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不能把注销手机号的风险全丢给用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08 09:45

“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你随手注销的手机号很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这两天,一位民警发布的科普视频引发热议。其提醒道,手机号注销后,如果相关联的互联网账号解绑不到位,下一个用你手机号的人就可以用手机验证码登录你注册的各种软件。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号不仅是我们通往网络的桥梁,更是个人信息的庞大容器,早已与隐私、网络信息安全深度捆绑。从社交到购物再到支付,各类网络软件使用,很多人选择手机号一键注册登录;不少人的银行卡,也与手机号进行了绑定……

“手机号一键登录”确实给广大用户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如上所述,一些情况一旦处理不当,安全风险同样不小。对此,不少网友表示,以前完全不知道这种风险,多谢提醒。可现实操作中,仅凭用户提高安全意识就够了吗?

一来,注册的软件账号太多,解来解去还是可能会漏掉不少。二来,与注册相比,解绑账号要复杂得多。很多时候,还得打客服电话解绑。这也多少会影响大家行动意愿。

因此,规避注销手机号的风险,显然不能只靠消费者,这一流程链上的相关各方都应负起责任。

运营商除了多多告知、提醒,更应为用户解绑互联网账号提供便利。比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推出“一证通查”服务,用户可通过运营商微信公众号查询名下手机号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不过目前这一服务仅支持查询微信、QQ、淘宝、支付宝、抖音等主流App,还有很大充实完善的空间。互联网平台也要畅通手机号解绑通道,既然“一键注册”技术上可以实现,那么“一键注销”也不该是奢望。

更大范围看,“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也戳中了用户的信息安全焦虑。只要下载了某应用,就会有一长串强制性的“请求获取权限”等着你,且很多都与其自身功能毫不相干;各种信息、广告弹个不停,想关也关不掉,一不小心点进去还可能掉入乱七八糟的诈骗陷阱;点个外卖、骑个单车,稀里糊涂就“背了笔贷”,要是未能及时发现产生逾期,还会影响个人征信……种种信息安全问题搞得网友们疲惫不堪,不禁叹一句:还要拿安全换便利到何时?

随着公众权利意识上升,对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的关注只会越来越多。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应正视用户信息安全焦虑,积极维护用户权益,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信任、走得长远。

文/何若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手机号注销后,微博、游戏账号照样登录!如何更安全地给手机销号
澎湃新闻 2024-04-23
半两财经 | 记者实测21款App换号:换绑标准不一致 部分游戏换绑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6
起底注销手机号回收链条:销售类从业者销号情况较多,运营商不负责抹除使用痕迹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10
“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是有益提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9
防范手机号注销后的风险,担子不能只由个人扛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04-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