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佳茗似故人
北京晚报 2025-07-19 07:12

长久以来,只是一个茶的饮者。

每当新茶下来,总有友人相赠,诸色诸样。茶之为饮,我最喜欢的,是它所能给无色无味的水带去的千万气象。品饮之前,只是一些直直蜷蜷、青青绿绿的叶子,直待沸水沃浣其上,芳香掠过口颊,心下方点头:哦,是这样的滋味。眼鼻舌身意,于感官的千万可能性里,终于落定其一。

一杯茶,置于手边,一番番举起落下,杯中微微漾起波澜,又缓缓归于平静,像一场场微型戏剧,又似是某种默示。这原产中国的嘉木之末梢,在漫长的东方时间里,不知曾在多少人的杯盏中漂浮、升降、旋转过。一切从传统中承衍而来的物质,都必是如此,经许多人之手,有许多故事。

《杯中的故园》,就是这样从茶杯里酝酿出来的一本小书。

我不是茶学专家,对茶的认知和饮啜多数仰赖于主观的体感,量化非我所长。但专业和兴趣使然,却算是一个文化和历史的逡巡者,关于时间和人的故事向来为我所偏爱。西方人将茶叶称作“绿色黄金”,是殖民背景下充满商业色彩的称呼,而对中国人而言,茶除了现实功用,早已升华至精神层面。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想想,我们的民族神话竟是与一种植物相关的,也是有些不可思议。其他民族的先祖蒙难,多为某位神灵和某种动物所助,而茶,只是静默植于土地,等待着被发现,等待着与这片土地的先祖产生交流,冥冥中融入了尚混沌未形的民族成分。是涤烦破睡的良伴,也是玉雪心肠的佳人,中国人在以千年计的时间中发现着茶之性,茶也在日复一日的伴随中塑造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在我看来,大多时候,中国人是秉着这样一种“茶性”的,温和,温润,温良,含蓄蕴藉,汩汩抚慰着肝胆肺腑里的不平。

历代茶之书卷帙浩繁,从陆羽到宋徽宗,古人早已爱极此物,茶家惯用清简有味的笔法细细勾描诸样茶之本事,从源到造,从水到器,高于我辈人无数,自不必多言。只是字里行间,在那些品啜与工艺之外,常常会为一些关于茶与人交相联结的微小时刻注目,如枝叶拂过心上,进而神游半晌。

读陆游写日铸、顾渚茶的《安国院试茶》,诗所记本事明朗非常,向来被作为茶史的一条脚注,略提而过。因有溯原始文献的习惯,遂寻《剑南诗稿》次第细密读来,联系上下语境心境,方蓦然领会到,这看似平常的一次试茶,乃是放翁从抗金前线被调回、怀着“此生合是诗人未”的寥落心情入剑门后,一场难得的心灵暂歇与雀跃。想见那样一个瞬间——彼刻,在异乡,郁郁颇不得志间,幸有随身携带的江南故园茶,让他短暂忘忧,沉心于当下的生活美意。哪怕只是未卜长路上的一刻,也好。汲泉煮茶的平凡之事,陪伴一个诗人度过他的至暗时刻。

曾经的苏州虎丘茶,曾名满天下,却消失于历史烟波。特记此茶,更多是为记其惨烈茶事。字句读毕文震孟的《薙茶说》,掩卷嗟息良久,统治者的膨胀欲望与底层的挺身抗暴总在历史中循环上演,哪怕状似不惹尘埃如茶者,也逃脱不了此般命运。那砍除茶树的僧人的决绝令我震撼,我想让这无名之辈留下“姓名”。因为,人类总是健忘。

岕茶是明代名茶,专门关于岕茶的茶书有数部,对于资料采集写作来说,自是富矿。可当我惯例考察这些作者的生平履历,发觉其人竟都亲历明清易代,思之不禁泫然。他们身处震荡乱世中,一生经历了许多大事,为一种茶写一部茶书,堪是微末一件。可也是这件,不经意间留下了前朝只道寻常的片段梦痕,也给了我们觅寻的线索。他们中有幸活着的,在新朝做了遗民,很难不去想象,当他们重温往昔这闲闲写来的茶事时,会如何怀顾碎成幻影的旧梦。譬如冒襄,读他由岕茶忆故人的几段文字,其笔调是至淡的、茶一样的,默念之,却不觉眼热心热。

所以常常会宕开一笔,讲讲这些个由人贯通到茶、又从茶贯通到人的故事,这大概也是这本书有异于其他茶与饮茶类作品的一个小小特色。饮茶本就是主观的事,又往往在中国人天人合一的通感中产生别样的灵性,我便选择不去回避这些情感和灵感溢出的时刻——如果“茶文化”这个词太宏大的话。与文化历史有关的作品,爬梳剔抉资料是最繁杂但也最基础的案头工作,看得眼睛昏花是常有的事,但每当在竖排繁体间有所顿察、顿悟,便如入山觅得属于自己的珍宝,这种难以言传的快乐,足以成为苦劳后的奖赏。

讲述的逻辑,依据惯有对茶的认知习惯,仍是以地理为纲——茶的又一迷人之处,便在于它是地理性的植物,嘉木与厚土深结连理,虽皆是以一个“茶”字名之,山川风土不同,秉性便参差有异。只是,除了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这类耳熟能详的日常朋友,还有日铸雪芽、休宁松萝、阳羡茶等如今听来小众、在历史上却名噪一时的风华故人。因为既是“中国人的风味生活”,那便要向历史的纵深面寻溯,它们曾如何在茶史上承上启下,又或在某个中国人的杯中漾起冷暖自知的旋涡。

书名由责编定音,甚好。故园,可以有好几个含义,最简明的当然是陆游“汲泉闲品故园茶”的所指,是一地茶与一地人的联结之所。人对故乡的情感,向会以故乡的物为载体,通过物来隐微地传递。地理性的茶,自是最好的寄托物之一。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有许多,时不时会为文人茶客们的“为故园茶一辩”莞尔。而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故园,亦是与茶相伴千年的中国人的家园,实物的,以及精神的。从个体推至全体,看这片小小的芽叶如何塑造我们的内心。

至于这本小书本身,最希望的,是能带给读者们一些知识,许多愉悦。

(张玉瑶)

编辑/汪浩舟

相关阅读
讲述茶叶世家三代人的小史 《杯水之情》交出了东方茶事的答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20
“吃喝”带响儿
北京晚报 2025-05-14
明前茶为何贵如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16
何似西窗谷雨茶 ——黄庭坚的茶诗茶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15
春日小心肝 多来点甜头儿
北京青年报 2025-04-01
超千人研究发现:每天喝杯这种茶,糖尿病风险大幅降低
天津科普说 2023-10-18
多喝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这8种茶,最好别喝!
天津科普说 2023-08-13
你肿么了?去水肿 元气森林纤茶已就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