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文化新事儿|明代朝宗桥 2022年日均通车量两万余车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4 05:21

在北京的公路桥梁中,已很少能见到古桥的身影,历经朝代更替、道路变迁、建桥技术革新等原因,能沿用至今的古桥寥寥无几,位于昌平区的朝宗桥便是其中的“代表作”。朝宗桥建于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历经575年巍立如初,融入日新月异的大都市,仍在为百姓出行发挥作用。而通勤于桥上的芸芸众生,同时赋予朝宗桥绵延不断的烟火气。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昌平公路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京藏高速辅路朝宗桥段日均通车量为22263车次。朝宗桥以其独有的开放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人民大众共享文化遗产。

2023年暴雨过后的朝宗桥

日均通行22263车次 朝宗桥得名“桥坚强”

按照规划设计,京藏高速西侧辅路为由北往南单向行驶,因而工作日的早高峰,就成为朝宗桥最为繁忙的时段。大客车、小客车、摩托车、货车拥挤在桥面的两条机动车道上,浩浩荡荡向市区方向行进。行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从非机动车道上通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伴随着发动机的轰轰作响、以及尖锐的鸣笛声,让大都市的繁忙在朝宗桥上尽览无余。

公交车从朝宗桥上通过

顺着人流方向穿越朝宗桥,北青报记者来到桥南的公交车站,站名为“沙河北大桥”,这是朝宗桥的别称。据北青报记者统计,每天有超过10路公交车从朝宗桥上经过。

“每次去朝宗桥巡查,面对川流不息的车辆,过马路时都要格外小心。”昌平区文旅局文物管理科负责人崔爱国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由于车流量大,有人给朝宗桥取名“桥坚强”。

从朝宗桥上经过的电动自行车

受视角影响,人们从桥上经过时未必能发现古桥。北青报记者绕到桥梁侧面,朝宗桥的古典气韵瞬间呈现,朝宗桥是一座七孔联拱石桥,全长130米、宽13.3米,南北横跨于北沙河上,其造型朴拙无华,没有繁缛的雕饰,展现出中国北方古桥的敦厚与雄浑。

在古桥西侧能看到朝宗桥安静的一面,偶尔有晨练的人经过古桥,扶着石栏板小歇片刻,向西眺望平静的北沙河,或等待岸边垂钓者抬竿的瞬间。

桥旁的垂钓者

在朝宗桥的北端东侧,立有1576年的桥碑,比朝宗桥的建成晚128年。碑额两面分别刻篆书“大明”二字,碑身阴阳两面刻有“朝宗桥”楷体大字,落款“万历四年岁次丙子仲夏立”。在石碑旁,北青报记者遇到来自河南轻工职业学院的三名教师,他们到昌平出差学习,顺便寻访当地的文物古迹,三位老师在朝宗桥停留了近一个小时,围绕古桥拍摄了不少照片,是朝宗桥为数不多的观光客。

朝宗桥碑

技术状况良好 “三防体系”日趋完善

朝宗桥主要由花岗岩垒砌,建造之初仅承载行人和畜力车,历经575年的寒暑轮蚀、风雨相摧,如今承受着现代化城市交通压力,古桥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北青报记者从昌平区文旅局了解到,2022年,他们委托第三方公司对朝宗桥进行“体检”,从总体状况、防护设施、环境风貌、管理使用等方面进行评估,研究显示朝宗桥总体风险级别很低、总体保护情况较好。另据昌平公路分局养护管理科副科长王文涛介绍,他们作为朝宗桥的管理使用单位,每三年要对朝宗桥进行检测,最近一次检测时间为今年5月,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为良好。

花岗岩桥栏

朝宗桥能沿用至今,与其桥梁结构和建造质量密不可分 —— 朝宗桥验证了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坚固性。孔庆普教授所著《中国古桥结构考察》记述,朝宗桥桥墩构造中的单块石料,有的重量超过3吨,古代没有起重机械,居然安装得十分严密,可见古人的智慧与技能。

而再坚固的桥梁,也离不开维修与保养。据《昌平文物志》记载,朝宗桥落成后,曾于1456年、1536年、1538年、1575年、1576年、1915年、1953年、1989年进行维修和加固。

