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社区“翻译官” 以专业助力“外防输入” 用真心护航外籍居民
北青社区报朝青版 2021-08-17 15:40

8月12日上午,社区居委会里一派忙碌景象,伴着电话铃声和回访告知声不断响起,一位“不速之客”出现在东风苑社区门口,社区主任刘剑随即迎上前去。原来,这是一位不会说中文的外籍人士,今天是预约来社区办理健康码和数据的二次核对等事宜。

流畅沟通、顺利核对、签署承诺书……仅仅十几分钟后,刘剑就与社区防疫人员完成了信息登记的各项工作。得知这么快就办完了业务,这名外籍男士惊讶地对着刘剑竖起了大拇指,“Thank you”说了一遍又一遍。

东风苑社区主任刘剑(右一)协助外籍人员签订承诺书

用专业战斗 精准助力“外防输入”

疫情爆发之初,朝阳区东风地区就制定了疫情防控的总目标——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决不输出。面对外籍人士返京排查管控,如何准确传递信息并传递温暖,语言障碍成了首要问题。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刘剑主攻日语专业,但在大学期间他还主动选修了英文课程,流利的双语成为刘剑引以为傲的优势。

进入首个农民回迁社区东风苑工作后,日夜忙于服务居民日常生活,他曾以为自己不再有机会用到修炼多年的“老本行”,但没想到,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语言优势派上了大用场,在社区党委最需要的时候,刘剑变身成为“社区翻译官”,架起一道与外籍人士沟通服务的桥梁。

刘剑利用自己的英语优势,包揽了所有与外国居民相关的防疫事务。

在前期办理出入证阶段,有一个外国居民焦急地来到社区寻求帮助,称被保安拦在了小区门口,“他很疑惑,自己为什么不能回家?”刘剑与其沟通后才发现,虽然社区之前已多次发送办理出入证的通知,但因为不认识中文,该居民至今还没有办理小区出入证。

经过刘剑的耐心翻译,这位居民顺利办好了证件。回到社区后,刘剑便与同事们一起,将200余份双语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及《致居民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发放至外籍居民手中,并添加了每位外籍住户的微信,日常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用贴心和耐心温暖着境外来京朋友。

用真情服务 守好居民“健康家园”

“我们的工作说来也简单,就是当好社区防疫的‘螺丝钉’,把最普通的事情做好,就能保障疫情防控整个机器的正常运转。”面对记者的采访,刘剑显得有些腼腆,然而进入工作状态的他,总是有一股让人肃然起敬的“钻劲”。

社区防疫工作纷繁复杂,刘剑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社区防疫工作贡献着力量,而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成长。他说,在社区工作的这几年里,接触到的居民涵盖了各种类型的人群,着实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经验也在逐步积累。“在社区工作可以锻炼人的综合能力,我还在不断学习中。”

刘剑认为,他现阶段的工作主要考验的是沟通、语言和数据分析能力,而以后还要面对更多复杂的情况,需要更多其他方面的能力。“要做好这份工作,好的心态和态度是前提,同时还要有责任心,处理事情要客观、理性。最后,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学习,社会在发展,社工也要跟上东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步伐。”

随着返回小区外居民的日益增多,英语水平有限的社工和社区志愿者与语速较快的国外居民沟通起来,常常感到语言表达能力捉襟见肘。于是,一有空闲时间,刘剑便会带领2-3名年轻社工特意加强英语口语练习,还专门学习一些与医学相关的英文表述,便于更好地与外籍住户沟通身体健康情况。

在东风苑社区抗疫一线,有很多像刘剑这样拥有“螺丝钉”精神的社会工作者,他们虽然力量微薄,但是坚守一处就稳固一处,保障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正常运转,也收获了众多居民的支持和感谢。

刘剑(左三)与辖区物业、单位共同坚守社区防疫一线

在这一句句感谢话语的背后,是东风苑社区13名社工一次次统筹协调和周密安排的部署,是一遍遍商酌敲定和演练实操的周密,是一个个信息录入和再三核实的严谨,是一通通详细告知和妥善安排的沟通,是一个个连续奋战和一路逆行的身影,更是一项项温馨服务和全力保障的关怀。

文图提供/东风地区办事处

编辑/赵亚辉

相关阅读
流利英文怼回外国熊孩子 10岁“淡定弟”:长大想当翻译官
扬子晚报 2023-02-24
图片故事 | 夫妻齐心搭起“语言桥” 助力上海国际社区抗疫
新华社 2022-03-23
朝青 | 东风吹起新气象 市域治理萌新芽
北青社区报朝青版 2021-11-16
东风|本周正式开启区、乡人大换届选举宣传周活动
北青社区报朝青版 2021-09-08
东风|紫萝园社区以“动”制“动” 积极应对变异病毒“德尔塔”
北青社区报朝青版 2021-08-26
突发停水居民急 街道社区解民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08
东风 | 听民声粉刷忙 “居民楼宇党支部”夯实党建“地基”
北青社区报朝青版 2020-08-29
昌平丨“人防”转向“技防”,这个社区让居民住着更安心
北青社区报天通苑版 2020-08-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