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字·相》出版 梅国云:汉字是沟通天地的媒介 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所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4 13:00

所谓字相艺术,即展现字的世相。作家梅国云以自己的处世哲学,依托汉字独有的象形特质,通过“相”与“字”的有机结合,以图的艺术,创造出字相艺术,描绘出对宇宙、生命、时间等终极问题的思考。

梅国云是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天涯杂志社社长,出版有长篇小说《第39天》《国防线》,诗集《窥一眼虚空的未知》《送你一枚金戒指》,艺术作品集《笔外意象》《字·相》等。

因为2011年的一个梦,梅国云竟然跨入了另外一个艺术空间。近日,梅国云新作《字·相》出版,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他表示自己这些年虽然小说创作少了,但字相创作,也是他的见地在同一精神的不同层次和侧面的展开,是创作冲动的另一个出口,因此,“字相,亦是我的文学。”

创作字相艺术是缘于一场梦

梅国云从2011年开始,以汉字字形为基础,融合书法、绘画、哲学等,解读中国汉字意义和形体关系,这一艺术形式先后被学界命名为“笔外意象”“视觉杂文”“梅式漫字”“字的世相”“字相”等等。

梅国云的“字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而是融合了象形、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以毛笔、钢笔、铅笔,甚至木棍等多种工具,在纸上、沙滩上、石壁上,表达对世界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探索。内容涉猎广泛,有对传统文化、生活的哲理思考、对大自然的热爱推崇,对热点新闻的关注等等。

有趣的是,梅国云开始创作字相艺术,是缘于一场梦。他向记者回忆,2011年春节前的某一天,他正在办公室午休,在半梦半醒之间,就想到自己当年在陕西服役,过年回家买不到座位票,从西安一路站到南京的情景。“那个时候都是绿皮火车,车厢内人挤人,每到过年,既想早点回去与亲人团聚,又怕那一路的辛苦。记得好几次上火车,都是战友把我从窗户塞进去的,有一次因为太挤,我的行李箱没有地方放,就一直在肩上扛着。”

每到春运,梅国云都会想到那些年坐火车的艰辛。那天他在梦中,忽然就有两个非常清晰的、很是怪异的“回家”二字印在脑子里。“‘回’字如望眼欲穿,又如车轮滚滚;‘家’字如在故乡等待游子回来的亲人。醒来后,觉得梦里的字挺有趣,就立马把它写下来发到了微博上。当时正是春节前几天,人们要么奔赴在回家的路上,要么等着买票回家,要么是故乡亲人在等着游子回家,回不了家的,也在思念故乡的亲人。那个时候大家都在玩微博,所以,当我把这‘回家’发在微博上,一下子就勾起了大家共同的情感。”

最初在微博上发表作品,梅国云对内容还没有清晰方向,“比较杂,什么都发,这幅作品一火,就激发了我的兴趣,一有空就在构思,每天都处于兴奋状态,一个星期大概能发一到两幅,一大批网友天天等着更新。”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梅国云几乎每天都创作一幅与奥运有关的作品。

梅国云在微博火了之后,有网友将他的作品取名为“笔外意象”,梅国云说:“后来在南京大学办展览开研讨会时,周欣展教授建议取名‘梅体漫字’,我改了一个字,变成梅式漫字,再后来又改成‘字相’。十几年下来,我已经把这样的创作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和很多网友成为良师益友

梅国云表示,最初他的作品发在微博上,并不太在意形式感,有的作品非常粗糙,在题材上也没有分类,杂乱无章,“后来,因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就把它当成了正事来做。首先是写字更加讲究了。需要审美的作品,就把字往好里写,需要审丑的,就往丑里写。在题材上大致分成哲学类、诗情画意类、吉祥如意类、批判现实类。后来,还尝试了一些主题创作,比如奥运系列、大海系列、24节气系列等。”

梅国云笑说刚开始那几年,在微博下骂他的人也不少,“在海南甚至有人加我的微信骂我,甚至还有约架的。文人嘛,有的行事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我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声明,我的这些东西不是书法,请大家不要莫名其妙地生气,更不该因为生气伤了和气,伤了自己身体。”

还有很多网友成了他的良师益友,“有位网友老师叫李建红,每个帖子下面都有她的评论。她的文字很美,在海量的跟帖里面独树一帜。她还提供了一些创作素材,比如我的作品《化蝶》,就是她的建议。有一年她从新闻中知道我要举办分享会,竟然飞越千山万水专门过来捧场,让我感动不已。还有一位网友老师叫了了归真,她不仅把我发在微博上的图片都下载了做成相册,还把每一幅作品都串连起来,像连环画一样,用文字编成故事传播。其实最早把我这种表现形式称之为字相的,就是了了归真老师。还有一位年轻人,做了两次很大的手术后,情绪一度很差,在我的微博看到双福后,心情越来越好,她的父亲还专门跟我取得了联系表示感谢。”

