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个“非遗版”春节即将到来,“回家过年”这个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浓浓乡情和亲情的传统习俗早已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从1月14日开始,被称为“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的中国春运如约开启。1954年到2025年,春运走进七十一年,从时速50公里的绿皮车到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从火车站里彻夜排队买票到动动手指在网上购票,回家不再是一场简单的人员流动,其背后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和变迁。
今年是实行春节8天长假、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人民群众出行意愿强烈。春运4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分别采访了从业33年,持有9本机车驾驶证的中国铁路北京局北京机务段高铁司机韩军甲;从业21年,见证中国售票变迁的北京西站售票车间主任金举书;从业29年,今年迎来退休前最后一个春运的北京西站值班站长王友妮。从他们的春运故事里寻找人们回家过年旅途中的变与不变。
“全履历”火车司机韩军甲
速度让回家过年的路近了
2025年,拥有9本火车机车驾驶证,驾驶过35种车型,被誉为中国铁路“全履历”火车司机的北京机务段高铁司机韩军甲,迎来了他职业生涯的第33个春运。昨日8时40分,北京西站,韩军甲驾驶的复兴号C2706次列车从雄安驶来,稳稳停靠在站台。“能把每一名旅客平安送回家过年,是我最大的心愿。”
韩军甲今年51岁,“从时速50公里的蒸汽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我全都驾驶过!”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谐号、复兴号……韩军甲经历了中国铁路高速发展期,更见证了在速度的牵引下,城市与城市之间距离的拉近,见证着旅客回家过年的路越变越近。
坐上绿皮车,慢慢“逛荡”着回家,这是韩军甲记忆深处春运最初的模样。1994年春运,在张家口机务段当司机的韩军甲驾驶的解放型蒸汽机车的牵引力只有800吨,只能拉4到5节车厢,速度最快只能跑到50公里/小时。“那时我跑的是老京张铁路线,值乘张家口北站到庞家堡一段,50多公里,火车要开上50分钟到1个小时,因为全程烧煤,小小的车厢里到处弥漫着烟火气,挤满了回家过年的人。”
蒸汽机车的驾驶环境让韩军甲至今想起来仍然咋舌。驾驶蒸汽机车时,窗户永远是开放的,春运期间是张家口一年最冷的时节。小小的驾驶室里,一边是一千多摄氏度的锅炉,一边是刺骨的寒风。那时他们工作的一个班次差不多是12个小时,一个班要烧四五吨煤,司炉工拿着铁锹一锹一锹地把煤填进炉膛。一个班次下来,司机、副司机、司炉工三个人满脸都是黑的,头发里全是特别小的煤渣子。和现在干净整洁、全部电子化的复兴号驾驶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来,他驾驶上了内燃机车,时速可达120公里;再后来升级为电力机车,最高时速也升到160公里,列车环境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观。韩军甲清楚地记得,改革开放后,打工潮在全国兴起,每年春运,火车站都挤满了背着大包小包的打工人,他们守候在候车室等待踏上绿皮火车,返回久别的家乡。当时运力有限,回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记得2000年左右的一次春运,我当时跑临客,从聊北机务段出发到山东聊城站换挂机车,当时车站上的旅客特别多,行李、扁担和人,黑压压一片。我们的车在聊城站生生地晚点了两个小时才开车。现在,这种场面早已经不见了,春运期间旅客运输数量连年创下新高,人多但安全、有序。”
最大的变化发生在2011年,京沪高铁正式通车,韩军甲驾驶的动车实现了千里京沪一日还。“2013年春运的时候,我驾驶的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去济南,单程400多公里,我们一天能跑两个来回,把上千名旅客送回家,这在以前完全不敢想。”速度的改变和运力的提升,让旅客回家过年不再成为一件难事。作为一名“全履历”火车司机,韩军甲感到特别自豪。
