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末,我突发奇想,搞了一场为期31天的“在北京每月只花3000块钱”的消费试验,来自各行各业的12个年轻人组成了一个微信群,每天报账,互相监督,节省开支。
这场线上省钱竞赛的结局如何呢?请往下看。
❶
一场因听广播而起的省钱实验
凌晨3点,我跳上夜路公交车,眼睛已经快撑不开了,钱包里摸出2块钱硬币,叮叮当当地扔到钱箱里。
公交开始起飞,道路上空无一人,司机变身午夜舒马赫,一身黑衣的安全员就是领航员,“有下的吗?!没有……走!”
环顾一圈,除了我,还有5个乘客,其中4个戴着头盔,身边放着折叠自行车——个个都是代驾,这趟车坐得不亏,也算是见到了城市的另一面。
这一夜已是我“3000块北京绝地求生”的后半截赛程:5月底,我和朋友们一共12个人拉了一个微信群,每晚汇报当天开销,目标是把月消费控制在3000块钱以内。
要求很简单:
1.每天记账,晚上分享;
2.除了水电房租之外所有消费都算上,包括淘宝、点外卖等;
3.使用已有存量可不记账,比如家里的米面粮油、用健身卡等;
4.猫、狗、孩子消费不算;
5.卖二手可算收入。
我被夜车公交大漂移甩得晃来晃去时,账上的3000块预算早就超支了,只不过十多天真的养成了一点点节约的习惯——当天是一个心情低落的周五夜晚,我跟朋友没有去喝一杯(人均80起),而是骑着共享单车(人均1块5)绕着故宫转了一大圈。回家这段路打车要35块左右,此刻速度相当,却只花了2枚硬币,这多少带来了一点快乐。
发起3000块记账活动,最初是为了观察通胀。春天时“吃不起水果”一度是热门话题,我在出租车上听到电台里主持人侃侃而谈:“随着消费升级,以前10块钱3斤的水果确实不太常见了,大家更喜欢买价格相对高的高质量水果……”
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还在电波里一唱一和,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听上去一股塑料的质感。他们描述的生活,就像一张被美颜过头的照片。
我愤愤不平地发了一条朋友圈:“从今天开始试试一个月3000能不能在通胀的北京活下来。”竟然瞬间收到了70多条留言,留言极其热烈,只有“饿死你”和“太容易了”的两种极端。我拉了一个12人的小群,其中包括记者、编辑、央企职员、互联网大厂HR、高校教师、培训机构老师,12个人平均年龄29岁,从单身、已婚到有娃不等。大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嘻嘻哈哈定下了群规,开始记账。
❷
天有不测风云
起初,我们也找了些省钱的办法。刚好赶上周末,头两天,大家纷纷开始消化冰箱存货——元宵节单位发的汤圆,一个月前买的牛奶,不知道什么时候冻的虾,还有柜子里堆积的方便面和螺蛳粉……按一顿外卖30块钱算,一天就能省下五六十。
记者小苏开始主动逛超市。记账第3天,为了买一小桶食用油,她和男友骑电动车一路连逛5个超市,第一家卖15块,第二家17块,第三、四家没有小桶油,第五家标价12元,结账时一扫码,店员发现在促销,“10块钱。”
“开心死了!”小苏竟然体会到了一种5块钱就买得到的快乐。
整个群都陷入一种锱铢必较的氛围之中。英语教师大诗开始每天早上在家里泡咖啡,跟外卖咖啡比能省下十几块。小苏不点奶茶了,用家里囤积的茶包自己冲。每次写稿日我总是习惯大吃大喝自我安慰,可是为了记账,当天我去便利店买了份盒饭,这种盒饭的菜总有种黏糊糊、刚从大锡纸包里倒出来、用微波炉加热、只能饱腹的快餐质感,但是价格便宜得令我自我感动:“我在夕阳里拿着15块3的盒饭踽踽独行,感觉自己简直像甘地。”
围绕一块实体超市里4块钱的网红雪糕,大家打开外卖APP查询,惊讶地发现这款雪糕在电商上从2.75元、3.5元、4.5元到6元不等。在我看来,其中一个原因,也许跟各家线上店铺的满减折扣券有关,很多高额折扣券不过是虚晃一枪。
编辑狸猫最早显现出惊人的薅羊毛天赋:她从来只用最划算的优惠券,她在记账第3天花了12块钱吃了顿麦当劳:当天有一加一活动,一个双吉汉堡+一个香芋派,只用12元。某个生鲜电商平台常年发放15元、20元的优惠券,一些明摆着是幌子:满189-20,完全没有意义。狸猫只在类似满39-15时出手,最后还把一张助力券转到群里,请大家帮忙戳一下:3个好友助力后,她免费得到了一个3斤重的庞各庄冰糖西瓜。
可是羊毛并不是那么好薅的,又一次银行卡活动时,狸猫告诉大家这个打62折的购物机会。
然而几个群友兴奋地下载了APP后,就再也没有提过这茬——我研究了一下APP,发现要走到实体店才能用62折购物,想想出门往返的时间成本,立刻放弃了。
我自己的消费,已经全面被电商接管,这让我并不清楚每样生活用品的实际价格。6年前刚工作时,除去房租,我可以每个月只花2000块钱,当年还没有O2O、没有外卖产业,吃饭就在院子里的菜摊买把油麦菜,配头蒜,炒吧炒吧就是一顿。
这两年,买菜在北京变成了一件格外郑重其事的活动,必须周末专门拨出一块时间,找到一个大型超市,所有的水果被精美地包装在塑料餐盒里,当然,价格也跟着上去了。
更多生活消费正在手机上完成,生鲜上门、洗衣上门、外卖上门、买两块1号电池也可以送上门。生活成本就在这些上门中悄悄提升了,很少有人真正认真去比较具体差别。
小苏在骑电动车买油之前,甚至都不知道家旁边有这么多超市。以前她上网买菜,一包40多块钱,只够吃一顿。现在,她开始试着去超市里买菜,一次往返半小时,花30块钱,够做两顿饭,蔬菜也足够新鲜。
一切都向着欣欣向荣、勤俭节约、改过自新的方向走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随后的周一,小苏因为省钱没打车,早上报社的例会迟到了30秒,当场被人力逮住了。
小苏气呼呼地去交涉,最后不欢而散,她被罚了500块钱。
❸
“原形毕露了朋友们!”
