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井下除夕:科技让坚守更安心
新华社 2023-01-22 10:33

除夕当天中午过后,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综采队二组组长魏吉带领着几十名矿工缓缓走向副斜井,随着胶轮车越走越深,队员们很快来到了31002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开始当班的工作。“咱们除夕夜多生产一吨保供煤,就能保障国家多发近1000度电。”魏吉说。

在产煤大省山西省,数百座矿井的煤矿职工们为保障能源稳定供应,除夕这天依然坚守岗位,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光与热。在科技的辅助下,这种坚守变得安心。

新元煤矿是山西省首座5G矿井,近年来,新元煤矿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采掘智能化工作面、作业流程智能管控平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AI智能分析、井下物流一体化派送等场景应用,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

“过去我们一个组共有120人,现在减少到90人,支架工、机组工等重体力劳动的工种明显减少。自动割煤、记忆割煤等技术让全班组的劳动强度下降,设备的实时监控更是让我们井下工人的精神不用高度紧张。”魏吉说。

32岁的王戈是一名泵架工。以前,他要随时关注支架并且为支架供液,每个班次都需要在井下走几公里,精神高度紧张。现在,巷道内分布的智能化传感器自动检测油位和压力,王戈的工作轻松不少。

在新元煤矿的调度指挥中心,巡检机器人、皮带集控系统、主动AI智能监控系统等智能化辅助系统将井下的场景实时传递到调度室,井下一些被忽略的问题不时地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从调度指挥中心传达到井下,并快速解决。

“我们在井上形成了‘智慧大脑’,井下的问题都能作出有效处理。通过智能化设备辅助,现在井下设备故障率明显减少,生产的连贯性更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下降了。”新元煤矿5G+智能化矿井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刘亮亮说。

煤矿的专业性强,在矿井下最怕碰到各种设备故障,碰到疑难杂症直接导致停产。现在,地面的工程师成了矿工背后的“智囊”,可以通过实时画面手把手地教工人做修理。

“现在,我们正在推广大采长综采工作面,运用大断面盾构机岩巷快掘作业线、单臂钻车和掘锚一体机快速掘进等技术,同时加快煤矿地质、瓦斯防突、5G孵化器等行业级实验室建设,全面助推矿井可持续发展,能源保供底气更足了。”新元煤矿董事长、总经理王海钢说。

2022年山西省原煤产量超过了13亿吨,2023年山西力争煤炭产量达到13.65亿吨,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做好电煤稳价保供。

“我们班组过去每个班割5到6刀煤很吃力,现在在新技术的运用下,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既定生产计划。今天是除夕,我们争取早完工,早升井。”魏吉说。

文/王劲玉 梁晓飞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我国自主研发10米采高智能采煤设备正式投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09
“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将如何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3-10-27
矿山变聪明了 工人们变轻松了
上海证券报 2023-07-18
图记|一块煤的“低碳”之旅
新华社 2023-07-10
山西加大保供煤矿监督检查力度 强化安全生产
中国新闻网 2023-01-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