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跳蚤是特化的蝎蛉
中国新闻网 2020-12-21 21:54

现生跳蚤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1日消息,由中英联合的研究团队近日揭示了跳蚤是一类特化的蝎蛉,将蚤目降级为长翅目的一个次目。

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12月21日发表于《古昆虫学》(Palaeoentomology)。

现代的蝎龄

蚤目(俗称跳蚤)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一类体型侧扁,外形高度特化,并严格以吸血为生的全变态昆虫。跳蚤体型很小,通常体长1—3毫米。跳蚤是外寄生昆虫,吸食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和鸟类的血液。

蚤目作为昆虫系统演化树上一个独立的分支,得到了许多形态特征(侧扁、无翅、具刺吸式口器、具栉等)和生活习性等证据的支持。然而,跳蚤与其他昆虫目之间的亲缘关系一直是昆虫系统学领域的未解之谜。

21世纪以来,随着分子系统学和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跳蚤系统位置的难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2020年初,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团队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报道了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具长喙的阿纽蝎蛉化石。通过对38个化石类群的54个形态特征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长翅目是多系群,蚤目与双翅目构成姊妹群;并认为阿纽蝎蛉的口器与跳蚤不同,不是蚤目的姊妹群。

尽管跳蚤系统位置的研究对理解寄生性行为的起源和昆虫分类体系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相关系统学研究进展缓慢。

科研人员近日通过对开源组学数据的挖掘和深入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确立了吸吻类(长翅目、蚤目和双翅目)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揭示跳蚤是一类特化的蝎蛉,并将蚤目降级为长翅目的一个次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阳、黄迪颖研究团队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古生物团队合作,选取了现生吸吻类26个代表物种,包括长翅目所有亚目、蚤目和双翅目,并根据此前千种昆虫转录组进化(1KITE)团队测得的转录组数据,调取了1478个直系同源单拷贝蛋白编码核基因。

研究人员利用3种不同的氨基酸进化模型对3个矩阵进行了贝叶斯推演和最大似然分析来构建系统树。所有结果一致表明吸吻类的单系性,并证明蚤目位于长翅目的内部,与现生的小蝎蛉科构成姊妹群的关系。

据介绍,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结果也为当今昆虫系统分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跳蚤位于长翅目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人员正式提出蚤目应降级为蚤次目。现生完全变态类昆虫将从11个目减少为10个目,这项研究成果将对现生昆虫系统分类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文/徐珊珊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会吸血的害虫,除了可恶的蚊子,还有它们......
疾控U健康 2024-06-07
科普|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可能得感谢一头恐龙
科学解码 2024-04-03
我国科学家发现1.2亿年前“梦幻小兽”,填补中耳演化研究空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1-24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发现中国新记录昆虫10种
中国新闻网 2023-04-01
科学家还原2.4亿年前蝈蝈鸣声
新华社 2022-12-13
科学|科学家在英国一个农田里发现“侏罗纪海洋世界”
科学解码 2022-08-05
“古鱼王国”再添“新丁” 中国科学家发现4.1亿年前“硕大西屯鱼”
中国新闻网 2022-04-18
科学家在琥珀中发现水晶玛瑙
新华社 2022-03-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