这就有点尴尬了。
拉群之初,我确实是抱有一种抗击消费主义的雄心,原因也是老生常谈的那些:整个社会都被买买买的浪潮席卷,我订阅了一大把生活方式类公众号,常常一篇文章刚看到1/3,就复制淘口令,跳转、下单、付账,一分钟内脑子都不转地完成消费。
东西都是好东西,可我囤积得太多了。家里的洗衣液至少还能用3年时间,化妆棉能用2年,今年手一抖,用198-100的券买了一箱电子驱蚊液,到手才发现,用5个夏天都不成问题。
我熟悉“断舍离”、了解形容囤积癖的“松鼠病”、读过2本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也正在用各种二手网站陆陆续续清库存。所有时髦的生活鸡汤都喝过好几遍了,东西来了又走,各种消费习惯还是悄悄留了下来。
(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剧照)
在Netflix最新的真人秀节目里,近藤麻理惠又在展示标准的日式鸡汤:整理你所有的物品,把怦然心动的留下,把没有感觉的都捡出来,诚挚地感谢它们这些年来的帮忙和陪伴,然后果断地扔掉。
那消费习惯怎么算呢?
记账不到一周,大家就发现,一些习惯压根无法割舍。每晚报账,几乎人人都有一条咖啡或奶茶消费,占据了每天接近1/3的开销。我们讨论了便宜的便利店全自动咖啡,讨论了某家外送咖啡品牌给企业开通的优惠券(买5送6,可低至每杯11块钱),讨论了自己磨豆子的时间性价比,但没有人提出要戒掉咖啡。作为一名总是睡不醒的社畜,每天开工前必须吨吨吨地大口猛灌,才能把眼皮抬起来。
另一必要支出是打车。国企员工赵工这一个月恰好被借调到一个总部的项目组,“睁眼就来办公室,出门已经是午夜”,比996还996,后半夜下班,只能打车回家。虽然这个月她根本没买什么大件,最后还是因为夜里高价打车,3000块钱脆弱地超支了。
咖啡、打车,这并不是什么白领矫情的生活仪式感,是写字楼工作者们一种必要的生产消耗。这个群的成员几乎都是文职工作者,每天对着电脑屏幕干活儿,跟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女工也差不多,我们都处在一个庞大商业体系之中,起到一个螺丝钉的作用,只不过面对的是键盘、屏幕、Word和Excel文档。
咖啡因提供运转动力,奶茶提供幸福感,夜里下班,叫一台车,保护身上最后一点残余的元气。这就是社畜们最后的体面。
群里也悄悄出现了分化:几位国企员工自带食堂,互联网大厂的午饭也是免费的,每天晚上报账,几位的开支都能保证在50块钱以内,这几乎可以看做是开外挂了。
一些临时状况也出现了,先是一位女记者背痛不止,检查发现是胆囊结石,直接去住院做手术,告假中止了记账;另一位高校老师先是连续出现几次推拿按摩费用,然后销声匿迹了四五天,再冒出来宣告已经是卧床状态,在家养腰伤——生活的重负已经把30岁的新中年们压倒在床,那还记啥账啊?
群里几位年轻人还在兢兢业业地发着截图,有群友眼尖,发现我的同事小吴,每餐外卖都能控制在20块钱之内,问他怎么做到的。23岁的小吴得意地甩出一张截图,来自年初的 (点击链接可直接阅读),作为贫穷的浪漫主义者,小吴现在连公交车都不坐了,买了一张共享单车的季卡,40分钟通勤全靠腿。
另一个23岁的男同事兔子,金钱观跟小吴截然相反,他最近刚刚搬到公司的步行距离,同样半夜下班,他散着步就到家了,“生活突然就方便了大概100倍吧!”
