现类似情况。
王女士介绍,目前信元发育宝方面已组建了一个医疗小组,邀请受害猫咪的主治医生进去讨论病情,也从维权者当中征集了一些猫粮送检,“但检测结果还没出来,说是4月14日会有结果出来”。
她称,自己的诉求主要包括,品牌方是否在召回疑似问题产品,以及进度;是否全面下架产品、哪些店下架了;已经发生事故的,何时赔偿检查费、诊疗费;主人的精神损失有何赔偿方案;是否承诺不起诉就此事发声的任何猫咪主人。
回应:继续找出真正成因 但救猫是第一要务
面对猫粮产品质量问题的质疑,信元发育宝在4月10日发表致歉声明,称已积极收集关联产品回样,送至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且已联系国内兽医高校与多家猫科诊疗权威机构、专家,以便尽快找到真实原因。目前已通知相关客户下架并暂停该品的销售。
为谨慎考量,也已开展排查各项原料安全性,并委托合格第三方检测机构全面检验公司使用原料,并与所有原料供应商联系,排查可能因素。同时正在全面检查所有的产品风控资料、品管批次记录。
声明中还称,已购买信元“饕餮成猫粮”产品的客户如有疑虑,可联系信元售后客服,可无条件退款或者更换其他产品。
4月13日,信元发育宝又发布了第一阶段处理方案沟通函,称目前依旧未找到相关原因,对于发病机制、造成原因都仍未明,不过会继续努力找出真正成因,救治猫是目前第一要务。
而且4月12日也与大型诊疗机构建立起联系,目前在此收治的案例,将由猫科专家组评估治疗方案后,紧急救治应急基金承接后续治疗费用。
建立的线上问诊渠道可以让有疑虑的宠物主有个更便捷的沟通渠道,以利后续的安排。
后续:产品已下架 原料与工艺是否“非常规”
北京青年报记者搜索发现,淘宝Singen信元旗舰店已经下架涉事产品。记者随机咨询了其他淘宝店家,客服明确表示饕餮肉宴系列的任何一批次产品都已下架,“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大家都很不愿意看见怎么可能还继续卖,愿天堂没有病痛”。
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个事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收集涉事批次产品以及同款其他批次产品送到第三方机构检测,是必要的一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检测出指标异常能导致宠物受损,那么调查就较为简单,可以定案。
他解释,许多人对“检测”有想当然的认知,以为检测就像武侠片里的“银针试毒”一样,其实真正的检测是针对“特定目标”去验证,也就是:首先得想到要检测什么,然后才可能有相应的方法去确定“有多少”。所谓“检测没问题”,其实只是“排除了怀疑的指标”。
云无心进一步分析认为,如果检测结果都合格,并不能因此就判定没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地调查原料与生产工艺中是否存在‘非常规’的地方,“因为,检测指标是基于‘正常原料、正常工艺’而设定的,当原料和工艺不符合设定,就有可能存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检测’的风险指标。当时的三聚氰胺就是这样的情况,因为正常生产不会出现,所以并不在当时的标准中。”
实习生 要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