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密集出台政策激活消费市场,小小消费券如何撬动大市场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2-07-20 12:05

图为近日,市民在北京市海淀区金源时代购物中心使用餐饮消费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天你抢券了吗?”7月18日起,北京市向全市消费者发放累计1亿元的餐饮消费券,消费券一经上线即引发热抢,不少消费者“设定闹钟抢券”。

近期,多地密集出台政策举措激活消费市场,发放消费券成为重要方式之一。据专家估算,政府1元的消费补贴能够带动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费。消费券短时间内可以刺激数倍于消费券面额的消费,给市场主体注入信心,最终传导到生产供给侧,助力整个经济链条复苏。

小小消费券如何撬动大市场?如何看待我国消费增长的潜力及提振消费的主要发力点?记者采访了有关商家和专家学者。

部分平台消费券6分钟即被全部抢光,堂食类消费券仅68秒就被一抢而空

7月19日,临近上午10时,北京市民孙女士赶紧拿起手机,不断刷新美团APP“北京餐饮消费券”页面。“昨天第一批消费券一上线就被抢光了,我那时刚找到APP入口,今天定了个闹钟赶早儿抢。”

这两天,像孙女士这样定闹钟抢券的北京市民不在少数,“今天你抢券了吗?”成热门话题。美团数据显示,7月18日,北京餐饮消费券上线仅6分钟,平台上4种面额的餐饮消费券已全部领取完毕,美团餐饮堂食满100减30元的消费券,上线仅68秒就被一抢而空。

这个名为“重逢美好”的餐饮消费券,由北京市政府和提供餐饮类服务的平台企业共同出资,种类分别是外卖类、到店类,以及养老助残类,累计1亿元,适用于在北京的消费者。首批餐饮消费券通过建行生活、美团、饿了么、麦尖美食等APP平台发放。

据了解,本次活动有超7万家餐饮商户参与,覆盖正餐、快餐、火锅、烘焙、茶饮等各类餐饮场景。外卖类、到店类消费券设置了2种面额,分别为“满50元减15元”的15元券、“满100元减30元”的30元券。养老助残专属消费券针对老年群体客单价低、使用手机不便、到店堂食及自提为主等情况,设置持养老助残卡到店消费即享“满15元减5元”优惠。参与活动的平台和商户可结合实际叠加更多优惠。消费者每天均可从各平台领取餐饮消费券,但领券后须当日使用,外卖消费券可直接线上下单使用。

“消费券激发了消费者的欲望,对处于恢复期的饭店更是雪中送炭。”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川菜店老板告诉记者,发放消费券以来,其客流量和销售额均有上涨,销售额涨幅达20%左右。

餐饮业一直是消费的重要支撑,也是就业安置重要的“蓄水池”。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北京各类饭馆堂食关闭一个多月,对餐饮业影响巨大。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从消费端挖掘餐饮业复苏潜力,是推动餐饮业走出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张消费券能量到底有多大?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局了解到,这是今年以来北京首次发放餐饮消费券,计划政府出资7800万元,平台出资2400万元,共计发放消费券600万张左右,预计将拉动消费6亿元。

发放消费券是当前提振消费的“优选项”,有利于促进新型消费发展

在北京市消费者开抢餐饮消费券的同时,深圳的“惠工消费券”、三亚“政府消费券”也于7月18日开抢。

“惠工消费券”以微信满减消费券形式发放,深圳市内餐饮、零售、生活服务和酒店旅馆等四类支持微信支付的相关商户,以及“圳帮扶”小程序等商家均支持使用,吃喝玩乐全覆盖。三亚“政府消费券”颇具海南特色,主打“离岛免税消费券”,包括满8000元减800元、满5000元减500元、满2000元减200元等。

疫情发生以来,消费券逐渐为大众熟知。各地纷纷通过搭建消费平台、发放消费券、开设购物节等方式,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浙江、江西、四川等20个省市先后发放了总额超过34亿元的消费券,有效提振了消费。

“发放消费券是当前提振消费的‘优选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洪群联认为,我国目前消费处于升级换代的新发展阶段,扩大消费空间巨大。发放消费券,由于其限期性、专用性、特定性,使之拉动消费效果立竿见影,能在较短时期内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整个经济链条复苏。

2020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规模占全球比重为12.27%,同年我国人口占全球比重为18.17%,消费占比低于人口占比近6个百分点。“如果我国消费占比能接近或者达到与人口占比相适应的水平,那将带来可观的新增消费空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撰文指出。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发展,为发放消费券、提升使用效果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2》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04亿,占网民整体87.6%。电子形式的消费券可精确到个人、商户及行业,操作成本低,实现效果好。

洪群联注意到,各地消费券重点帮扶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比如餐饮、零售、娱乐文化等。据微信支付数据显示,全国受益于消费券的商家中,小微商户占比85%。同时,很多地方还专门发放了面向困难家庭和低收入群体的定向消费券。

各地基本上都以电子消费券为主,分批次发放,有的地区设置摇号、抢券等方式。餐饮、零售消费券使用期限一般为7天,对于旅游、购车等设置1至3个月的期限。一般不设定用券门槛,很多领域是通用券,体现了公平性,在多个平台发放。

