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的一个周末晚上,一档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拍摄和制作的扶贫纪录片在翡翠台首播。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豆瓣评分高达9.5分,引发香港与内地观众的热烈讨论。大家都很好奇,一群香港都市人眼中的内地脱贫,会是怎样的呢?
“一定要将所看到的告诉香港人”
“这要从两年前的一趟旅程说起。”被问到拍摄《无穷之路》的契机,TVB新闻及资讯部总监黄淑明向记者娓娓道来。2019年,黄淑明和TVB新闻及资讯部助理总经理袁志伟分别到访贵州和宁夏,当时的所见所闻让他们大开眼界。
在黄淑明印象中,“地无三尺平”的贵州一直是一个极度贫穷的地方。但在踏足这片高原山地之后,她却看到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到处都有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高架桥、高速公路和隧道四通八达,甚至能够接通一些只有二十几个人的小村落。贵州更成为了大数据中心,中外科技巨头将大数据储存在这里,种种先进的建设让她深感震撼。
让黄淑明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贵漂”青年的故事。这位青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到香港科技大学实习半年,到贵州交流时,因为看到了贵州的无限机遇而选择留下。“当时我想,既然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也选择留在这里,这个地方必定是机遇处处的。”黄淑明说,到访宁夏的袁志伟同样对当地蓬勃发展的酿酒业、先进的养牛场等印象深刻。
在这条通向“无穷”的路上,内地人到底经历了什么?当中的过程是怎样的?为了向香港人呈现这些答案,他们萌生了拍摄《无穷之路》这个纪录片的想法。“那时候我们强烈地觉得,一定要将我们所看到的告诉香港人。”黄淑明觉得,很多香港人对内地存有偏见和误解,却从未亲眼看过国家今日的真实景象。在见证这两个贫困地区的改变后,她想要告诉香港人,脱贫不只是一句口号。
“从生活出发,才最能打动人心”
如果说《无穷之路》的制作团队是构思节目的大脑,那么节目主持人陈贝儿就像是观众的眼睛。
《无穷之路》的拍摄过程中,陈贝儿经历过不少磨炼,在爬天梯时碰撞导致膝盖瘀伤,在“世界高城”理塘因为高原反应进了医院……但她依然非常专业地完成了拍摄。从主持《东张西望》这样的娱乐节目,到拍摄《无穷之路》这样的纪录片,陈贝儿一直保持着初心,想要透过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再透过镜头把世界的模样告诉观众。“做这份工作我一直都很开心,它让我觉得无论多辛苦都是值得的。”
因为这份初心,陈贝儿随着摄制团队攀山越岭、穿州过省,无论去海拔1500米之上、又称“悬崖村”的阿土列尔村,还是溜过奔腾汹涌的云南怒江,她都亲自上阵,拿着一根自拍杆,爬天梯、坐溜索,带着观众上天下地。“朋友都觉得我太大胆,这么危险的地方,居然还腾出一只手来拿相机。”陈贝儿笑说,“但如果没有这个镜头的视角,观众便无法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当地人民爬天梯、坐溜索时的惊心动魄。”
在节目里,陈贝儿采访了形形色色的人,“自来熟”的她每次都能顺利与受访者打成一片,自然真诚的采访风格也让她得到许多称赞。她说,拍摄前与受访者们都素未谋面,没有剧本,也没有事先沟通,她们之间所有的交流都是最真实的。“其实我没有想太多,比起工作,我更多的是想跟他们交个朋友,想要听听他们的故事。”
《无穷之路》的特别之处在于,在讲述国家脱贫政策之余,更“接地气”地呈现了许多人文风情。陈贝儿认为,无论你来自城市还是农村,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改变,也是最能引起人共鸣的。“我们每一天都要生活,从生活出发,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中国人当然要多认识中国”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布,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状况、民族和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作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扶贫政策是非常艰巨的,但我们看到国家确实成功了。”黄淑明感慨道。
看着“悬崖村”的村民从土房迁到楼房、从走钢梯到走楼梯,看着宁夏原本贫瘠的土地上种出累累果实,《无穷之路》节目组上下都感受到这种巨大的改变,也感受到村民现在的幸福,更希望让香港人也能感受得到。“我们遇到的当地人都对我们说,他们现在幸福感满满。”TVB新闻及资讯部监制岑应笑言。
《无穷之路》在每一集都会记录不同的人物故事,制作团队希望以小见大,通过了解人,拼接出整个社会变迁的蓝图。
“很多人都比较喜欢看别人的故事,所以我们选择以纪录片的方式拍摄,希望这样的手法会让香港的观众更容易接受,更愿意了解国家现状。”TVB新闻及资讯部高级专题节目经理阮小清说。
陈贝儿觉得,《无穷之路》可以说是香港人了解内地的“开场白”,希望以后香港人也能多到内地去亲身体验,尝尝广西融安的橘子、西海固的红酒,还有云南的咖啡。她也开心地看到,许多父母都说要让孩子看《无穷之路》,让他们从小就多了解和认识国家的发展。“中国人要多认识中国,这是理所当然的。”陈贝儿说。
“无穷之路”,寓意“没有贫穷的道路”,也代表奋进的道路没有终点。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条路也许艰辛而漫长,但多年之后回首再望,原来已走出千万里。TVB这次的纪录片,正是带着香港人一起同行的开始。
文/陈珮盈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