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相亲节目爆笑“出圈”背后:老年人的爱情从来不是神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4 15:30

“不是我的菜,我就这么坦率!”“不靠谱的大爷不比不靠谱的小伙少”“你必须伺候我”……这些话不是出自网络段子或搞笑语录,而是来源于中老年相亲节目里的大爷大妈。几个月以来,一批中老年相亲节目火爆全网,有些甚至成了年轻网友热议的话题。

微信截图_20220214215443.png

当下,这些老年相亲节目在各大视频网站持续走热。以吉林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的一档老年相亲节目《缘来不晚》为例,它不仅吸引了一大批天天追看的忠实粉丝,而且多期节目还在网络上成为爆款。据了解,该节目最火的一期的全网点击量有1000多万,节目组的官方抖音号每条短视频点赞数大多过万,有的点赞数甚至超过10万。

这些老年相亲节目直面当代老年人情感生活现状。老年人爱看或是因为感同身受,或是想从中得到经验,年轻人爱看则是因为节目真实有趣。老年相亲节目将年轻人不了解或很少了解的老年人的苦恼、困惑、欲望展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年轻人婚恋节目的粉红面纱,倒让我们看到了不脸谱化的老年人与老年生活。

老年相亲节目为啥火爆“出圈”?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渴望获得情感依偎、寻找另一半共度余生是人之常情,单身的中老年人同样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大爷大妈们在相亲节目中耿直不忸怩、言语坦率犀利,使许多观众印象深刻,也为人们提供了另一个认知老龄化社会的视角。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64亿。另据有关机构估算,我国有婚恋需求的中老年人在5000万人以上。电视台纷纷推出中老年相亲节目,无疑是迎合这一庞大需求。网络视频加速扩散传播,更使相关节目火爆“出圈”。

大爷大妈“硬核相亲”应运而生,并非偶然。中老年人物质生活稳定,渴望获得心灵慰藉。社会对中老年人再婚也非常包容,一些成年子女主动为老人再婚牵线搭桥。毫不夸张地说,种种变化是社会人文进步的细节体现,也侧面反映了中老年人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如今很多子女也意识到,亲情很难替代伴侣感情。《缘来不晚》栏目责编张晓菊表示,“当前很多老年人,由于儿女不在身边,内心的孤独感非常强烈,很多节目嘉宾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有的中年下岗,有的婚姻不幸,有的疾病缠身,有的甚至常常感到死亡逼近。”当今社会不少老年人物质生活丰富,可情感上的孤单寂寞很容易被忽视。其实,老年人在丧偶或离异后,也盼望能够找到知心的另一半,携手度过余生。另外,很多老年人对于机构养老排斥,对于居家养老有传统依赖性,这也使得当前老年人的婚恋需求庞大。

“直来直去”背后的观念碰撞

经历岁月风霜的洗礼,中老年人很清楚怎样的伴侣适合自己,他们需要的往往不是甜言蜜语、海誓山盟,而是现实的柴米油盐、相互扶持。所以,中老年人在相亲节目中直言不讳,并非是博人眼球。相对于年轻人,中老年人婚恋没有太多容错和试错的空间。尽管他们大方地登上相亲的舞台,但他们持慎重严肃的态度。

中老年人的婚恋观与年轻人存在很大不同。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相亲恋爱本应是一个私密、羞涩,甚至有些保守的行为。年轻人有时间,也愿意享受追求与被追求的过程,但老年人则直接、坦诚,甚至有时令人觉得仓促,不近人情。根据《乡里相亲》节目数据统计,在城市中,女性对另一半的需求集中表现为“陪伴”“爱情”,男性则为“陪伴”“做饭”;在乡镇地区,女性对“养老”的需求远远高于城市,而男性的需求集中于“看家望门”和“做饭”两项。“一些老年人渴望再次拥有爱情,也有一些人只是想找一位能够搭伙生活的人,让自己的晚年生活不孤独,这也正是‘老伴儿’这个词的含义。”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每个人对爱情的期待。但与年轻人相亲不同,老年人的相亲没有弯弯绕,见面先聊住房、工资、社保、养老金、子女负担、身体是否康健。“年纪大了只有十几二十年时间,本来就很紧迫,找对象需要时间,等三年再去找三年,60岁就变70岁了。”对时间的珍视是老年人相亲直来直去的根本原因。而就在这样的直来直去中,我们看到了社会转型时期不同观念的激烈碰撞。

见面就说“每月给你500,管你吃喝,你得伺候我”的大爷,与“爱好旅游,想活出精彩晚年生活”的大妈注定无法对上频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虽然老了但也想要7万块钱彩礼,每个月给我3000零花”的大妈,怎么能与“拍照、唱歌、逛街,吃各种美食,每天把日程排满”的大爷擦出火花?在老年相亲节目中,中国几十年所经历的社会价值标准、择偶标准与观念的迭代在此同时体现的淋漓尽致。

