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疫情并未结束 还远不到自满松懈的时候
央视新闻 2022-04-12 15:16

当地时间4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新冠疫情和疫苗问题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人类基本掌握了抗击疫情的有效手段,已看到隧道尽头的光亮。同时,疫情并未结束,传播速度更快的变种病毒接连出现,现在还远不到自满松懈的时候。只有所有国家都战胜了疫情,世界才能宣告最后的胜利。

张军指出,针对当前一些突出问题,他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大力推进构筑“免疫屏障”。从全球来看,世界卫生组织70%接种率目标还远未实现。特别是冲突国家的疫苗接种率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刚果(金)、也门、马里等国接种率甚至不足1%。安理会第2565号决议要求提升疫苗在冲突地区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当务之急是加大疫苗援助和供给,不让任何国家掉队,不让任何人被遗忘。

中国已经累计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约22亿剂新冠疫苗,目前正在向非洲国家追加提供10亿剂疫苗,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向中亚国家无偿提供5000万剂。我们已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了1亿美元,并供应了2.2亿剂疫苗。疫苗生产本地化是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能力的重要步骤。中国最早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率先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已同20国开展合作生产,形成10亿剂年产能。我们支持世界贸易组织早日就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做出决定,回应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呼声。

第二,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卫生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本身即面临重重困难挑战。许多国家由于战乱、交通不便、医疗条件落后等原因,即便有充足的疫苗,也难以为全部有需要的民众及时接种。疫苗可及性“最后一公里”面临瓶颈,究其根本,还是长期存在的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问题。为更好预防和应对下一次大流行病,国际社会要着眼长远,大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这方面,既要扩大医疗服务覆盖面,完善交通、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也要培养更多医科人才和医务人员,同时面向全体民众,特别是青年、儿童等加大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推广。安理会要同其他机构一道,采取务实态度和实实在在的措施,给冲突中国家送去希望。

第三,为疫后复苏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疫情已导致许多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面临更艰巨挑战。全球政治安全形势近期发生激烈动荡,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飞涨,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发展,使许多本已十分困难的发展中国家雪上加霜。面对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突出。国际社会对此要高度重视,联合国应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既应对当前危机,也探索长远之策,为世界注入新的希望。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出发点就是从解决发展中国家最关注的消除贫困、公平获取疫苗、发展筹资等领域入手,推动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核心位置,为加快落实2030年议程和实现疫后复苏提供可行路径。中方将于近期举行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高级别会议,欢迎各方积极参加。

第四,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在疫情发生后,600多万人失去了宝贵生命,其教训是深刻的,值得深思。世界上最为宝贵的是人的生命,以人为中心是应对疫情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在全球层面,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也是应对其他全球性挑战最有力的武器。新形势下,必须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建更美好世界。

张军强调,必须看到,我们的世界还面临重重挑战。个别国家抱着冷战思维不放,以意识形态划线,制造新的集团对抗,不断出台无底线的单边制裁,把经济相互依存武器化,强迫各国选边站队,导致国际社会陷入分裂,为世界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既害别人,也害自己,必须予以坚决抵制。当今世界更加需要真正的多边主义。面向后疫情时期,各国要在联合国的旗帜下加强团结,相互尊重,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努力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