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2020届高校毕业生“稳就业”形势严峻,“保就业”任务艰巨,就业率等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更显珍贵。
澎湃新闻近日从官方渠道获得的信息显示,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已于6月17日发出通知,将全面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坚决杜绝“虚假签约”、“被就业”以及“就业率掺水、造假”等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就业统计工作真实准确。
这份通知披露,近日,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教育部信访平台、学信网等收到情况反映,个别高校可能存在就业统计数据不准确、程序不规范、虚假签约等问题。
今年6月和8月,教育部将会同国家统计局,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开展两次专项核查,向毕业生本人及用人单位核实就业情况,并与全口径统计数据进行比对,核查结果将反馈至地方和高校。教育部届时将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毕业生和社会监督。教育部“学信网”已开通“毕业生去向查询反馈”功能,各地各高校要积极引导毕业生对本人去向信息进行核实。
通知还提出,各高校要对本校就业数据展开自查,各省级就业工作部门要对高校就业数据进行核查,重点核实灵活就业相关数据。
通知重申,各地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四不准”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对数据问题核查属实的,要视情严肃追究高校领导、就业部门及院系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在战线予以通报,并纳入负面清单管理。”通知最后提出,各地各高校发现的相关情况,请及时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澎湃新闻注意到,近期,已有高校按上述通知精神作出内部工作安排。
例如,铜陵学院就业服务网6月22日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的通知》(皖教秘学〔2020〕17号)要求,7月6日前,各学院组织毕业班辅导员开展一次全面自查自纠,严格审核每位毕业生的就业材料,确保真实性、准确性,填写规范,7月6日前将自查自纠结果报就业办。7月7日,学生处组织核查,重点针对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等情形,通过电话抽样、查阅就业证明材料等方式对就业系统内的数据进行核查,记录核查结果。
江苏大学学工处6月18日发布的《关于配合做好教育部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的通知》称,各学院要对本学院就业数据开展自查,严格审核每位毕业生 的就业材料,确保各项数据准确无误,并将相关纸质或电子材料提交校就业中心。就业中心将重点核实灵活就业相关数据。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