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印发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两区”赋能未来科学城“两谷”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3 17:11

2月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昌平区获悉,近日,昌平区印发《北京自贸试验区昌平组团(生命谷)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自贸昌平组团三年行动方案)及《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重点园区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未来科学城三年行动方案),分别明确“两区”赋能“两谷”发展目标,细化北京自贸试验区昌平组团(生命谷)7大任务27项举措,明确实现“三个突破”以及8项指标性发展目标,推动自贸昌平组团高质量发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重点园区未来科学城(能源谷)6大行动20项举措,积极培育做强主导产业,做实“科学+城”优化园区环境,推动形成产业和园区双轮驱动发展的新格局。本次发布的重点园区(组团)三年行动方案紧抓“两区”建设重大机遇,围绕打造北京改革开放“新样板间”目标,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原则,为重点园区发展建设提供方向性、原则性、指引性规定。

自贸昌平组团——2025年“生命谷”产业收入达到500亿元

自贸昌平组团三年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了北京自贸试验区昌平组团(生命谷)(以下简称“生命谷”)的发展目标:未来三年生命科学园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增速保持20%以上,2025年达到500亿元,辐射带动“生命谷”产业收入超1500亿元。新增知名科学家创办企业50家,推动不少于5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每年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项目和案例1至2个,诞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推动5个左右创新药械上市。

方案要求“生命谷”要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围绕生物技术、数字技术两大核心驱动力,聚焦数字+医疗尖端赛道,占领前沿生物技术全赛道,升级创新药械及特色检疗增长型成熟赛道,促进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力争经过三年左右改革开放实践,实现“三个突破”: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打造生命科学领域原始创新策源地;开放发展水平取得新突破,打造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聚集地;产业发展质量取得新突破,打造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新高地。提出了“生命谷”未来发展的7大行动、27项措施。

一是深化完善体制机制。强化高位统筹,凝聚工作合力,建立部门与园区对接、属地与管委会联动、“两区”与自贸组团协同机制。深化“管委会+平台公司+专业运营团队”运营管理机制,聚焦招商引资重点任务,统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园区工作格局。

二是全面提升创新能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大力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建好用好国际研究型医院,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

三是持续提高质量效益。精准卡位前沿赛道,打造细胞与基因治疗(CGT)创新高地,加快产业补链强链,重点引进龙头或潜力企业,择优引进具有原创技术工艺的企业,推动国际产业园区合作,系统布局关键平台,进一步完善产业服务链条,推动CGT转化生产阶段平台落地。

四是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促进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加快建设产业转化基地,持续做好存量企业培育,构建“大药企+Biotech”产业生态圈,加快示范性重点项目落地。

五是加快推进功能提升。加快生命园三期建设,打造适合“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形态,推进品质优化提升,建设环境优美、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城区,以生命科学园为核心,以G6、G7高速为主轴,打造生命科学创新走廊。

六是系统完善服务体系。统筹布局标准化接待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服务“软实力”,筑牢公共服务“硬体系”,强化金融支撑作用,打造人才全流程服务。

七是不断扩大开放水平。加快释放创新政策红利,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优化提升区级政策配套,大力提高国际化水平,增强“两区”建设显示度。

未来科学城——2025年“能源谷”实现先进能源产业收入达到4000

未来科学城三年行动方案指出,未来三年,能源谷将牢牢把握科技驱动创新发展动力源,积极培育做强主导产业,做实“科学+城”,优化园区环境,推动重点园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地,形成产业和园区双轮驱动的新格局。到2025年,力争实现先进能源产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贡献税收达到100亿元,能源领域工业产值达到900亿元;集聚能源领域高层次人才超1200人,领军人才创办企业、研发机构培育企业累计达到50家左右,累计创制标准达到200项左右;搭建创新联合体、协同创新等平台累计达到60个左右;力争央企研发空间已建及在建比例达到80%,产业空间累计建成160万平方米。

方案要求要积极打造昌平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的主窗口,落实“三个一批+四个一套”重点园区建设系统工程,突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主窗口示范引领、先进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抓好深化完善体制机制、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功能提升、系统完善服务体系、持续扩大开放水平等任务落地,探索服务业开放新模式,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提出了6大行动,20项措施。

一是深化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统筹形成工作合力,探索实施“法定机构”或“管委会+运营公司”模式,以未来科学城管委会为主导,用好未来科学城产业公司、双高未来、能源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资源,优化招商引资激励机制。

二是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开展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积极承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三是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精准卡位先进能源发展三大关键赛道,聚焦能源互联网、氢能等细分领域,发挥国网、国家电投等存量“链主”企业集聚优势,吸引上下游“链属”企业,稳存量扩增量提振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打造京内总部+结算中心、京外技术服务推广新模式,强化研发经济新动能。

四是加快推进功能提升。做好发展空间储备,加快工业区供地,推进环境优化提升,加快保利、华润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化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推动地铁17号线北段早日建成。

五是系统完善服务体系。落实“六个一”的标准化接待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产业资本引导,推动中铝穗禾有色金属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基金等央企能源领域基金落地。

六是持续扩大开放水平。提升开放搞活水平,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1+N”创新交流活动,鼓励国际标准创制、绿色低碳技术服务输出,广泛并系统化使用统一标识(LOGO),增强“两区”建设显示度。

作为“两区”建设重要承载区,昌平区精准把脉集中蓄力,未来科学城已成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枢纽型主平台,西区“生命谷”聚焦医药健康,打造自贸试验区主阵地;东区“能源谷”围绕先进能源,打造昌平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主窗口。2022年,昌平区强化“一库四机制”管理,“两区”新增入库项目数达到416个,累计新增投入资金总额达到643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市级任务。全区2022年新设立市场主体37083户,同比增长33.8%,位列全市第1;市场主体总量达193020户,同比增长14.48%,位列全市第3。自贸昌平组团现有市场主体10156家,提前完成三年发展目标。

通讯员 石晶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叶婉

相关阅读
围绕“两区”建设,昌平区1365个项目实现落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2
聚焦氢能、储能、风电光伏等关键赛道 昌平区与8家企业集中签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9
2024全球能源转型大会在未来科学城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7
推进生命健康全球化 昌平区成立生命健康产业出海服务中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1
昌平区探索催生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昌平路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0
又一新兴产业在昌平未来科学城布局 北京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6
能源谷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昌平区将布局能源互联网产业全链路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6
2023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周六开幕 昌平未来科学城能源谷领跑“双碳”赛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