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昼夜》用AI概念短片在重庆书博会掀起文学热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7 11:10

7月25日下午,“西西弗斯在人间——《不舍昼夜》AI概念短片发布暨分享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N3馆公共舞台举行。此次活动以丰富的内容和创新的形式,吸引了众多读者和文学爱好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不舍昼夜》AI 概念短片的发布更是成为全场焦点。

《不舍昼夜》由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十月精心创作,历经多年打磨而成。该书以“70 后”主人公王端午的人生轨迹为主线,描绘了从20世纪70年代至2023年近半个世纪的个体生命历程与时代变迁。作者巧妙运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生动展现社会的复杂面貌、人性的焦虑与时代的更迭。据花城出版社副总编辑、《随笔》主编陈宾杰介绍,自问世以来,《不舍昼夜》成绩斐然,入围2024年度“中国好书”,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第四期支持项目、中国作家协会扬帆计划、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2024中国文学年度档案,荣登第13届春风悦读榜年度图书100榜、腾讯好书10月文学原创榜、探照灯10月十大中外文学佳作榜等重要榜单。

本次分享活动中,特别设置的AI概念短片发布环节备受瞩目。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技术在文学传播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此次发布的《不舍昼夜》AI概念短片,是对《不舍昼夜》这部作品的创新性演绎。短片通过动态画面和生动音效,将作品的情节与情感直观呈现,为观众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这种文学与科技融合的新形式,不仅为《不舍昼夜》的推广开辟了新路径,也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活动现场,不少观众对AI 概念短片表现出浓厚兴趣。“这种形式太新颖了,以前看书都是文字在脑海中想象画面,现在通过短片,一下子就把书中场景和精神内核具象化,对故事理解更深刻。”一位读者兴奋地说。据了解,花城出版社希望借助AI概念短片,吸引更多人关注《不舍昼夜》,让这部佳作被更多读者认识和喜爱。同时,这也是一次对文学传播新形式的大胆尝试,期望能让书香借助科技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AI概念短片发布之后的嘉宾对谈环节中,《红岩》编辑部主任、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吴佳骏与《不舍昼夜》作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品》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王十月就作品的创作动机、写作历程及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精彩碰撞。

王十月在谈到创作的经过时表示,当时他正在经历一段人生低谷,身体状况也很不好,他甚至把《不舍昼夜》当作是自己人生中最后一部作品来创作。在这种悲凉的心态下,对文学、对人生、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发生了改变,但是也获得了直面自己内心的勇气,同时获得了一个好的切入点。再加上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的触动,很想写一位现实中很可能不存在,但又带有中国人灵魂中特别欠缺的品质的这么一个人,这才有个《不舍昼夜》中王端午的诞生。

吴佳骏谈到对《不舍昼夜》的印象时表示:读《不舍昼夜》的时候,他很感动,也很感慨。这部小说里面有本土性的个人的经验,也有群体的经验。中国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是怎么走过来的,从书中这些小人物的身上,可以看到大时代的影子。就像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所说:“写作是为了作证。”《不舍昼夜》也是在作证,为自己作证、为内心作证、也为一个时代作证。

文/李谓 夏显夫

编辑/周超

相关阅读
朱山坡《蛋镇诗社》亮相重庆书博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7
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揭晓 产生18部获奖作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5
北影节 | 第十五届北影节短片单元评委会亮相 短片的活力让我们看到电影的未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21
从航天到AI 儿童文学作家葛竞新作“少年AI探险团”系列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21
李白之诗天上来 ——读李白《将进酒》
人民日报 2025-03-16
AI电影周三亚启幕 80部顶尖AI短片将展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1
AI助力 中国网文加速出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1-30
豆包概念全线发酵 能否引领国内AI方向开启一轮新热潮
财联社 2024-12-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