城乡差距缩小、接入性鸿沟趋缓,这是今天中国的基本面。年轻人因为教育路径相似、上升渠道趋同,观念的水位大体均衡。而老年人群体,因地域和经历不同,身上留着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印记。有人与此刻同步,主张男女平权;有人拘泥于传统,坚持男外女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相亲时的激烈碰撞,正是这些观念冲突的最真实呈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在经历巨大变迁的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紧密程度正发生变化。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反哺”的中国养育模式——“小的时候我养你,等我老了你养我”逐渐改变。今天的年轻人,很少会有“养儿防老”的想法,更多希望孩子们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成就。而一些思想开明的老年人,也正在接受着这样的观念。

正因如此,“不用儿女养活我们”的老年人在人生的黄昏,为了解决孤独问题而寻求志同道合的伴侣显得尤为顺理成章。有媒体刊文表示,近年来老年人的婚姻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受传统观念、经济、家庭等因素影响,部分独身老人即使有寻找伴侣的愿望,却常常遭遇一些阻力和压力,不敢找、没机会找。

“硬核搞笑”背后引深思

中老年相亲节目在全国热播,为帮助中老年人再婚、寻求生活伴侣提供了渠道。但是,老年人婚恋不应仅作为搞笑视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当前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正沉浸在孤独的漩涡中。在互联网时代,他们情感诉求往往成为被忽略的一部分。伴随“出圈”话题热度而来的,应该是社会各界对于他们情感诉求的重视,而不是对一些片段式话语的过度消费、解读甚至曲解。

中老年相亲节目本质上是一档百姓服务类节目,还是要基于自身定位,做好服务,让真正有感情需求的人能够信任节目。谨防节目内容哗众取宠,避免激发人们的审丑心理。一档节目,给观众带来欢声笑语无可厚非,但在娱乐的同时,输出正确价值观,展现地域文化,才是保持长久生命力的秘诀。

电视节目还可以增进与社区、民政部门的交流沟通, 定期组织社区相亲活动,惠及更多中老年朋友。我们的社区服务也应该为银发族择偶创造条件、拓展渠道,提供诸如婚姻指导、异性交友信息和婚恋法律咨询等服务,让晚年生活更多一份美好。

另外,我们建议基于老年人的社会发展需求,信息平台应把两性交友为基础的“轻关系”与相亲婚恋为特色的“重关系”结合。国外一些大型中老年相亲交友类信息平台,几乎都不会强调相亲、结婚等“较重关系”的字眼,即不以结婚为导向,而是主打社交、陪伴和约会等,注重中老年人过程中的相处和感受,从心理上弱化了他们的负担感。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希望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中老年用户,则额外提供增值服务,例如对方身份信息核实或者线下约会等等,这样既能满足中老年人认识更多异性的需求,也能让他们享受到自然而然发生的爱情,而不是仅仅找一个老伴。

更重要的是,国外平台在观念和市场教育上也呈现出了积极正向的一面,几乎都把中老年人约会交友视作一件正确的事情,会在网站上不遗余力地鼓励中老年人出去约会,以及如何更好地享受过程。从这一点来看,国内中老年相亲交友平台大多停留在基本的满足需求层面,并没有进行市场教育以及进行价值观念的传递。而以社交为基础、相亲为特色是国内中老年相亲交友平台未来值得发力的方向。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对于中老年人包括婚姻在内的正当诉求,社会要积极正视并给予支持。真正为中老年人好,就应尊重他们的意愿,以他们愿意接受的形式,提供相关服务,破解潜在羁绊,清除后顾之忧。 “夕阳红”应该是美好而温馨的,谁都无权冷嘲热讽。在某种程度上,今天的中老年人能否安享余生,也昭示着现在的年轻人的明天。

文/姜楠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中老年群体的文化娱乐需求应当被看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6
老年人要特别关注这种病,不是糖尿病也不是高血压
马上营养 2024-10-30
中老年人主动健康 别掉进这六个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4
记者探访成都人民公园相亲角 年轻人的婚恋观:寻找灵魂契合的“快乐搭子”
华西都市报 2024-05-17
北青快评 | “健康课程”不能成为老年人权益保护的软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7
面对打“爱国”幌子的诈骗 要帮老年人擦亮眼
成都商报 2024-02-25
潮流| 七成“新中老年人”为兴趣报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5
中青报:从“秀才”被封背后看到中老年人情感困境
中国青年报 2023-10-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