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就能“洗白”不良征信记录?千万别“病急乱投医”!
潇湘晨报 2022-03-12 21:51

花钱就能“洗白”不良征信记录?如果有人称能“修复征信”该相信吗?千万别“病急乱投医”!

日前,央行总部发布“征信修复不可信”的专题文章,提醒消费者切勿轻信“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虚假宣传。近两年,央行的南宁、梧州、天津、上海等多个分支机构屡次发声,都是针对“征信修复”骗局,提醒金融消费者切勿上当受骗。

在裁判文书网,有关“征信修复”的司法纠纷比比皆是:不法分子声称花钱就能修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信用报告,有的收取25000元高额费用后跑路,有的教唆个人用“非恶意逾期”理由无理申诉,或运用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以图修改不良信息,通常修改失败后不退款或失联。所谓“征信修复”的业务大多是材料造假、伪造证明、恶意投诉、欺骗银行。

为何央行多次发声,消费者还能轻信“征信修复”骗局呢?

征信报告分为个人征信报告和企业信用报告,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记载信用信息的记录,用于查询个人或企业的社会信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公布,不论是个人征信还是企业信用,均不存在“洗白”等说法。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征信行业正在发展阶段,有些个人或企业对于可能纳入不良征信记录的行为不了解,对征信记录的严肃性认识不足,同时,对征信程序不了解,不明白出现不良征信记录后如何进行救济,出于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心理,选择了所谓的“快捷路”。

另一方面,一些受害者对骗子的行骗伎俩缺乏辨识能力,轻易相信社会上某些通过“能人”能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谣言。

征信管理机构对“征信修复”骗局的打击力度偏弱,征信业法治化程度有待提升,也给了行骗者招摇撞骗的空间。

企查查数据显示,当前仅“个人信用修复”相关企业就多达17112家,但截止2021年底,央行仅给两家企业颁发了个人征信牌照。也就是说除已获牌机构,市场上其他公开宣称可为个人用户提供信用评价等征信相关服务的企业,均为山寨征信机构,无法满足合规要求。

对此,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所谓的征信修复机构,实际上是通过非法恶意投诉等手段来逼迫金融机构做出让步,若这种方式得逞的话,会导致信用记录失真,影响整个征信体系的客观性、独立性和真实性。

目前,网络上有不少机构打着“可以删除企查查上的风险信息”名号进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征信修复”产品,再通过恶意投诉等手段要求企查查等第三方征信平台删除相关信息。

针对此类现象,企查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将依法严守行业规定,保障数据内容与政府公开数据完全一致,但对于恶意投诉造成的商誉损失也会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征信记录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家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征信制度建设,国务院出台了《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等。征信业的有序发展为构建诚信市场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重视征信记录的背景下,“征信修复”骗局会消减征信业的权威性,与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背道而驰,必须出重拳予以治理。

编辑/张彬

相关阅读
关于防范“征信修复”风险的提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6
失信者能“花钱修复”信用记录?不能,警惕欺诈
经济日报 2023-10-11
征信“洗白”服务合同被判无效的警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1
征信记录真的可以“修复”吗?广发信用卡提醒消费者远离骗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8
违法违规代理维权行为屡禁不止 代表建议 专门立法打击“征信修复”乱象
法治日报 2022-12-20
“征信修复”:疯狂的骗局
中国新闻周刊 2022-08-07
“征信修复”:疯狂的骗局
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号 2022-08-06
信用不良信息花钱可删除?远离这些“征信洗白”骗局
经济日报 2022-07-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