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骑扭扭车上学的“瓷娃娃”张亮通过不懈努力,高考成绩535分,超理工科一本线44分。不少网友称他“非常励志,未来可期。”张亮希望大学能够学习计算机专业,未来做一名工程IT男兼职摄影师。(6月26日北京青年报)
每年高考放榜的时候,总有些身残志坚的孩子令人深受感触。去年,安徽少年周桐备战高考时不幸遭遇了一场车祸。截肢之后,有半年多没有来校上课的他经努力拼搏之后依然考出了684分的高分,这位逆风飞翔的少年赢得了公众的由衷赞叹。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两位励志少年,具体遭遇虽然不同,但都展现了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令公众敬佩不已。
周桐经过前后8次手术,每次术后醒来,都说要看书,不管转到那个医院,他的书本都一直背着,除了手术时间,基本上都书不离手。这样一种与年龄不相匹配的决心和毅力,令人叹为观止。
先天就患有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经常骨折的“瓷娃娃”张亮,一路走来,更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刚读小学时,就靠两个简易的特制板凳在学校活动;三年级时扭扭车走进了他的生活;身体的原因使他小痛不断、大痛也常有,但他总会忍住疼痛,很少旷课、请假……
言传不如身教,身边活生生的榜样,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契机,是最生动的德育范本,对孩子们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更令人动容的是,面对命运的巨大挫折,两位少年依然乐观、自强。“他比班级里其他同学还要开朗、乐观,课堂上每次回答问题声音都很响亮,笑声也最响亮。”班主任对张亮的评价,展现了“瓷娃娃”的“另一面”,令许多身体健全的人汗颜不已。
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很多孩子因为受不了打击,心情极度郁闷,甚至一时冲动做出傻事。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所谓的“磨难”与“瓷娃娃”等的遭遇相比,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有啥值得“痛不欲生”?如果能明白这一点,应该不难及时调整心态。这或许正是公众推崇截肢少年或“瓷娃娃”等身残志坚者的重要价值所在。
逆风飞翔取得佳绩的励志少年,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周桐坐着轮椅返校后,得到了老师同学的贴心帮扶。考虑到张亮的身体状况,为方便他上下课,学校专门在教室不远处腾出一个房间,让张亮奶奶与他同住,但每次上下楼梯把张亮抱上抱下的任务则总被热情的同学们包揽。
“我是社交达人,走到哪儿都不愁朋友。”对于未来,张亮的憧憬多于担忧,但还需要社会尤其是相关高校的继续关爱。走进大学,他依然会面临着学习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需要学校和老师同学伸出援手。令人欣喜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残障学生考上大学,高校在关怀特殊学生和提供个性化服务上,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相信张亮的大学生活,一定会更加精彩。
据悉,张亮打算利用暑假时间去医院积极寻求治疗,“如果能治愈,那又将会是一种不一样的人生。”祝福张亮,祝愿每一个身残志坚者的努力和梦想都不被辜负。生活有悲有喜,能从挫折中走出来拼搏奋斗,才是真正强大的人,只有敢于逆风飞翔才能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