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诉办”考评新优化考验调查研究真功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7 07:19
大城之治,机杼万端。优化考评体系既是助力接诉即办改革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各级部门的一次新考验。面对首接负责考评,如何真正负起责任,面对主动治理要求,如何向前一步发现问题,面对繁杂疑难问题,如何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等等,考验的无不是政府各级部门是否具备调查研究的真功夫。只有走出办公室,围着市民转、沉到一线干,才能及时解决市民的“急难愁盼”,才能将接诉即办改革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4月5日召开的全市政务服务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北京将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改革,打造更加便利的数字服务。其中包括优化接诉即办考评体系,把首接负责、主动治理、解决疑难复杂问题激励等纳入考评,鼓励基层改革创新破解难题。

“不怕群众嗓门大,就怕群众不说话。”4年多来,北京接诉即办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构建起对群众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主动治理的为民服务机制。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首都城市治理变革带来的红利,一条12345热线牵引起一场超大城市的治理变革。

一项好的改革举措要想走得远,既要靠及时总结经验,将实践中的好做法上升为规律性认识,也要靠准确把握改革进程,不断适应现实的新情况,因时制宜深化改革举措。接诉即办改革行进到今天,成绩有目共睹,经验也已向全国推广。下一步,怎样让这个“大城之治”的新模式更加成熟、完善,探索出更多基层改革创新的好办法,成为北京优化接诉即办考评体系的重要考量。

从现实可能性上看,将首接负责、主动治理、解决疑难复杂问题激励等纳入考评,是接诉即办改革几年来扎实推进水到渠成的结果。从最初的“吹哨报到”,建立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到“闻风而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再到“每月一题”集中攻坚,推动主动治理,改革的脉络清晰可见,改革的步骤稳健扎实,优化考评体系已顺理成章。

而从现实需求上看,历经数年改革,需要“一诉即办”的一般事件日渐减少,高频共性难题成为摆在政府各级部门面前一道必须迈过的坎。市民不断提升的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需要,对生活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的渴望,需要接诉即办改革为疑难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因此,优化考评体系既是助力接诉即办改革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政府各级部门的一次新考验。面对首接负责考评,如何真正负起责任,面对主动治理要求,如何向前一步发现问题,面对繁杂疑难问题,如何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等等,考验的无不是政府各级部门是否具备调查研究的真功夫。只有走出办公室,围着市民转、沉到一线干,才能及时解决市民的“急难愁盼”,才能将接诉即办改革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大城之治,机杼万端。作为一座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北京面临的各种问题错综复杂,各种新情况层出不穷。要想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强市民的获得感、满意度,就只有带着市民诉求,走进千街百巷、迈入千家万户,聆听七嘴八舌,汲取千方百计。情况越是复杂,越需要与市民“坐在一条板凳上”汇集民智;问题越是尖锐,越要求摸清情况,找到症结,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拍脑袋做决策。

从这个角度上说,接诉即办考评体系的优化,也是对各级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一次督导。要鼓励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破难题,首先就是要鼓励各级干部真正把调查研究的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通过考评每一件市民诉求和民生实事办理得如何,判断各级干部的调查研究是立足把脉问诊、问计于民,还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是肯于转换角色、举一反三,还是居高临下、装模作样,是勇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还是先入为主、避重就轻。

接诉即办,归根结底是要解决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归根结底要靠调查研究。只要我们勇于涉险滩、解难题,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大城之治”就一定能再上新台阶。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北京接诉即办考评体系将调整,首接负责、主动治理等纳入考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4-06
王少峰代表:接诉即办是市民群众和党员干部之间的“连心桥”
北京日报 2023-03-07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超大城市治理 | 接诉即办入法:首都民主立法新样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7
以接诉即办为主抓手,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7
《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表决通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