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旗下支付机构钱袋宝(美团支付)又一次接到监管开出的罚单。
12月8日,央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披露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北京钱袋宝支付技术有限单位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因涉及四项违法行为,被处罚款26万元。
涉四项违法行为
再领罚单
公开资料显示,钱袋宝成立于2008 年11月,是国内首批获得由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之一。钱袋宝支付牌照的许可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等业务。
2016年9月,美团点评宣布完成对钱袋宝的全资收购,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此后,钱袋宝便成为美团点评全资控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服务于美团点评自身业务及其合作伙伴提供支付解决方案并提供相应服务,钱袋宝也被称作“美团支付”。
关于此次钱袋宝被罚原因,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钱袋宝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因未按规定落实收单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制度;未严格落实特约商户资质审核制度;未严格落实档案管理制度;未完整留存受益所有人核实资料,被处罚款26万元。
同时,钱袋宝呼和浩特市分公司总经理王慧颖对上述行为负责,被处罚款1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钱袋宝此前已多次被罚。
2016年10月,钱袋宝因违反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规定、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被央行营业管理部罚款人民币12万元。2017年4月,钱袋宝太原分公司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被央行支付结算处罚款人民币5万元。
2018年6月,钱袋宝武汉分公司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给予警告处罚;2019年1月,钱袋宝西宁分公司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相关制度规定,被央行处以罚款10万元。
动作频频
美团支付能否破局?
从2016年获得支付牌照,到如今已四年时间,但美团的支付业务仍落后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
北青金融注意到,拿下支付牌照初期,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表示,B端支付业务是美团支付的布局重点。但今年以来,美团正发力C端支付业务。
今年5月,美团“美团生活费·买单”正式升级为“美团月付”,支持延期还款和分期还款,直接对标支付宝的“花呗”功能,美团月付也因此被称为美团版“花呗”。7月,美团取消了部分用户的支付宝支付功能,开始试探性与支付宝展开直接竞争。
此外,美团也在补贴用户使用自己的支付产品。目前,美团支付推行绑卡支付“可减6元”、美团月付“随机减,最高88元”、“开通月付可下单笔笔减,周周返券”等活动。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通过减免等优惠方式,美团意在利用自身存量用户,增加支付转化率,并强化用户对美团支付的依赖。”
在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看来,支付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服务设施,是真实商业流量的入口,商业的闭环,所以是巨头的战略必争之地。只有拥有了大量的支付用户,才能真正拥有C端用户的粘性,才能在之后的网络营销、商家供应链金融等方向发力,没有支付等于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在短期内,美团支付难以冲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掌控的C端支付市场。对于B端支付市场,美团支付多次被罚均涉及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合规问题待解决。随着拼多多、字节跳动、携程先后拿到支付牌照,美团支付破局难度加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范辉 樊梦迪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