灵光一现的“神”来之字常常涌现

有评论说,梅国云把多年来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对哲学禅学经典的研读领悟、对世事人心的洞察反省都引入书法,这便使得他的字相作品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体现了中国人在文字上的智慧和哲学,同时也启发了人们对文字的重新认识和探索,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进一步挖掘,更是充分发挥了汉字的表意作用。

对于自己的作品何以会有这样深厚的底蕴,梅国云表示,自己的老家很重视教育,“虽然那时候非常贫困,但小孩子都有学上,基本没有辍学的。我们6岁就要练习描红,不过,因为贫穷,学校里面并没有这方面的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都是老师发一个帖子给我们这些小孩自己描。我小时候也有书画方面的兴趣。”

梅国云家旁边有个西西弗书店,他时常光顾,“我看的作品非常杂,一是享受文字图片趣味,二是从这些作品的‘相’中,归纳、抽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如果没有杂事干扰心绪,我思考最多的就是未来的样子和我们这个世界的本源。所以,去年出版的《窥一眼虚空的未知》和刚刚出版的《我知道灵魂的来去》,就是思考的结果。虽然是以诗行的形式,但是我从来不认为这是诗,这一行行回车句,都是平时零星的火花集合。我把它喻为通往未知的梯子。这两本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是哲学感悟。”

在其作品中,像《回家》这样的灵感之作多吗?梅国云说因为每天都在构思,脑细胞始终处于亢奋之中,所以那种灵光一现的“神”来之字常常涌现。“有时你正上班,它会跑来脑海里,更多的是出现在睡梦之中,比如代表作《双福》。2012年底的某一天,我做了一个梦,起来后,就依梦里的印象,写下双福发到了微博里。记得有个网友是这样解读的:福开两扇门,中间站个人。正是福,反是福,正反是福。左是福,右是福,左右是福。以福映福,以福印福,福福生福。非常有意思,双福作品现在已经被授出版权,开发了文创产品。”还有一幅像苹果一样的人脸“空”字,是梅国云在一天夜里醒来后,不知怎么,就钻进了抽象与演绎这个哲学问题里面。

带着爱意创作二十四节气作品

《字·相》由作家出版社最新出版,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将几百幅“字相”作品编纂成篇,从中可以感觉到梅国云带着爱意创作二十四节气作品。

谈及此,梅国云表示,自己出生在对二十四节气体验最为深刻的江苏农村。长辈讲的关于节气的谚语,刻骨铭心;长辈依节气农耕,历历在目。比如,“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这些关于天气因果的关系,我小时候都经历过。还有就是跟节气抢农时,真的是一天都不能耽误。长江下游两岸的四夏大忙,就是农人与天争夺先机的大战役。麦子、菜子、蚕豆等作物要同时收获并打场晒干入库,还要耕地、灌溉、施肥,把水稻秧同时插到田里去。这个时节,随时会下雨,让你的收成全部泡汤,农人夜以继日、带着饭跑着下地的场景,是一个农耕国家一年中最为生动的写照。因为体验深刻,所以创作愉快。”

二十四节气的作品中,梅国云个人最喜爱的一幅是《谷雨》,上面“雨”,寓意风调雨顺,下面密密麻麻的“谷”,寓意丰收年。还有《大寒》,上面的“寒”画成太阳状,寓意进入大寒后,连太阳也放射寒光,地上“冻”,寓意冰层,整幅画面讲的是天寒地冻。

谈及在对汉字进行拆解并与文化意涵相关联时,遵循了怎样一套独特的逻辑体系?梅国云表示,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法是非常有意思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含括一切。象形字,如“月”字,他多次以形象化的月亮与其他文字放在一起使用,《望月》就曾在中秋节引发热议。“我的字相作品,不仅有拆字、变形字,还有组合字,甚至还造了一些字。”

组合字里面,比如《人类的年碑》,梅国云将“年”字写满地球,比喻如果“年”可以具象成石碑,那么从地球诞生至今,地球上将布满“年碑”。《宇宙大脚印》是用阿拉伯数字的年份组合而成的,“脚印中间是写作时的某年,左侧是已经过去的年份,右侧是未来的年份,就像一个大脚印,意思是:宇宙大脚印,在宇宙只是一瞬间,而在地球却是一段历史长河。在造的字里面,比如读者喜爱的《双福》;再比如左边用‘车’,右边用‘者’构成的DU,堵车的堵,指的是现在出行,最为闹心的就是堵车。”

