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向中国颁发国家消除疟疾认证。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报告约3000万疟疾病例,到2017年的零病例,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历经70余年不懈努力,成功消除疟疾,世卫组织称赞这是“一项显著的成就”。
《经济参考报》记者经过长期跟踪调研发现,一方面,中国抗疟虽取得非凡成就,但仍面临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风险;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在青蒿素产学研领域取得瞩目成就,但在国际上依然“叫好不叫座”。
受访专家建议,要保持疟疾防控力度不松懈、加大科研投入和对外医疗援助力度,积极向世界推广中国抗疟成功经验,提升中国青蒿素产业的国际话语权,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000万病例归零:世卫组织派员来华现场审核 专家一致同意认证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信息显示,疟疾曾是中国流行历史最久远、影响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新中国成立前每年约有3000万疟疾病人,其中约30万人死亡,病死率高达1%。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抗击疟疾,建立了科学精准的疟疾防控策略和灵敏高效的报告、检测、治疗、监测和应急处置体系,具备了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的能力;研制的青蒿素等抗疟特效药和治疗方案,创新实施1天内完成疟疾病例报告、3天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行病学调查、7天内完成疫点调查处置的消除疟疾“1-3-7”工作规范,开展的多部门和区域联防联控以及边境地区防控合作机制等中国经验,为全球抗疟贡献了中国智慧。
屠呦呦、青蒿和抗疟疾成药(新华社拼版资料照片)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报告了最后一例本地原发疟疾病例,2017年后连续4年未发现本地原发病例。为何时至今日,世卫组织才向中国颁发国家消除疟疾认证?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世卫组织了解到,消除疟疾认证是世卫组织对一个国家无疟疾状态的正式承认。如果一个国家以严格、可信的证据证明,至少在过去连续3年内,按蚊引起的本地疟疾传播链在全国范围内已被阻断,世卫组织就授予该认证。该国家还必须展现出防止疟疾再次传播的能力。
在连续4年报告无本地疟疾病例后,中国于2020年向世卫组织申请消除疟疾正式认证。随后,独立的消除疟疾认证小组成员于2021年5月来华,核实中国无疟疾状态及防止疟疾再次发生的规划。
“尽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来华核查有一定困难,但世卫组织一直坚持‘现场审核’原则。受疫情影响,现场认证的人员规模虽有所压减,但程序和步骤并未减少,绝不走过场。”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世卫组织共派出3名来自英国、加纳、塞内加尔的专家,由1名中国籍世卫职员陪同,入境中国后先在上海隔离3周,随后分两组前往海南、湖北、安徽、云南4地开展现场审核,并与中国专家和国家卫健委交换意见。认证小组将现场审核情况带回世卫组织,与更多的专家组成员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实现了消除疟疾的目标。”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全球范围内目前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获世卫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中国是30多年来在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第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在一份官方声明中表示:“今天我们祝贺中国人民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了疟疾。他们的成功来之不易,是经过几十年有针对性的持续行动才取得的。中国加入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行列,向世界表明无疟疾的未来是一个可行的目标。”
“获得世卫组织‘无疟疾国家’认证,是中国继天花、脊髓灰质炎、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之后消除的又一个重大传染病,结束了疟疾在中国肆虐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公共卫生史和全球消除疟疾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任明辉说,“疟疾等传染病防控需要综合施治,这表明中国公共卫生体系愈发健全完善。”
世卫组织全球疟疾规划主任佩德罗·阿隆索(Pedro Alonso)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新华社记者 王君璐 摄(2019年6月14日)
世卫组织全球疟疾规划主任佩德罗·阿隆索(Pedro Alonso)认为,几十年来,中国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寻求创新方法,加快消除疟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全球产生了显著连锁反应。