文保标识

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朝宗桥被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后,政府部门对朝宗桥的保护日趋完善,逐步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体系”。

在人防方面,作为朝宗桥管理使用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昌平公路分局每月安排养护队开展专项桥梁巡视,对桥面杂物、桥身杂草随时发现、随时处置。朝宗桥所在的沙河镇,安排文物监督员,每周对朝宗桥及其建控地带巡查两次。

隔离墩

上世纪80年代,朝宗桥是晋煤外运的必经之路,曾有机动车撞损桥栏的事故发生。因而在物防方面需要不断加强,昌平公路分局在行车道两侧设置有260米长的隔离墩。为防止雨水渗入破坏桥梁结构,2022年9月,昌平公路分局为朝宗桥更换了橡胶沥青防水层,并实施1690平方米的沥青混凝土铺装。

在技防措施方面,朝宗桥禁止单轴13吨以上、车货总重30吨以上的大型车辆通行。2022年,昌平区文旅局在朝宗桥周围安装了摄像头,由沙河镇政府对朝宗桥各个点位实施24小时监控。

地处南来北往咽喉要道 交通功能延续至今

朝宗桥能沿用至今,除了科学的结构、精湛的工艺、持续的养护,还得益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北青报记者查阅《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昌平公路志》了解到,朝宗桥所处京藏高速西侧路,其前身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汉朝、唐朝、金朝皆沿用此路。明王朝迁都北京后,明成祖朱棣在天寿山建陵,从德胜门至天寿山就成为皇家谒陵的必经之路,并在北沙河上搭建秋架春拆的木桥。出于北巡、饬边、祭祖的需要,1448年建立朝宗桥,取代了过去的木桥。

中华民国时期,朝宗桥演变为京张公路的桥梁。1953年,京张公路德胜门至昌平路段铺筑沥青,这是北京远郊的第一条沥青路面,同年对朝宗桥整修时,在条石桥面上铺筑沥青路面,古老的桥面石自此被掩盖,但朝宗桥依然沿用着古老的联拱结构。

DSC_8539.JPG

朝宗桥

据沙河镇文史学者高建军回忆,上世纪80、90年代,京张公路的车流量增加,其中有不少运输煤炭或钢材的重型车辆,重压之下的朝宗桥经受住了考验。1996年,京藏高速路昌平段建成通车,朝宗桥成为高速路的西侧辅路,与东侧的高速主路、出京方向辅路并列于北沙河之上,这样的交通格局沿用至今。

“如果没有出现损坏迹象,希望朝宗桥能继续使用下去,在使用中不断加强保护。”高建军认为,历代对朝宗桥的维修中,并未破坏其最初的形制,真正做到了修旧如旧,使朝宗桥的原始风貌基本保存,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朝宗桥的交通功能延续至今,为百姓通勤服务,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文物活用”的典型范例。

加强朝宗桥解说系统建设 避免“博物馆式”的陈列保护

就朝宗桥的保护与利用,北青报记者采访到北京建筑大学人文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周坤朋博士,他参与过北京206处历史河湖等水文化遗产调研。

北青报:在调查水文化遗产过程中,朝宗桥给您留下怎样的印象?

周坤朋:总体而言,在我们调研的水文化遗产当中,朝宗桥保护状况良好,桥体结构稳固,桥上车辆来往频繁,保持了较好的使用状态。

北青报:对于朝宗桥的保护,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是维持现状,边利用边保护;二是对朝宗桥实施腾退保护。您如何评价这两种保护措施?

