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房山法院将通报会搬到村委会 讲述4则案例进行普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0 14:39

4月19日上午,北京房山法院在房山区阎村镇肖庄村召开“涉农村相邻关系纠纷”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并举行普法驿站揭牌仪式。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京郊农村地区宅基地翻建、扩建活动频繁,相邻关系纠纷整体呈增长趋势。房山法院全面梳理2021年至2023年涉相邻关系纠纷案件的新特征、新趋势,将新闻通报会下沉到乡村,让村民 “零距离”感受司法、了解司法。

房山法院政治部主任肖婧在通报会上表示,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房山法院共审结涉相邻关系的权利边界类案件547件。

通过调研发现,这些案件多由翻建、扩建衍生而来,纠纷形态多样、调处难度大,且相邻纠纷中容忍义务界定情况复杂。

肖婧表示,民法典中多个条款提到“提供必要的便利”,以及“不得违反规定”或“不得危及安全”,这些都是相邻不动产权利人之间为他人利用不动产受到“容忍义务”限制的表现。“构建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需要相邻各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限制自己的权利,以友善、和谐的态度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共筑睦邻友好的邻里氛围及和谐友善的生活环境。”

通报会上,房山法院窦店人民法庭庭长李亚丽发布了四起涉相邻关系权利边界典型案例,涉及采光、排水、通行、隐私等相邻纠纷常见问题,并结合裁判要旨和典型意义对案件分别予以解读。建议村民在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时,倡导文明、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相邻各权利人的利益,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通报会后,李亚丽庭长同阎村镇副镇长高占林共同为肖庄村“普法驿站”揭牌。李亚丽指出,窦店人民法庭将依托“普法驿站”等工作机制,努力做到“法律服务需求在哪里、司法职能就延伸到哪里”,让肖庄村的“法律人”越来越多、纠纷越来越少,为邻里和睦、乡村安宁、社会安定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普法工作深入乡村社区最末端,更有利于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治理。”肖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宝义在活动后表示,借助“普法驿站”平台,村民及基层民调组织能够获得法官专业指导和法律支持,帮助辖区群众解决诸多难题。

通讯员 陈淙 吴明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王朝
校对/方立

相关阅读
邻居装修在承重墙上开门、养狗在过道装栅栏门被起诉 相邻各方权利如何保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5
北京高院首个普法驿站揭牌 目前北京各法院已在全市建立343个普法驿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3
被拖欠提成工资还遭遇举证难? 房山法院提醒:以书面形式将约定固定下来最稳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6
预防化解医患纠纷 北京三中院在朝阳区卫健委成立“普法驿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2
通报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案的普法意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