韩军甲是张家口人,既是火车司机也是京张两地的通勤族。以前回家,他坐火车要三四个小时,京张高铁开通后,他一个小时就能到家,回家的路变近了;以前旅客回上海过年,在北京站乘坐普速列车,一天半才能到上海,现在乘坐京沪高铁列车,最快四个半小时,一天可实现往返;还有,京津城际早已实现半小时通达、北京西到成都东由30多个小时缩短到了七个半小时,提起这些改变韩军甲如数家珍。
2025年春运,中国铁路北京局预计发送旅客3937万人次,较2024年增加1.9%。北京地区预计发送旅客1885.8万人,较2024年增加2.3%。春运期间共安排临客、直通动车组高峰线220对,方向主要集中在哈尔滨、沈阳、长春、太原、大同、呼和浩特、青岛以及石家庄、保定、张家口等地。
今年春运,韩军甲仍然坚守在京雄城际的运输线上,将南来北往回家的旅客安全送回家。30多年来,韩军甲在家过春节的次数只有两次。他的家人常说,“咱家没有春节,人齐了就是年”。
北京西站售票车间主任金举书
慢窗口等待特殊的“他”
2025年春运,铁路12306科创中心的实况大屏上,售票数字实时滚动更新,高峰期一秒钟就能售出火车票千余张,科技的创新发展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极大便利;与网络上热闹的抢票相比,北京西站售票大厅的售票窗口显得冷冷清清,售票员们不再以车票销售的速度和数量作为衡量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购票咨询服务,协助脱网人群、特殊人群完成线下购票成为他们的主责。从业21年,从一名普通售票员成长为售票车间主任的金举书,面对眼前的变化直呼“不可思议”。
提起春运,售票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曾经为了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人们会彻夜到火车站售票窗口蹲守。“我刚当售票员的时候,已经是粉纸车票和蓝色磁卡车票并行销售了,车票上印有二维码,里面有旅客的部分信息。每年春运是我们售票车间最忙的时候,300多人要全部投入售票窗口。”春节晚会的小品里,演员郭冬临带着小马扎、穿着军大衣到火车站彻夜排队买火车票的场景一直被金举书挂在嘴边,他说那就是当时“一票难求”的背景下,旅客春运回家的真实写照。
2002年,为了减少旅客排队买票等候的时间,春运期间,北京西站首次搭建了春运临时售票处,在此后的十余年里,搭建在北京西站北广场西侧停车场的春运临时售票处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放眼望去上百个售票窗口前排的都是买票的旅客,高峰的时候这样的临时售票窗口达到过170个。大量公安、武警、保安等工作人员在现场值守,拉起警戒线、分批次限流放人进入。
“临时售票处都是一个个小格子间,只有小小的一个窗口,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旅客捧在手里,递过来的一把把零钱,还有人们侧着头想看到售票员的样子。他们操着不同的乡音,尽力想把车次和时间说清楚,只为早点儿买到车票。”金举书回忆。每到春运,在运力有限的情况下,售票员会尽力帮助旅客通过中转等方式买到火车票。“我记得当时四川、贵州到北京打工的人特别多,春运期间车票也难买,直达车很少。我们就帮他们查中转票,到郑州、到聊城去中转,中转要花上更长的时间,可没人在意,只要能在除夕前到家,花再多的时间也不怕。”
2011年,铁路12306网站开始试行网络售票,2012年,铁路部门首次全面推行网络售票,2015年春运,网络订票占比达78%,窗口订票仅剩下17%,也就是在这一年,在北京西站延续了13年的春运临时售票处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现在,随着电子客票大跨步走进人们的生活,纸质火车票也越来越少,旅客在春运前只需要动动指尖就能完成抢票。北京西站的售票厅也从原来的5个,压减到了2个,售票员人数也由最高峰期的300人,减少为100余人。
昨日上午,北京西站售票大厅,金举书正在售票窗口巡视,一位外国友人前来购票,英文流利的他立刻上前协助……在网络售票为旅客提供极大便利的当下,春运,西站的售票员还能为旅客做些什么?金举书说,春运的服务中仍然离不开售票员,只不过他们扮演的角色更丰富了。在北京西站售票厅,有个京铁爱心敬老“慢”窗口,这里售出一张车票至少需要8到10分钟,面对脱网人群和特殊人群,窗口24小时点亮的灯,始终等待着没能跟上互联网脚步的他和她。
