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首部蓝皮书项目和首个城市监测平台启动
中新网 2021-03-22 17:26

2021年正值“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碳中和”目标首次成为央行工作的重要导向,并在未来推动金融资源逐渐向绿色领域倾斜,引导绿色金融服务于21世纪中国低碳经济时代全面发展。

“‘碳中和’预计将在未来30年内带来180多万亿人民币的绿色金融投资,在能源、交通、建筑、工业、林业等行业带来巨大的投资和商业机会,但也带来了应对气候变化所需面临的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碳中和与绿色金融论坛”上表示。

他认为,面对机遇和挑战,金融机构应该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绿色金融标准要进一步完善以更加符合“碳中和”、做好环境信息披露、强化对低碳投融资的激励机制、开展产品创新、开启金融机构自身“碳中和”以及强化国际合作。

要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战略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绿色电源将成为我国主体电源。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徐小东认为,为实现目标,我们要重构电力系统,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网形态将更加多元。加快能源低碳转型需要对现存的能源消费和利用方式进行重塑,这在消费、供给、输送、储存、市场机制等环节均面临着技术挑战,需要开展技术创新,以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此次论坛上举行了首部“碳中和”蓝皮书项目的签约仪式。据悉,书中将深入分析“碳中和”目标的全球形势、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均衡跟踪、测量、分析城市绿色转型中碳减排目标的达成效果、进展和前景,剖析当下金融业的绿色升级走向。

此外,在论坛上还启动了首个“碳中和”智慧监测管理平台。业内分析称,这标志着将首次从城市绿色可持续综合发展的角度(S60),深入分析城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碳达成率”,并指导其达成“碳中和”目标的实际工作。

文/陈婧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中国机电商会发布关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声明
中国机电商会 2023-10-04
供应链碳排放披露不足,环保组织质疑苹果碳中和产品“漂绿”
澎湃新闻 2023-09-28
“中国是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者”——访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高岩
新华社 2022-11-06
广东“双碳”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南方日报 2022-07-26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新一轮签约30个合作项目
新华社 2022-04-11
莫让新基建变成“吃电”大户
经济日报 2021-12-16
碳中和成绿色债券新风口
经济日报 2021-10-03
武汉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首批碳中和林基地揭牌
中国新闻网 2021-08-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