梅国云介绍,很多时候,他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幅创作,只要脑子里一出现图形,就立刻将其落到纸上。但有的作品因为太过于复杂,耗费的时间就比较长,用时最长的作品整整花了五个小时。“我曾经受邀在一幅四尺整张上,中间写一个‘海’字,在‘海’的四周包裹了一个‘天’字,在‘天’字的外面写了一万多个‘梦’字。”

十多年前,梅国云在微博上发的作品,都是一次性写就,从不修改。“就是因为有网友留言,要反映所谓的现场感、即时感。后来,收到不少善意的批评,要我注意形式感,要写到自己满意为止。于是有时写十多张,才有满意的一张,其余的九张都会销毁掉。真正被淘汰的作品,并不是指这些销毁的作品,而是没有出现在作品集里面的作品,大概有百余幅。”

字相,就是我的文学

创作字相艺术也改变了梅国云的生活,“一是每天构思创作占用了不少时间,白天上班常处于思考状态,晚饭后基本都泡在书房。二是因为在社交平台上火了,经常被邀请参加文化活动,那些年跑了大半个中国。”

梅国云的字相作品内容涵盖广泛,其中不乏对新闻的关注,和对生活的观察。在梅国云看来,观察生活细微深刻,是作家的基本素质,这个素质对于字相创作非常重要,“有什么科技创新,新闻媒体会第一时间报道出来。我反映未来科技的字相作品,正是受最新消息的触动,也有很多作品是受社会事件的激发。比如,《逆行者》《真相》《霸座》《犁田》等作品,都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说起现在火爆的AI,梅国云表示自己对AI非常感兴趣,也写过不少关于AI的回车句。“我也用软件尝试过创作,到目前为止,AI还不能按照我的意图创作字相作品。我想,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AI终会创作字相。”

因为在字相上投入的精力太多,梅国云的文学创作也受到了影响,“这十多年,我只写了一部尚未出版的长篇小说,但却出版了两部诗集。本来我到作协后的打算是每三年写一部长篇小说,从来没有想过出什么诗集。关于今后的小说创作,目前尚无计划。对于我来说,字相,就是我的文学。”

把汉字领悟透 还有漫漫的长路要走

自古以来,通过笔墨来解构、变形、重组等形式,实现汉字更广阔的意象表达,梅国云并不是第一人。“比如武则天发明的‘曌’字。还有在书写对联时,通过多一个笔画或少一个笔画,表达某种期待的,历朝历代就更多了,但也只是雅玩一下。当代有过一些书画家曾想往这方面走出一条路来,但因为面临着自毁‘传统书画家’羽毛的巨大风险,也只是试一下便很快收笔。当然,广告、LOGO设计中,会有很多对汉字进行单纯的变形,如果归于字相,只是其中一类。”

十几年来能够持续发展字相艺术,梅国云认为有几个原因,一是他走南闯北,阅历丰富;二是他喜爱胡思乱想,在文艺创作上喜欢新表达;三是不怕他人毁谤,还能闻过则喜;四是有一定的线条能力;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我能坚持,管它冬夏与春秋,坚持就是胜利。”

梅国云表示,字相创作,是他建立的自己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比如,自己与文字、与文学、与天地的关系。“13年一路下来,越探索越能发现汉字在人类文明中的伟大。我经常想,未来如果地球毁灭了,另外哪个星球得到了汉字,并能通过《说文解字》把它看明白,就可以通过汉字的相,知道地球的自然和文明。汉字凝结了天地信息,是沟通天地的媒介,这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所在。把汉字领悟透,还有漫漫的长路要走。如果我要上珠穆朗玛峰,现在刚刚走到西藏的边缘。”

供图/梅国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2024新世相出版朋友节举办 非虚构纪实《我的母亲做保洁》获年度作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9
新知|最难写的一个汉字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2
《四美集》出版,展现汉字之美和古典文学之韵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8-01
汉字的“梗”就是中国人的“通用密码”
中国青年报 2024-05-24
“敬你是一个汉字”,朱敬一用诙谐幽默的书写表达敬畏
新民晚报 2024-05-22
历史|一部汉字从1900年到2020年的发展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3
“信”成为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中国青年报 2023-05-30
《文渊日历·范曾书》出版侧记:博学于文 文道相济
中国网 2022-12-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