来自国铁集团的数据显示,自2024年12月31日开始发售春运车票以来,至1月21日9时,已累计发售春运期间车票2.35亿张,部分区间仍有余票……
北京西站值班站长王友妮
车站也是旅客的家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您好,您在12306上预约了重点旅客进站,请问您几点到?需要轮椅吗?”昨日,北京铁路春运进入第8天,本该轮休的北京西站值班站长王友妮仍然出现在了12306服务台前,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今年是王友妮参与服务的第29个春运,也是她退休前的最后一个春运。
29年来,她把全部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南来北往的旅客,同时也见证着铁路服务的不断升级变迁。春运期间,那些在服务台忙碌解答旅客疑问、处理突发状况的画面,都成为她职业生涯珍贵的回忆。在这最后一次春运的“战场”上,她依然坚守如初,用一如既往的热情与专业,为每一位踏上归乡旅途的旅客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优质的服务是铁路永远不变的初心,让旅客‘走得了’更要‘走得好’是铁路不变的追求。”提起自己29年工作中春运服务的变化,王友妮感触颇深。2006年,王友妮从老北京南站来到了北京西站,在她的印象中,那时候的春运客流从着装上一眼就能看出。春运刚开始的学生流,到中期的务工流,再到后期的探亲流。特别是务工流,大量在北京打工的农民工群体,成群结队地集体返乡回家过年,他们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带在身上,一根扁担、几个大塑料桶里装着被褥。为了方便他们乘车,铁路部门会加开农民工专列,拉务工人员回家过年。北京西站也会开设农民工专用候车室,引导他们有序候车、检票乘车。“那时候,春运期间没有限时进站,为了归乡,不少农民工习惯提前一天来到火车站候车,怀里揣着挣了一年的血汗钱。因为担心小偷,他们不敢久睡,困了就在椅子上歪上一会儿,这个时候,公安和我们客运员都会加大巡视力度,为他们保驾护航。”
近10年来,铁路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车速提高了,铁路高速网越织越密,运能逐年提升,北京西站的春运已经多年没有出现农民工专列了,务工人员通过铁路12306可提前预约购票,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普速列车也不再是务工人员的唯一选择,他们也会选择更快捷、便利的高铁回家过年。“现在从行李和着装上,我们已经不大能分辨出旅客的身份了,每个人都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铁路的服务一直在跃升,王友妮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以前,旅客需要担架、轮椅、接站服务,只有进站后或者拨打车站电话才能实现;现在,重点旅客只要在开车前6小时拨打铁路12306客服电话,就能预约各个车站的接送站服务。王友妮翻开12306转来的预约单,春运8天来,每天都会接到一百个左右。旅客王女士,独自携带一个3个月的宝宝,需要协助进站;旅客李女士,晚上10点到,盲人旅客,需要协助出站;旅客郑女士,因陪同人员未能及时乘车,造成一名60岁,语言不通,没有手机的外国老人独自乘车抵京,需要接站……“需求五花八门,拿到这些单子,我们需要逐一打电话和旅客确认时间和服务方式,然后再转到站内对应的部门,完成对接。”
王友妮说,今年春运,北京西站的服务再次升级,为方便携带大件行李、推婴儿车和乘坐轮椅的旅客使用直梯,西站在站台直梯加装了8部对讲系统,旅客可通过按钮一键呼叫服务台远程开启直梯。北二楼大厅西侧增设了充电区,配有座椅,旅客可以坐着充电了。“细节决定成败,看着车站春运服务一年一个变化,我特别欣慰,可以放心地退休了。”
今天是北方小年,北京西站还将开展“万福迎春·福满京城艺润万家”春节文化惠民书法公益活动,书法家现场写春联、送“福”字,和旅客一起迎接首个“非遗版”春节。
《北京青年报》2025年1月22日相关报道版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