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伴随着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落幕,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这道为服贸会筑起亮丽书香风景线也走入尾声。北青报记者从本届图书节组委会了解到,截至5日闭幕时,本届图书节直播活动观看量突破210万次,微博新增话题讨论过3000万次。
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组委会秘书长、北京市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王野霏表示,这是北京国际图书节第二次与服贸会“联姻”,“服贸会因为图书节的融入,‘文化范儿’愈加凸显,前来参观的客商、展团、观众可以在服贸会现场开启一趟精彩的阅读旅程。同时,依托服贸会平台,北京国际图书节‘扩圈’又‘破圈’,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全民阅读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精神动力。”
《万寿盛典图》呈现清代北京城面貌
为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服贸会这一重大的国家级展会的举办为契机,北京国际图书节特设置了传统文化展区。展区以古旧典籍为轴、特色文创产品为引,引导读者在古籍文字的缝隙中看北京,在古人的版画和高清印制的图册中感受历史的进程。
踏入传统文化展区,《万寿盛典图》的长卷便在电子屏上为读者徐徐展开。作为该展区的刻本展品,该书以“实物+虚拟”的方式再现了康熙六十岁寿辰(1713年)之际,由神武门到畅春园张灯结彩的盛况。图中描绘了清康熙年间紫禁城神武门、西安门、西直门等城市的街景、店肆,呈现出清代北京城的基本面貌;其途经路线,也为清代北京西郊三山五园与北京内城关联提供了参考依据。《万寿盛典图》共上下两册,是依据首都图书馆所藏武英殿刻本《万寿盛典初集》第四十一、四十二卷刻本整理、补缺后影印的匠心珍品。
“中国书店将原刻本148幅版刻首尾相连,长达50米,使这一规模空前的版画巨构得以重现。这也是有清以来第一幅反映万寿节的版刻长卷,对后世木版雕刻影响重大。”中国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出版社社长张东晓表示,《万寿盛典图》的出版获得了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我们今年还申报了北京市优秀古籍整理项目,这也将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古籍整理、出版与应用提供更多的动力支持。”
一位读者在《万寿盛典图》的展示屏幕前驻足良久,搜索着更多的相关资料,寻找着其中与今天的北京重合的场景。也有读者表示,通过电子屏观看的方式十分便利,“只看原书的话,难以从全局的视角欣赏这部作品,通过电子屏看的话就很直观”。
为了让读者近距离地观看,展区还配有专人讲解《万寿盛典图》,真正做到了帮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本书。在电子屏幕的下方,还展出有《御制圆明园图咏》《永定河治本计划》等记录了北京旧时风土的古书典籍,与《万寿盛典图》的展示形成联动,相得益彰。“《万寿盛典图》或许很适合做成文创,挂在家里看着十分热闹。”一读者如是建议。
航天科技原宇宙连接现代与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图书节“书香京城”展区,设置有“中国好书”获奖作品、“北京中轴线文化”“航天科技”“碳中和”“元宇宙”“金融贸易”“文化艺术”等专台专架。
“这些主题专架设置不仅结合时下热点,更与服贸会上的一些主题展览等相关联,如服贸会设置有‘元宇宙’馆,我们就推出了‘元宇宙’专台书架,挑选相关图书供读者选阅。”北京图书大厦总经理秦辉介绍说,图书节所挑选图书在聚焦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也凸显价值引领,如“中国好书”获奖作品专架,“为读者和好书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一位坐在展区内读书的读者说道:“这里的书种类比较多,尤其是一些关于‘元宇宙’的书。平时总是看到网上提元宇宙,具体是怎样的一个事物,还是要通过看书才能得到比较规范的认知。在服贸会琳琅满目的展厅里逛累了,还能在这里坐下看看书,这种随处有书的感觉很温暖。”
9月3日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副总设计师陈善广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大讲堂”。他从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载人航天基本技术、中国载人航空工程等方面展开,将几代航天人接力奋斗的故事娓娓道来,揭秘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秘诀”。2022年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三十周年。
“三十年前,国家启动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我被任命为航天员系统的副总设计师,还不满三十岁,可见工程早期就注重培养年轻人。”陈善广回忆道,“很庆幸我赶上了一个伟大时代,很骄傲能成为一位航天人,投身载人航天这一宏伟事业是我一生的荣耀。”陈善广说,“神舟十四号飞船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都很年轻,但表现都十分优秀,看到航天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我很开心。”
台上嘉宾讲得很激动,台下读者也很有共鸣。现场一位读者表示:“聆听现场讲座,我也想着能为国家航天事业贡献属于我自己的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