周坤朋:遗产保护利用的根本目的在于延续文物寿命,展示和传承其信息价值,任何保护利用的举措都需要基于其承载的信息价值出发。朝宗桥是北京四大古桥之一,是明代谒陵必经之路,也是明清北京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具有突出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桥梁结构状态良好、地理位置重要,具有突出的交通功能,因此相关保护利用既要兼顾其历史文化价值,也要兼顾其交通价值。就桥梁结构和周边需求而言,个人比较认同第一种观点。因为朝宗桥位于京藏高速辅路,过往交通频繁,其满足区域交通和周边居民通行的作用短期内难以取代。同时桥梁结构安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大量超载货车通行,朝宗桥经受住了极大考验。今年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朝宗桥安全稳固,也没有出现任何安全风险,就足以证明其结构的稳固。因此维持通车现状、适度利用,加强日常保养和修缮以及价值挖掘和展示,是目前相对较为稳妥的保护方式。与之类似的还有中轴线上的万宁桥,因为桥梁位置重要,交通需求较大,所以也采取了维持通行现状的举措。而对朝宗桥实施腾退保护,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保护思路,可以更加全面有效的保护桥体,完整的保护桥梁价值信息,但这种保护方式要均衡社会民众的交通出行需求,可以在未来周边交通需求满足的条件下考虑实施,并要注意其历史信息的挖掘和价值的展示,避免“博物馆式”的陈列保护。

北青报:对于朝宗桥的保护利用,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提升?

周坤朋:就朝宗桥的现状来看,建议加强遗产价值的挖掘和展示,加强遗产的标识和解说系统建设,可以在桥头或周边公园开辟场地,设立展板、标识牌、小品、雕塑等装置,展示桥梁相关历史、人物、事件,充分展现其历史文化价值,全面提升桥梁生态文化环境和健康维护水平,真实完整的保护其价值信息。

市文物局完成北京古桥调查及档案编制

对朝宗桥如何采取保护措施,存在着不同声音。有人曾建议以腾退的方式来进一步保护市级文保单位朝宗桥。昌平区文旅局、昌平公路分局、沙河镇政府多次就朝宗桥保护问题进行研究。

昌平区文旅局文物管理科负责人崔爱国坦言,从现状来看,朝宗桥的确是文物活用,但每天上万辆机动车所产生的震动,很可能会对古桥造成影响 —— 如桥基下沉、石构件歪闪变形等;如果将朝宗桥腾退,势必对百姓出行造成影响,而且未必有利于文物保护。而受空间等因素限制,腾退朝宗桥将面临诸多难题。崔爱国介绍,朝宗桥一旦腾退,就必须另建新桥。新桥建在朝宗桥东侧,也就是朝宗桥和京藏高速主路之间,这十几米的空间太过狭窄,更侵犯到文物的建控地带,从法律角度就难以突破;新桥建在朝宗桥以西,古桥被两座现代桥梁夹在中间,不利于朝宗桥历史风貌的展示,如将新桥向西推移至百米开外,道路的规划则更加复杂。

“通过对于朝宗桥的保护,能感觉到公众对文物事业的关心,但朝宗桥应当如何保护利用,还需要考虑到多方因素、科学评估、综合研判。”崔爱国认为,就目前来看,短期内朝宗桥难以实现腾退,他们会坚守文物安全这条底线,同时加强针对朝宗桥的预防性保护,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百姓出行的关系。

事实上,在北京的古建筑当中,桥梁占有重要地位。北京有记载最早的跨河桥梁是金中都城的会城门桥,现已无完整实物。北京现存于地面最早的桥梁是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建成的卢沟桥,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据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委员梁欣立统计,北京现存已知的古桥将近300座,遍及北京的16个区,分布在宫殿、园林、寺庙、陵墓、山村、市政道路中,绝大多数被官方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据了解,为保护好北京的古桥,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完成了北京古桥调查及档案编制工作。本次调查工作由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协调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各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共同完成。通过大量资料整理、现场调查和档案编制,利用多学科、多手段的研究方法,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北京市78处、88座古桥的基本情况、保存状况和存在问题,所形成的“一桥一册”档案为当前少有的系统性调研成果,最大限度保存了古桥的历史信息、现状信息,系统梳理了北京古桥文化遗产资源,为今后北京古桥、北京水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利用奠定了基础。

《北京青年报》2023年9月14日相关报道

文并摄/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统筹/满羿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揭秘:永通桥(八里桥)怎么修?200平方米原状条石重新利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738岁万宁桥“减负”重现历史风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9
南沙河西桥改造工程27日凌晨正式通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6
北京古桥档案有望实现“一桥一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4
正阳桥遗址考古发掘 出土明代镇水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9-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