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世博中心、世博展览馆启幕。本次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以场景化实践勾勒“技术如何改变生活”的清晰轮廓。作为我国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中国铁塔以“塔生万智,同擎未来”为主题亮相,展出了基于共建共享理念打造的数字底座,以及经纬大模型、AI智能体、AI+一体机等AI软硬件产品和“AI+林草防火”、“AI+长江禁渔”等丰富的具有铁塔特色的AI行业应用案例,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铁塔力量。
深化资源共享 筑牢数字底座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创新,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的关键支撑。中国铁塔牢记国资央企的使命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成立11年来,中国铁塔充分发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队和5G新基建主力军作用,全力支撑基础电信运营商建设发展,“能共享不新建,能共建不独建”,有效降低重复建设,大大加快高速移动宽带网络规模布局。截至目前,中国铁塔累计承建基站建设项目超560万个,高铁地铁公网覆盖总里程超过6.6万公里,高校、医院、景区、交通枢纽、大型场馆等重点场所室内信号覆盖超过173亿平方米,支撑各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可使用站址总量增长了1.5倍,高速移动宽带网络覆盖100%行政村,实现5G全球领先。中国铁塔自2014年成立以来,平均每年建设基站规模,较之前翻了一番,超过90万个。新建铁塔共享率从中国铁塔成立初期的14.3%大幅提升至目前的85%,5G基站建设95%以上通过共享已有资源实现,这相当于少建新塔122万座,节约土地6.8万亩,节省行业投资超2100亿元,节约运营费用1800亿元。为经济高效建设网络强国,为AI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铁塔持续做深共享,大力推动“信号升格”,研发5G共享室分创新技术及产品,广泛应用于楼宇类、高铁、地铁隧道覆盖,实现地上、地下、车厢、站台全域无缝畅享5G极速网络。依托自主研发的运维监控系统,中国铁塔构建数字孪生站点和智能运维能力,对遍布全国的210多万基站、2500多万设备,实现实时监控、精细管理、动态维护。通过集约高效运营维护,基站站址健壮性、安全性持续提升,主要网络运行指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中国铁塔积极用好百万机房资源,加快融入国家算力体系,着力布局边缘算力网络,推动算力泛在化、随需化、普惠化,着力打造“毛细血管”式的分布式算力网络,让算力将来可以随需、随取、随用。
AI软硬件协同发力 创新研发经纬大模型
为落实“AI+”专项行动部署,中国铁塔聚焦人工智能前沿,2022年成立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瞄准高价值应用场景探索产业赋能,取得一系列成果,让AI成为行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在WAIC 2025上,中国铁塔展示了基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研发的系列AI软硬件产品。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国铁塔自研经纬大模型,这是一款基于2.7亿张中高点位特色数据,打造的泛场景、泛任务化的空间治理行业大模型,包含视觉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其中视觉大模型参数为180亿,目标检测平均精确率提升16%以上,平均召回率提升13%以上,较大程度减少了漏报;多模态大模型参数为2000亿,具备目标检测、零样本开放检测、图文问答及推理功能,满足实际业务部署需求。
经过中国铁塔平台创新中心的轻量化压缩、工程化部署及试点验证,经纬大模型提供轻量级、多模态、多目标、多任务、开发快、成本低的解决方案,解决了当前依赖大量单模态单任务的专用模型导致的开发与运营成本高的痛点。目前,经纬大模型已上线国土、水利、应急行业模型,支持70种目标检测识别,在山东、广东、内蒙古、陕西、北京、河北等地商用推广,后续将陆续上线环保、交通、林草、农业等行业模型。
中国铁塔AI智能体应用研发平台构建了从智能体开发到场景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AI技术深度融入客户生产全流程,精准解决业务痛点,赋能客户实现业务的数智化转型与创新发展。平台支持私有化部署,已接入 Deepseek-R1-671B、Qwen3、Gemma 3等多款开源大模型及经纬空间感知大模型,助力客户高效释放知识价值、实现业务自动化和智能化创新。
基于AI智能体应用研发平台开发的数字员工“塔娃”,展会期间与现场观众热情互动。塔娃有桌面版、数字人版、移动端版三种形态,可帮助员工完成日常的生产运营和研发办公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展现出中国铁塔在大模型智能体、数字人、语音识别与合成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
AI硬件对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推动数字技术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具有重要作用。此次展出的AI算力硬件产品——AI+一体机,整合了高性能硬件与主流大模型,可满足行业全场景部署需求;同时预装了铁塔自主研发的边缘算力管理平台和AI智能体应用研发平台,不仅提供丰富的智能体资源,还支持快速部署、开箱即用。这种软硬融合的模式,为行业用户打造了一套完整的AI解决方案。
铁塔+大数据+AI 赋能行业数智化
中国铁塔能够成功推出经纬大模型并完成轻量化改造,得益于其掌握的高质量数据集。依托遍布全国的铁塔站址资源禀赋,中国铁塔将23.7万个“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持续采集信息,已构建起规模达4.7亿条的高质量数据集,持续为AI技术创新发展与产业深度赋能筑牢了数据根基。
同时,通过“铁塔+大数据+AI”的资源和能力汇聚,中国铁塔搭建起了全国统一开放的铁塔视联平台,提供算法超过200个,支持AI分析场景5100余种,聚焦视联和能源业务的行业需求,为行业应用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智慧脑”。
在“AI+林草防火”方面,中国铁塔利用卫星通信+边缘计算+视频压缩算法+防火云台的人工智能的技术组合,为天东林管局乌南分局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林草感知系统,新老设备整合、统一规划、科学部署、合理应用,共同打造全要素感知网络,历史性解决了新疆广袤后山带的森林防火、野生动物监测难题。
在“AI+长江禁渔”方面,中国铁塔渔政智保综合利用高点视频监控和雷达技术,结合 AI识别算法,为云南省打造长江禁捕解决方案——摄像头日常在线率超90%,告警及时率约 100%,告警准确率超95%。建成以来违法垂钓、船只驶入等情况大幅下降。此外,中国铁塔还展示了“AI+耕地保护”、“AI+水利管理”等重点行业的AI应用标杆案例。
铁塔能源则在WAIC 2025展示了“AI+电池溯源”、“AI+智慧能源”等AI赋能应用解决方案。其中,能源管家平台的六大核心能力沿着“监测→保障→安全→优化→增值→智能”逐层递进,形成一条完整的能源数字化价值链,实现对能源全周期的管理的核心能力,且这套体系能够快速复制到更多场景,共创绿色、高效、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打造AIoT 能力平台 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面向当前热门的低空经济应用,AI也能一展身手。中国铁塔一是基于“塔、房、电、维、网”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推进无人机起降点等物理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依托铁塔AIoT能力平台,接入各类终端的数据信息,打造全时域、全空域、全要素、全连接低空智联网,为通用航空和无人机提供低空安全态势感知服务。三是基于低空智联网的接入数据,依托铁塔视联平台打造低空飞行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低空空域数字孪生系统,打造低空软件基础设施。
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中国铁塔具备站址资源、专业化维护能力、平台和计算能力、数智化治理能力四大资源禀赋。AI能力的注入,更是实现了低空全域感知、数据智能分析等关键价值,让无人机“飞得起、飞得远、管得住”,助力低空经济发展。AI的时代正在掀起巨大的技术浪潮,变革经济社会。WAIC 2025全景展现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描绘了光明的未来,中国铁塔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大AI等前沿科技创新布局,加快AI应用行业落地,助推数字中国建设,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编辑/李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