注重资金筹措的多元化。洪群联介绍,消费券的模式基本上是“政府补贴一点、商家让利一点、平台支持一点、消费者花费一点”。有的地方政府通过压缩“三公”经费、动员头部企业带动等多种方式,形成合力。

在发放消费券等一系列举措刺激下,网络零售、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线上线下消费加快融合。

2021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5%,规模居世界第一。绿色、健康、智能消费受到青睐,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万辆,每卖出8辆新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5G手机出货量2.66亿部,占手机出货总量的76%。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是长期战略任务

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持久拉动力,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也是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关键环节,事关国计民生。

当前,稳消费、促消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显提升。今年以来,消费总体呈现稳步恢复态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进入3月份,国内疫情多发散发,消费特别是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受到较大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正转负。

面对疫情冲击,千方百计、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至关重要。今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5月份以来,随着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促消费政策显效,市场销售稳步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收窄,6月份增速转正,同比增长3.1%。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耀武认为,当前应抓住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和暑期旅行旺季的有利时机,制定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相关帮扶政策措施,推动旅游、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深行业的复苏和增长。

近期,各地陆续发放消费券,不仅有效激发了广大市民的消费热情,还成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的方式之一。

7月8日下午5时,杭州市发放了今年第三期数字消费券,价值8000万元,共分160万个券包,每个价值50元。头天晚上得知消息后,杭州市上城区世纪联华生鲜超市清波店店长张堃立即忙碌起来。

“消费券的刺激效果立竿见影,8号晚上来店里购物的客人就多了起来,门店日营业额从1.5万元增长到1.8万元,9号直接超过3万元,创下今年以来日营业额纪录。在消费券的刺激下,门店生意逐渐回暖,7月中旬以来销售额保持平稳。”张堃告诉记者。

“消费者减少支出得了优惠,我们商户增加客流得了实惠。”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盒马鲜生商超负责人朱冠明同样感受到了发放消费券所带来的客流量回潮现象:7月8日杭州发放了第三期消费券后,在消费券的使用期限内,余杭地区盒马鲜生商超单日营业额较之前上涨10%左右。

从中长期来看,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不只是应对疫情和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更是长期战略任务。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翻开“十四五”规划纲要,第四篇“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要求:“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建设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

杨耀武指出,客观来讲,我国消费发展水平与主要发达经济体仍有一定差距,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占比仍较低,尤其是服务消费有很大潜力空间;从消费支出规模来看,我国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仍存在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尚待释放;消费发展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如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有待提升、流通循环和消费环境有待优化等等。

“为了从容应对新征程上的惊涛骇浪,要‘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须将扩大内需和全面促进消费作为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说,中国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从长期看,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

持续做多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增加就业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促消费表面上看是一个消费问题,本质上是就业问题和收入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杨光普分析,要促进消费,首先要保证人们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工作和收入,尤其是可支配收入。短期看,在疫情冲击下,重点要保住市场主体和就业岗位,这样才能保住收入、保住消费。长期看,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并结合各项改革措施,持续做多做大做强市场主体,为中低收入人群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保证其收入的可持续性。

市场主体稳了,劳动者的就业饭碗端得稳,才能进一步激发消费热情。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系统部署了五大方面20项重点举措,其中列于首位的就是“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这是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进而稳住经济基本盘的一个关键所在。目前,我国有超1.5亿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保住市场主体,就能保住就业;有就业,就有收入和消费,就能推动经济增长。中央和各地纷纷出台减税降费、缓缴社会保险费等纾困举措,一些外卖平台等相关企业也积极响应,通过降低佣金帮助中小商户渡过难关。

近年来,刚性支出占比过高制约居民消费增长。在老龄化加速等因素作用下,居民对未来刚性支出的预期会进一步降低消费意愿,必须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消费减少后顾之忧。

围绕如何更好地挖掘消费潜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紧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多元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今年大年初一,舞剧《只此青绿》杭州站演出开票,仅7分钟售罄;3月,全国巡演海口站演出场次一加再加。有观众为多看几次演出,从北京一直追到海南。

经过4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不仅形成了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而且形成了更加追求创新和变化、更加偏好新产品和新体验的消费文化。消费升级的精彩故事每天都在人们身边上演。这也表明,只要有创新优质的供给,就有望培育市场新的增长点。

“瞄准消费潜力释放的‘堵点’‘难点’‘痛点’,通过稳就业、增收入来提高消费能力,让人民群众‘能消费’;通过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升公共服务覆盖面和水平,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让人民群众‘敢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让人民群众‘愿消费’。”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张耀军说。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新一批消费券来袭 2025年消费市场再添新动力
中国青年报 2025-01-21
新一轮消费券密集而至 促市场升温
经济参考报 2024-05-31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火”,各地促消费政策还在密集出台
​第一财经 2024-05-06
各地推出优惠政策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2-27
激活消费市场 促进经济复苏
新华全媒+ 2022-08-09
大手笔!多地密集发放新一轮消费券,还不快冲?
国是直通车 2022-08-06
北京餐饮消费券受追捧的积极启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23
充分发挥消费券杠杆效应
经济日报 2022-07-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