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天津市长谈京津“双城记”:每天七、八万人乘坐城际高铁往来两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3 11:21

4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贯彻落实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表示,十年来,三地协同发展的共识在加深,京津同城化的效应也在不断显现。

“现在每天都有七、八万人乘坐京津城际高铁往来两地,天津居住北京工作、商务往来、周末休闲度假的群体都在不断增加,交流互动必将孕育着多层面合作新机遇。”张工介绍,目前中海油、中石化、中国电科、中国联通、国家能源集团等一批央企都在天津拓展布局;天开园和中关村,北京、天津、河北之间的园区间、企业间、科技服务间的互动赋能不断增加,中国医学科学院、360、联想、中关村硬创空间等主体都在加大在天津的拓展合作布局。

在生态治理方面,三地联防联建联治在标准、举措上不断加深协同;在公共服务方面,三地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免备案、公共教育合作深化、社保卡“一卡通”等举措都极大地方便了三地群众,也助推了同城化效应。

未来要如何更好推动京津“双城记”,进一步拓展京津冀三地合作广度和深度?在发布会上,张工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围绕城市群建设,要深化三地间公共服务“软联通”的举措,强化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文商旅、交通等领域合作,提出更多“同事同标”事项,让同城化效应更加便利地服务三地人员生产生活往来。

在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融合发展上,要更加重视和培育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发挥市场化科技服务在成果转化上的独特作用,做好科技服务业的“大协同”。在主动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进程中,要更加注重市场化配置引育资源要素,特别是依托天津自身科教资源、滨海新区政策空间承载以及公共服务、综合成本等优势,在市场化配置资源和利益共享机制、激励成果转化、搭建市场化产业配套平台上持续下功夫。

此外,还要发挥好天津港北方航运枢纽的作用,在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进程中,着力培育提升航运服务功能,拓展与区域内产业适配的国内外航线,优化智慧海关通关能力,用好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政策,加大制度型开放。

“十周年是个新起点,我们将在举措上更加务实精准,持续在机制上、平台上、路径上、共享上找抓手求突破,更好拓展服务区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张工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周超
校对/方立

相关阅读
4条高铁6条高速往来两地,京津“双城生活”更随心
北京日报 2024-05-17
京津冀谋划部署协同发展重点任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天津:4条高铁、6条高速通北京,加速打造京津“双城记”
新华社 2024-05-07
天津市市长张工: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3
手持一卡“通”三地 让京津冀走得更近了
新京报客户端 2024-02-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