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该如何应对中国乡村正在经历的“千年之变”?又要怎样破局农民工“年老回村”的城镇化模式?中国城镇化转型的方向在哪里?
5月28日,在《国际城市规划》编委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22国际城市规划比较论坛——人口收缩背景下村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多位专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
“有朋友跟我争论说,把城镇化率继续提高到80%、90%,整个中国的乡村问题就解决了。但我觉得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说城镇化率越高,乡村问题就没有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表示,从乡镇到城市的转型过程中,城镇化率在快速提高以后进程会放慢,会出现从城到村之间的过渡与融合形态。
刘守英表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按规律与趋势分析应该已经进入到城乡融合阶段,但实际上城乡很难融合,原因是过去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城乡失衡,主要表现是城乡差距过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全面减速的新时期,他指出,在“十四五”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但推进速度会逐渐放慢。他预计,2020-2035年,中国城镇化速度将下降到年均提升0.70个百分点左右。
中国乡村正经历“千年之变”
谈及当下中国乡村的境况,刘守英表示中国乡村正在经历“千年之变”:“当下的乡村明显不是传统乡村的破败和内卷,也不是集体化时期的整体无效率和贫困,而是大历史转型下乡村系统的功能失衡和失去活力。”
刘守英表示,乡村整体进步了,源于农民的出村。当下的农村与农民物质状况明显好转,收入增加,寿命延长,住房改善,公共基础设施也有了明显进步。但与此同时,乡村系统现在面临着从乡到城的转型,在大的历史格局下,整个乡村系统的“人”“地”“村”“业”已经处于了失衡状态。
对于当前乡村的整体图景,刘守英作出了四点归纳:
第一,年轻人出村进城的大势不改。
第二,农业本身越来越单一,回报越来越低,年轻人越不搞农业,外来因素越不会进乡村。
第三,农民无法落城,乡村成为归宿。老人留村。农民积累的资本用于农村盖房。
第四,村庄的局面:没有人气。没有竞争力的业。占了农民全部积蓄但闲置的房子。利用效率低下的地。没有发展的村。
而这些问题,源于中国上一轮以农民最后要回村为前提的城镇化模式。中国独特的城镇化道路,没有支付农民城镇化的成本,也没有承担农民工进城的城镇化的成本。乡村支付了这些成本,同时也出现了这套城镇化模式带来的问题。
需以城乡融合重构城乡关系
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城乡融合进行调查研究后,刘守英认为,一定要改变农民工“年老回村”的城镇化模式,而城乡融合将是破局回村城镇化的路径,需要以城乡融合重构城乡关系。
刘守英表示,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看,我国人户分离的情况在加剧,人口继续向东部沿海城市群、都市圈聚集的态势似乎不可逆转,人口继续在跨省流动和省内迁移,且省内流动更快,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口加快回流,但县城人口增长缓慢。
为此,他建议要实施以土地为核心的要素配置改革,实行以都市圈为尺度的土地功能和空间配置,改变以行政指标来配置土地的现行方式,统一土地的权利体系,统一土地市场。
“乡村的土地需要筹划,乡村土地最大的问题是支离破碎,需要从国土层面对乡村土地进行筹划和重新规整。”刘守英表示,中国是一个土地稀缺的国家,不可能靠大规模扩大土地供应来解决农业的规模和现代化问题,而应该提高单位的土地回报,提高土地产出。
刘守英还表示,要推动人、地、村的重构,让部分出村的人回来,让搞农业的企业家进来,把喜欢乡村生活方式的人、对乡村有想法的人吸引进来,对传统农业的人力资本进行改造和利用。
中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全面减速新时期
2021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4.72%,比上年提高了0.83个百分点,城镇化增速已明显减缓。魏后凯对此分析道,中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全面减速新时期,长达20年的城镇化超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了。
魏后凯表示,根据城镇化S型曲线的研究模型,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在30%之前是初期的起步发展阶段,一旦跨过30%,到50%~60%之间会呈现加速状态,而随后到70%之前的阶段会呈现减速状态,在超越70%后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在城镇化率超过30%的拐点以后,中国城镇化进入了一个超高速推进的时期。”魏后凯表示,1996-2017年,我国处在超高速增长时期,22年间,城镇化率年均提升1.42个百分点,这也对资源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超过64%,已进入了减速阶段。
对于减速期中国城镇化的转型方向,魏后凯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从高速城镇化转向高质量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城镇化战略转型,走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在市民化。
第二,从注重异地城镇化转向注重就地就近城镇化。此前异地城镇化造成了大量产业与就业岗位的不匹配,很多地区缺乏产业支持,就业岗位不足,导致外出农民工占比、跨省务工占比长期高企。
第三,从注重地级以上城市发展转向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相比于一般建制镇,县城具有较好的基础。同时,县城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县城作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既是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也是县域综合服务中心和治理控制中心,在县域城乡发展中将发挥着枢纽作用和统领作用。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