代价是房租涨了N倍。兔子大学刚毕业不久,但已经有了一个极其坚硬的消费观。今年换房时,他也试图找一个物美价廉的房子,但只要一到现场,很快会意识到所有“看起来不错”都是假象——这个房子一定有一个原因让它变得那么便宜:小区很破、交通不方便、或者是下水道老化甚至是插电口特别少……每一个原因都在教年轻的北漂重新做人。
最令他震惊的,是一套朝阳大悦城旁边的一居室,月租居然只要4000块。开开心心看完了,中介突然说,房东正在卖房,所以先不定期出租。
也就是说,哪天房东把房子卖出去了,兔子就必须要搬走,时间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两年——那个房子的便宜,是用租期不确定性换来的。
兔子自觉认清了消费的终极面目:生活的体面,是一个“完完全全遵从商业规律的事情”。他最终选择用金钱换时间,租在公司旁边,每天能节省出一小时的通勤,足够让他睡个饱觉。他用高价捍卫了自己休息空间后,也在另外寻找节俭的快乐:他惊喜地发现院子里有一家老阿姨开了十几年的理发店,每次剪头发只要13块。
英语老师大诗在进程过半时,干脆整个人消失了,她去了趟南方旅游,回来迟迟不想补记账目。马上放暑假了,这是她一年里排课最多的季节,托福课从早到晚,7月份一共只能休息5天,“我这么忙图啥呢,不就为了能挣点钱,自己想买啥就买点啥吗……”
记账刚刚一周,一笔账目直接击碎了大家的进取心:为了参加一场奢侈品的品牌活动,兔子同学斥巨资买了一双该品牌的鞋。巨资之巨,甚至超过了本次实验3000块的限额。很多人原本藏藏掖掖,正想做假账隐匿掉自己的超支开销,此刻也觉得毫无必要了。
所谓3000块的限制,对大部分群员来说,很快就名存实亡了。
❹
除了小吴,群里所有人都失败了
文章写到这,很明显,这并不是一个教人省钱的攻略,也不是一个断舍离的鸡汤。这成了一个徐徐躺平的现场——大家渐渐开始承认,一种没有实际目标的省钱活动是无法持续的,消费习惯是生活习惯的外化,靠节省一两个硬币改变不了真正的价值观。
除了小吴,基本群里所有人都失败了——
手术后初愈的女记者,花420块买了“星巴克咖啡和两个最新出的杯子”,“太可爱了没忍住”;
治好腰站起来的高校老师,中午站在人挤人的学校食堂,转身还是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去校外餐厅吃午饭,“总是不好意思AA”;
英语老师大诗在群里发了个红包后,彻底缴械投降:我觉得这个活动很酷,结果是让我看清了自己——以前可能还会有一些“我也许可以少花点儿”的幻觉,现在这种幻觉打破了。还是激励自己好好工作,多一点赚钱的动力吧!
(小吴的账本,他又一次精准地控制住了预算)
我个人有一些微小的收获:记账中途赶上618大促,我换了种局外人的眼光看那些“X月好物推荐”的帖子,看满屏幕的电动牙刷小作文,看时尚博主们分享完瘦身心得后突然话锋一转,谈起身上的那条品牌压缩裤……这些种草文渐渐失去了魔力,我理解她们的工作,也喜欢她们营造的闪着七彩光芒的、靠购买就能变美好的生活,只不过我现在想把预算花到其他地方了,金钱的,时间的预算,都是。
记账期最大的两笔开销,一个是近500块钱,买了某媒体的网站年会员,这家媒体一直在稳定提供深度的长文报道,我希望用这笔会费来逼迫自己,多把注意力放在高质量的信息上,而不是每天泡在微博和朋友圈里,被越来越低质的信息撩拨出愤怒和抑郁。
另一个是一张680块钱(早鸟价折后646元)的俄罗斯芭蕾舞演出票,这其实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这一年我越来越喜欢去看现场表演,在那些面对面的演出里,字幕不必被打成笑“死了”、气“死了”,舞台上也没有巨大的、狗皮膏药一样的赞助商LOGO。所有的表演都是实时的,没有美颜滤镜,也没有故意制造热点的剪辑。不用担心互联网上的实时评论,我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台下,跟身边的观众分享大致相同的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当然是要钱的,一个格子间蚂蚁和另一个格子间蚂蚁的区别,也许就是在于这种精神消费。
十几年前看《猜火车》时,那句著名的:”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事业,选择家庭,选他妈的大电视机,选洗衣机,汽车,CD播放机,电动开罐器,选择健康,低胆固醇,牙医保险,选择低息贷款……“听得我浑身躁动,坚信自己永远是个保持愤怒的青年人。
30岁的时候,我发现,那句台词已经降临到自己身上,而且,我从中体会不到什么愤怒感了。选择这选择那,就是一个商品社会里的日常生活。
3000块月花销挑战,宣告集体失败,以大家的精神胜利法收尾。在6月底最后的截止日期,大家最后一次汇报了记账APP的截图。第二天,整个群就再无声响,非常明显,没有人再接着记账了。
最后给大家出一道课后互动作业:
你最近戒掉/养成的一项消费习惯是什么?原因是?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采访、撰文:刘敏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