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邮箱、假通知,这样的诈骗招数你不得不防!
新华社 2021-11-22 19:04

收到公司“人事部门”或“财务部门”邮箱发送的“补贴领取”通知时,你是不是会不假思索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去申领?反诈民警提示,即使是公司相关部门邮箱发送的通知邮件,也可能是不法分子给你下的“套”,一定不要轻易填写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和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图为厦门某公司职员孙先生收到的公司邮箱发送的“通知”邮件(截图由厦门警方提供)

11月15日,厦门某公司职员孙先生在查看自己的工作邮箱时发现,有一封来自公司“人事行政部”邮箱发来的邮件。邮件的内容大致是:“接社保部门通知,国家将于10月起发放补贴。请收到邮件的同事自助扫码办理。”在扫描二维码后,手机便跳转到“自助办理”页面,在按要求填写了个人银行卡号、银行预留手机号、身份信息和卡内余额后,手机界面提示“您的信息已提交至中国人民银行审核”。

随后,孙先生又根据进一步提示,将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填了进去。不一会儿,孙先生的手机就收到了银行发来的账户余额变动短信。原以为 “社保补贴”这么快就到账了,却不曾想是扣款一万余元的短信。发现上当受骗的孙先生遂向警方报案。

“相较于过去使用虚拟号群发短信的做法,盗取相关公司的邮箱来发送‘钓鱼邮件’的迷惑性更强了。”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民警洪恒亮分析认为,本案中,不法分子先盗取了孙先生所在公司相关部门的邮箱,随后以公司部门名义向公司员工发送“假通知”,诱导其打开相应链接并在界面中填写个人身份和银行卡信息。随后,根据孙先生填写的银行卡余额,不法分子确定了诈骗的“目标金额”,并再次套取银行发送的短信验证码,最终达到盗刷卡内余额的目的。

虽然诈骗招数在升级,但是多留个心眼,就能防止上当受骗。民警提示:首先,我国政府部门的网站网址是以“.gov.cn”为域名后缀,如果在办理相关事项时出现其他后缀名,就要多留个心眼了;其次,一般的政务服务,相关部门不会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余额,不法分子要求提供银行卡余额,大多是为了物色“猎物”;再次,任何到账类交易,绝不会要求收款方提供银行的短信验证码,一旦对方索要短信验证码,基本可以认定为诈骗;最后,即使是公司邮箱发来的涉及钱款事项的“通知”,也需要电话或当面找发件方二次确认。(记者 颜之宏)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半两财经 | DHL发邮件说有“重要包裹”?小心!这是诈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2
半两财经 | 北京金融监管局:小心“积分清零”骗局,假兑换,真陷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6
劳动补贴 疫情补贴 财政补贴 电信网络诈骗“钓鱼”邮件 这种“补贴”领不得
检察日报 2024-09-03
骗局高发期 紧急提醒!需要个人申请的“高温补贴”不能领
武汉晚报 2024-08-22
近期小心此类诈骗!一扫码钱没了!
上海网络辟谣 2024-08-11
注意!退税期间,这些骗局要警惕
中国之声 2024-03-03
搜狐遭遇互联网诈骗!损失四万背后,企业内部邮箱为何失守?
中新经纬 2022-05-25
ETC失效需重新签办?短信里的不明链接千万别点!一居民遇ETC诈骗损失近万元
央视财经 2022-05-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