“从3000万疟疾病例降至数百万例甚至数千例,直至归零,疟疾防控战役越到最后越困难。”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承超说,“这表明党和政府为了百姓健康持之以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非常了不起。”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消除疟疾成就的取得,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巨大力量,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是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具体实践,是爱国卫生运动、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成效,展现了我国履行国际义务、践行国际承诺的负责任国家形象。
防控不可松懈:中国每年仍有逾2000例输入性疟疾 世界近半数人口面临疟疾风险
“中国取得国家消除疟疾认证消息一出,赢得海内外一片赞誉。此时要保持头脑冷静,切莫以为我们实现了最终目标,就可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世卫组织消除疟疾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执行主任曹俊说,“务必清醒认识到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尽管我国达到了世卫组织确定的国家消除疟疾标准,但每年仍有2000多例输入性疟疾。“近两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需要,国际旅行受限,境外输入疟疾病例数有所减少。但疫情暴发前,由于国际交流频繁和境外投资增加,中国每年输入性疟疾病例始终维持在数千例的规模。”曹俊说,由于传播媒介按蚊并未消除,中国随时都可能因境外输入病例而引发本地继发传播。
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介绍,中国与邻近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漫长的陆地边界将对中国疟疾防控继续构成重大挑战。任明辉建议,要从决策层面高度重视,保持必要的经费、人员投入,建立常态化制度保障,加强疟疾疫区口岸的防控力量,并持续通过媒体开展疟疾防控宣传,医护人员、疾控人员要对疟疾保持敏感性,边境接壤地区的广大群众,特别是前往疟疾疫区国家和地区务工、旅游的民众要保持警惕,了解防控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主任宋健平教授认为,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国际合作和边界管理对于长期消除疟疾至关重要。《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快速精准、联防联控”工作原则,压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形成全社会持续消除疟疾的良好工作氛围。与此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常态化医卫合作机制,不断加大对边境地区疾病联防联控工作的支持力度。
我国输入性疟疾病例之所以风险犹存,主要缘于世界抗疟形势异常严峻。世卫组织资料显示,2019年,世界将近一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大多数疟疾病例和死亡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世卫组织的东南亚、东地中海、西太平洋和美洲区域也危机四伏。
“全球抗疟工作仍存‘冷暖不一’的情况。部分国家逐步实现了消除疟疾;还有一部分国家的疟疾患者持续发病,死亡率很高,而且一直未得到大幅缓解。”任明辉说,目前全球抗疟工作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面临更大挑战。“如果疟疾防控不得力,其发病率有可能重返20年前的状况。”
“要真正赢得抗疟战役,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疟疾。”王继刚认为,“我们应继续将中国有效消灭疟疾的方法系统地介绍给全世界,给其他国家抗疟计划提供参考。”
“伴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加深,很多中资企业在疟疾高发地区都有产业布局。”广东抗疟团队负责人之一、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拉伊介绍,由于中国长期没有本土疟疾病例,许多海外企业中国员工对疟疾认知不足,加上疟疾发病症状与感冒相似,导致错过最佳救助时机。“部分企业抗疟药准备不足,一旦员工患上疟疾,死亡率很高。”他建议重点加大中国抗疟经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既可保障我驻外人员生命安全,也可为全球抗疟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任明辉说:“经过非典、禽流感、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可以提供越来越多全球认可的产品、经验以及理念,坚信中国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抗疟药在海外“叫好不叫座”:中国青蒿素产学研优势地位面临挑战
任明辉认为,中国科学家原创的青蒿素药物对中国乃至全球的抗疟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仍是世卫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的最佳疗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右)向新华社记者介绍青蒿素相关文献 新华社记者 孟菁 摄(2017年11月10日)
受访专家表示,虽然中国青蒿素科研水平位居全球前列且不断取得新进展,但在抗疟药和疫苗研发、循证医学研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领域仍存短板。“很多西方国家已迎头赶上甚至超越了我们。”
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姜廷良等专家举例说,当前海外约有数十种抗疟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青蒿素治疗肿瘤等适应证科研事关全球亿万患者,美、德等国科学家正全力攻关类似课题;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期刊《自然》上发表报告称,他们利用有活性的疟原虫和预防性药物开发出新型疟疾疫苗,在小规模临床试验中展现了高水平保护效力……“遗憾的是,我国青蒿素研究在上述领域优势已不明显。”
