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亲身经历的力量,不可替代
北京青年报 2025-07-23 22:00

人和人之间,能够完全地相互理解吗?

VCG4177866372.jpg

一天回家的时候,我一边上楼一边拿手机看视频新闻。视频里讲的是战争主题,装甲部队推进,导弹发射,大片的街区被夷平,高楼在火光中坍塌为烟尘瓦砾,无家可归的民众看着废墟号啕大哭,场面非常惨烈。刷到这样的视频,心里不免难过。但此时,我闻到一股煳味,抬头一瞅,发现楼道里的电表冒烟了。

定睛细看,似乎是楼上漏水,把电表浇了,整个电表正发出嘶嘶啦啦的爆响,还时不时喷射出火花。我当时就知道事情大了,眼瞅着要着火,于是赶紧告知邻居,然后全楼人大呼小叫地跑到楼外边,警察和消防队很快也来了,现场一片嘈杂混乱。所幸最终没有酿成大祸。

虽然楼道里电表着火和远方的热战比起来,只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当人切身经历这件事时,那种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和真切危险给人带来的冲击是极大的。电表喷火时爆裂的炸响声、邻居们捶门时破音的呼喊声、大家疏散时慌乱的脚步声、消防车刺耳的鸣笛声、民警身上嘈杂的步话机声、楼道窗户里闪出的摇曳橙黄的火光、空气中弥漫不去的苦焦味,还有不知情的司机被堵在小区外在着急地按喇叭……

当这件事辐射出的种种感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还有皮肤触感进入到脑海里时,那种压迫感和紧张感是猛烈提升心率的,现场除了消防员们一脸淡定之外,其他人都被吓得不轻。

事后,我就琢磨,视频影像按说已经能非常直观地再现事实了,但手机上满天飞导弹的影像却远远没有自家楼里电表着火给我带来的震动大。可见亲身经历的力量有多强,有多么不可替代,而这往往是真切塑造一个人世界观的根本素材。

每个人的亲身经历都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可复制的鲜活感受塑造了每个人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很多时候,这种感受之间的壁垒是无法用表达和沟通消除的,所以还是那句哲言说的高明,“所谓的人就是自身过往经历的集合”,集合之间或许有交集,但却永远无法重叠。很多切身经历给人的感受之深刻,往往是其他转述形式无法复制、重现的。

“我真的搞不懂,他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和世界相处。”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世界是怎么和他相处的。”

文/河森堡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娄勤俭,谈了一个亲身经历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5-03-05
上海:“人民的城市”主题展邀请市民讲解员分享亲身经历 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解放日报 2024-11-07
《边水往事》开播 郭麒麟笑谈拍摄期间“苦难”经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6
Qnews|义乌女老板因病五进ICU 病愈考上中国美院 亲身经历写成书法作品办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5
夜读|善用他人的力量
帆书樊登讲书 2024-07-07
西安一艺术展展出“反家暴”主题“花馍”引热议 创作者:有活动参与者曾亲身经历家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6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 | 斯蒂芬·佩里:我带着父辈“破冰者”的精神和经历而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6
夜读|人生的经历,都为了遇见自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