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花香,万壑鸟鸣!不负青山 试看南粤千层绿
央视新闻 2023-08-15 23:16

八月,珠江出海口,波光潋滟。三两成群的中华白海豚偶尔跃出水面,觅食嬉戏。这片总面积约460平方公里的水域,就是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远处,横亘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宛如巨龙。桥面上,车流穿行,海面上,货轮如梭。中华白海豚与港珠澳大桥“同框”的画面,在交通繁忙的珠江口,并不鲜见。目前,广东有6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已然成为全国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中国发展进程的每一步,都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指导;生态中国发展进程的每一步,都有广东的“绿美”担当。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背枕南岭、面朝南海,珠江奔流、水网密布,降水充沛、热力充足,植物繁茂、四季花开,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3.03%,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日益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澎湃动能。

去年,广东地表水水质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2.6%,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大气环境质量持续高位改善,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20微克/立方米,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在“三大经济圈”中率先进入“1字头”(19微克/立方米)。

今年2月28日,《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正式发布,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划定了“路线图”。

“绿美广东”,“家底”如此,不可谓不厚。但是,面对“走在前列”的期许,广东坚定地让“绿美”在更高起点上锚定了更高目标。

——到2027年底,全省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0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000万亩;全域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

——到2035年,全省完成林分优化1500万亩;混交林比例达到60%以上,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

绿美如曈:从“不敢想”到“想不到”

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对于污染,曾经走过弯路的广东,感受也更深一些。

广东潮汕。练江,因河水清澈蜿蜒如白练而得名,发源于广东普宁、于汕头潮阳区入海。20世纪90年代,沿岸人口密集,高耗水、高污染的纺织印染企业林立,重发展轻治污导致练江污染严重。积重难返,在当时很多人看来,不敢想,这条污染了十多年的江几乎不可能治理好。当地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说,“面对《我的家乡》这样的作文题目,我真的,都不知道怎么教孩子们写。”

痛定思痛。督察通报后,在省里的高度重视支持下,汕头、揭阳两地大力整治练江。练江流域汕头段15条重要支流分片包干,以倒逼目标任务落实。

从2018年7月18日开始,仅用了5天,谷饶溪河道边原有1.3万平方米、涉及71栋违章建筑的拆除工作全部完成,违建清拆完成后,谷饶镇加快了污水管网建设。从2019年1月1日起,汕头市加速建设纺织印染园区,推动企业集中入园,集聚生产,集中治污,加快转型升级。

到2020年底,练江海门桥闸国考断面消除劣Ⅴ类,整体水质创2004年以来最好水平。当地传统支柱产业也迈向集群化高质量发展。

今年端午,潮阳区和平镇下寨蚝潭湾的13支队伍,在练江流域赛起了龙舟,村民马先生告诉记者,“龙腾练江,竞渡端午,真的想不到!”

2022年,广东全省14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2.6%,创有考核以来最好水平。水清岸绿、碧道延展,成了“水网密布”的广东一个精彩的“绿美”注脚。

绿美如常:从“第一次”到“年年如是”

广东湛江。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今年4月,总书记来到湛江金牛岛,实地察看红树林长势和周边生态环境。他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苇对此深有感触,她告诉总台记者,从2002年到现在,我们观察到的鸟类已经从194种增长到312种,并持续呈稳定的趋势,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些珍稀物种比如中华凤头燕鸥、黑嘴端凤头燕鸥、黑脸琵鹭、黑嘴鸥等,也逐渐在保护区里出现,第一次、第二次,年年如是。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轻的鸟类调查员何韬至今还记得,2018年他本人首次在保护区见到“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的激动,“全球也就一百来只啊!用望远镜看到的那一刻,我差点就喊出来,但是又按捺住了自己。”何韬眼睛紧贴相机取景器,匍匐在滩涂上向前一点点地挪动调整角度,按下快门。

因其稀少,所以珍贵。作为世界极危种群,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凤头燕鸥被称为“神话之鸟”,足见其珍。

作为广东省重要鸟区之一,湛江红树林地处全球重要候鸟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上,是候鸟越冬、栖息的重要通道。何韬说,生态好不好,我们说了不算,对于环境极其敏感的珍稀候鸟说了算。来一次不算,年年来才算。

近年来,全球红树林面积整体递减,我国却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一减一增,可见保护艰难;逆势增长,足见弥足珍贵。自东向西、自北向南,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逆势增长的红树林,形成一道抵御海浪、拱卫海岸的“绿色防波堤”。

绿美如画:从“绘蓝图”到“画中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公平、最普惠,意味着共建、共治、共享。身处其中,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个人都有体会,每个人都有收获。

广东按照“九核、多点、两屏、三网”的空间布局,通过建设多类型的公园体系,扩大公园服务半径,建设生态屏障、绿色生态水网,打造类型多样、互联互通的生态廊道网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众所皆知,每一棵古树身上的年轮,无不记载着久远的历史。如今,俯瞰广东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版图”在南粤大地徐徐展开,绿色正在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岭南大地,出门见绿,推窗见景。傍晚,白云山麓的云台花园,一对青年人,正在拍摄婚纱照。蓝天碧水,红花绿道。人在花中笑,花在人旁俏,俨如画中人。准新郎告诉总台记者,“希望让这一片蓝天白云见证他们的爱情。”

广东全省森林面积1.43亿亩,森林覆盖率53.03%,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地1361个,记录分布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共1052种、野生高等植物6658种,已有14个地级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基本建成。

今年以来,广东打造了不同类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193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拟建各类公园共同形成了类型丰富的点状生态空间,并通过森林步道和绿道、碧道、生态海堤等设施构成的带状生态空间,形成通山达海、和谐共生的绿美生态网络。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绿美如矿:从“含绿量”到“含金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二字,其重千钧。只有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才能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位村民说,有好生态,才能有好空气、好水源、好土壤,才能种出来好果、好米、好茶、好产品。润物细无声。“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环保”早已是一致行动。

生态产品成为“爆款”。各地以生态为基底,孕育的产品,正在一二三产业间灵活切换,相得益彰。

茂名有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这“五棵树”让茂名推动“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超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呼之欲出。河源有“万绿湖”。这个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的湖区,被誉为华南地区最珍贵的“软黄金”。

坐拥53.03%的森林覆盖率,广东不负“绿青”,林业产业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森林作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作用,正随着绿美广东建设愈发凸显。

好风凭借力。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连续两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国风电看广东。就在8月11日,又一台大容量12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完成并网测试,即将在广东海上风场正式发电应用。

不仅仅是“呼风换电”,还有水电、光伏……能源发展,正在向着“清洁低碳”大步向前。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截至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

锚定未来,项目聚“能”,产业向“新”。放眼各地,一个个项目向“新”奔赴,串珠成链,新能源产业体系初见其成。今年上半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的28.74%,规模居全国第一,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便有一辆是“广东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二字,更加笃定。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绿色征途,永不止步。如今再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文/记者 郑澍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图记|广东台山打造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
新华社 2024-12-19
广东划定5.07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
中国新闻网 2024-11-28
点外卖也能做公益,美团青山计划守护“国宝”红树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2
从“生态立省”到“向绿图强” 海南以制度创新守护绿水青山
新华社 2024-07-08
广西入海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超九成 红树林面积有所增加
中国新闻网 2024-06-03
广东今年计划营造红树林2600公顷 推动建立红树林造林奖励“指标池”
南方日报 2024-04-12
广东湿地面积约190万公顷 持续推进保护修复
中国新闻网 2024-02-03
广东省级重要湿地增至27处 来新会小鸟天堂观鸟 到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寻豹猫
南方都市报 2024-0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