与此同时,科研成果需要在医药市场得到转化。世卫组织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估计有2.29亿疟疾病例,疟疾死亡人数估计为40.9万人。市场对抗疟药物的需求居高不下。
“虽然我国发现了青蒿素,也生产出高效抗疟药,但在国际市场上‘叫好不叫座’。”王继刚等受访专家介绍,全球抗疟药成品市场份额中,即便我国在青蒿素资源、加工提炼等环节占绝对优势,但由于众多青蒿素药品生产企业未取得世卫组织预认证,不能进入全球公立采购市场,部分药企被迫聚集在利润单薄的产业链上游,成为原料药供应商。
广西融安县泗顶镇马田村庙鸭屯群众在收青蒿草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2020年8月18日)
为解决世界各国药品监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世卫组织已启动预认证项目,通过认证的药品目录指导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进行药品采购决策。
“目前,青蒿素类抗疟药品主要由世卫组织、全球基金、政府基金等进行采购。”医药界相关人士介绍,只有通过世卫组织的预认证,中国药企生产的青蒿素相关药物才能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拯救更多疟疾患者生命。但是,获得预认证并非易事,药企不仅需经历诸多步骤以及严格审查,而且预认证达标的成本也很高。
昆药集团官网2018年的一则资讯显示,该集团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签署“昆药集团科泰复(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世卫预认证资助”协议,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将根据项目进展分批次向昆药集团投入共计125.15万美元,帮助科泰复产品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
“总体来看,目前世卫组织采购的全球抗疟药物中,中国药品所占比重非常小。”任明辉举例说,“中国是最早发明用药物浸泡蚊帐防疟的国家。世卫组织推荐向中国采购的药品里也包括该类蚊帐,但其比例也不超过50%。”
以广东抗疟团队在科摩罗开展的实践为例,在我国商务、卫生、外交等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东新南方青蒿科技公司联合组织的“青蒿素复方快速清除疟疾项目”,先后在科摩罗的多个岛屿实施,超过220万人次参与,并实现疟疾零死亡。“然而,该项目使用的粤特快青蒿素哌喹片目前尚未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我们无法开展国际推广,并未进入全球基金、国外公立医院的采购名单。”朱拉伊说,目前,青蒿素哌喹片的预认证工作仍在推进中。
“抗疟药只是一个缩影,中国制药在全球医药市场上并不多见,日本、韩国生产的汉方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比中国高。”任明辉说,近年来,中国抗疟药和生产企业逐渐被世卫组织或国际援助机构认可、采购,“这个比例正在持续增加”。
受访专家表示,中西医循证医学存在差异也是限制中国中医药企业获得世卫组织预认证的重要原因。佩德罗·阿隆索表示,中国虽然开展了卓越的抗疟药研究,但整体医药研究仍不够系统化、标准化。“所有科学假设必须以翔实的数据、证据作支撑,用周密的设计方案加以验证,才能符合国际循证医学标准并被国际社会所接纳。”
亟待补足短板:提升中国青蒿素产业国际话语权
为切实补足短板、让中国青蒿素真正走向世界,受访专家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提升中国疟疾研究的国际话语权。曹俊等专家认为,一方面,中国在全球抗疟议题上的话语权,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中国消除疟疾的巨大成就不匹配;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杂志刊发,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话语权正逐步提升。“建议从科研机构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强疟疾相关科研领域的顶层设计。”
这是屠呦呦团队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疟原虫相关药物机理试验 新华社记者 孟菁 摄(2017年11月24日)
——突破人员编制限制,特事特办加快科研人才引进力度。“要加快引进经过国际训练、熟悉国际学术规则的科研人员,组建青蒿素多学科研发团队,将全球顶尖科研方法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相结合,实现继承与创新。”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廖福龙建议,在工作场所、人才待遇、科研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虽未精确计算,但根据我在美攻读博士后期间的观察,在美国从事疟疾研究的中国人,比在华的中国疟疾研究人员还要多。”曹俊建议,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积极联手各国科研人员共同开展疟疾研究。
——加强循证医学研究和药企GMP标准建设。受访专家建议,我国药企亟待从生产系统化、标准化等环节入手,加大生产线改造力度以获得世卫组织预认证许可,进而加快青蒿素类药品走向国际市场。
“一方面,中国药品监管体系要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不断了解国际药品监管体系内涵和外延;另一方面,要在融入过程中结合本国特点,综合施策,进而优化国际药品监管体系。”任明辉说,“最近几年我们做得越来越好,但这种融入甚至改革需要持之以恒。”
记者 张超文 周宁 王君璐 黄可欣 北京报道
终审:宋振远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