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4日至7月20日,全国各大院线因疫情停业178天。国家电影局曾估计,在疫情影响之下,预估全年票房损失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影院复工后,新片的缺乏导致了微薄的票房收入,营收无法覆盖与疫情前同等的运营开支,随之而来的便是影院的持续亏损。加之进口大片的减少,原先“两条腿走路”的影院营收几乎只剩下了国产片“一条腿”。
进入2021年,虽然“史上最强春节档”、“史上最强清明档”和“史上最强五一档”为电影行业带来了强心剂,但去年的亏损还未完全填平。
“疫情后,所有的东西都回归了本质。疫情其实对正儿八经投资影院的是没有多大影响的。浪潮退去后,你才会发现谁在裸泳。”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国产片成票房主力
记者采访的数位业内人士都表示,他们所在的影院2020年全年亏损,进入2021年后,春节档带来了较好的收益,所以前五个月的盈亏差不多刚好相抵。
观察去年到今年的票房大盘可见,国产片贡献了大部分。
据灯塔研究院发布2020年度报告,我国全年票房204.17亿元,排名前十的影片均为国产片,其中《八佰》以31.1亿票房居首位,《我和我的家乡》和《姜子牙》以28.3亿、16.0亿票房分获第二、三名。
再来看2021年。灯塔专业版显示,截至7月25日,2021年的票房301亿元,排名前十的影片中有八部是国产片。其中《你好,李焕英》以54.1亿居榜首,《唐人街探案3》以45.24亿元位列第二。《速度与激情9》和《哥斯拉大战金刚》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
影院投资人林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疫情发生以前,从影片类型来说,影院营收是靠‘两条腿走路’的——国产片和进口片。而现在进口片因为疫情原因数量减少,对票房的贡献极少。”他指出,若年票房要回到2019年之前水平,其实最根本的还是需要等片源的数量上来。
业内人士李鹤(化名)也有相似的观点。对于今年的票房为何仍不如2019年,他认为,一方面好莱坞式大片的缺失让今年的中国电影票房市场有了一定的天花板。另一方面,考虑获奖比较困难,今年商业片定档比较谨慎,不一定选择今年上映。
投机者“出局”
实际上,早在疫情发生的前两年,资本对影视行业的态度就发生了重大转变。
6月11日,光线传媒(300251)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长田在第四届中国影视资本峰会上表示:“2018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影视行业的投资急剧减少。几乎很少有公司在创立初期或者是运营期间,能得到外面的股权投资。原来的大规模融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
2020年,疫情的来袭则进一步加剧了影视行业的洗牌和尾部公司的出清。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几年前影视行业刚成为资本圈热捧的“香饽饽”时,许多外行人士一个猛子扎进来,许多人在近几年损失惨重。也就是说,在疫情之前,有很多影视行业投资人是比较投机的。
李鹤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某影院有 1000 万的年票房,有些人并不做影院业务,他们投影院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转手。而下家若要收购该影院,估值是按照年票房算出来的,在此过程中,他们自己可能会刷票房刷进去。将原本年票房约为八百万的影院票房刷到一千万。最后达到了高价卖出去的结果,和炒股一样。
“今年夭折的一些影院,其实很多坑都是前几年埋下的。”李鹤直言。
他还认为,从长远来说,疫情是对行业有好处。但是短期来看,投资也好,投机也好,它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是真金白银的。
下一步,影院的破局方式也值得从业者们思考。有院线经理认为,最大化地利用限制的影厅是一个突破口,譬如借给剧本杀做场地、做小剧场等。也有观点认为,应当把经营的重点放在如何吸引用户上,将在疫情后看电影频率降低的用户重新争夺回来。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