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6日)上午,北青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健锐营演武厅”,将从明日起对公众开放,同时推出的“志喻金汤——健锐营历史文化展”,是健锐营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健锐营部分史料的首次公展。
团城演武厅全景
位于海淀区香山南路红旗村1号的健锐营演武厅,始建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是健锐营的练兵场所,俗称团城演武厅。历史上的健锐营,曾为维护国家统一、维系边疆安定立下赫赫战功。
演武厅内的展陈
为提升展陈质量,团城演武厅从2019年4月闭馆改陈。历经三年多的时间,展陈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团城演武厅的建筑格局,类似一座古老城池的缩影,此次展览开放团城东西值房、南北城楼作为新的展区,增添健锐营日常训练、虚拟穿衣、特色饮食、三山五园文化交互体验等项目。展览分为“健锐劲旅”“诘戎扬烈”“太平安乐”“壮肄声威”“策功绩武”等五个单元,全面介绍健锐营历史沿革,重现经典战役场景,复刻优秀将领的戎马一生,凸显健锐营在促进多民族国家统一中发挥的作用。
健锐营纪功碑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本次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7:00(周一闭馆),观众可通过“北京文博”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参观。
彩印西郊名胜全图
内存:北京地区仅存的皇家武备建筑群
团城演武厅的兴建,和清代平定大小金川有直接关系。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金川土司莎罗奔企图吞并附近诸蕃,并在险要路口建造碉楼抵御清军。为了对付碉楼,清廷在香山山麓建置团城演兵场,在团城周围修建与金川相似的碉楼,进行模拟练兵。乾隆皇帝曾经在此检阅八旗军队。据记载,团城演武厅附近共有67座碉楼,大多数现已无存。团城演武厅西侧现存一座极为完整的碉楼,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摘自《北京名胜古迹辞典》)
团城演武厅西侧的碉楼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