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体面和底线的人,其实不会真的离场
团结湖参考
2021-11-10
+ 关注

多年前我通读过一遍《老子》,有很多“妙悟”至今滋养着我。这样一部看上去满篇都在劝人“躺平”的书,其实也蕴含了作者们对时代的“微言大义”。比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作者是在认可这种不公平么?其实读完下一句“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就会明白他在强烈地批判那个时代,呼唤“有余以奉天下”。

人之道和天之道,到底该走哪条路线,这是一个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难题。我们这代人同样也要给出自己的回答。这不,这几天在如何退场这件事上,曾经的教培产业大佬俞敏洪也给出了一个答案。

很多人都知道,国家下了决心整顿教培行业带来的社会内卷。从夏天到冬天,这个行业所有人都在思考下一步去往哪里。作为行业最早的试水者及代表者,新东方自莫能外。这几天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宣布了一个决定,将退租全国1500个教学点,同时将拆卸下来的八万套课桌椅捐献给农村孩子。有人测算,这些桌椅总价值几千万,这笔钱对于风雨飘摇的教培企业而言,其实很重要。对比最近资本市场发生的很多事情,危机面前先给高管发钱套现者有之,对用户不退钱也不负责者有之。新东方的做法,相较之下可以说的上是体面。

讲真,这件事让我对俞敏洪的看法有所变化。以前他每到全国“两会”都享受记者围堵,以及几年前他说出那番惊世骇俗的关于女性的观点,我对他持保留态度。于是这次我仔细研究了一下他的故事,发现“人是过去的总和”这句话真有道理。俞敏洪曾经两次高考落榜,是他母亲去城里找补习老师帮他补课,才最终考上北大的。

你应该注意到了这故事里面的核心要素,是补课帮助他实现了阶层跨越。所以当后来俞敏洪决心辞掉北大的教职,投身教培行业创业时,我相信那一代人创业之初内心是有理想主义情怀的。英语补习帮助了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够跨越出身带来的教育壁垒,获得出国或是深造等更多的机会。事实上,在“中国合伙人”的那个时代,他所做的确实符合时代的主题,所以新东方那些年才能这么成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无孔不入的资本茁壮起来了。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厌恶没有利润,正如自然界厌恶真空。中国家长最大的焦虑教育,成了资本的逐利场。资本通过教培行业造成这样一种现状:你不花钱补课,你就要被同龄人甩开。然后升级到你不花更多的钱补课,你就被比你花钱多的人甩开。连俞敏洪本人在受访中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原本追求公平的行业,重新用金钱筑起了一道壁垒。谁都明白,这样的壁垒不拆掉,全社会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百年未有大变局”,所指向的不仅是国际局势,也包含内部结构的重整。教培与房地产等行业的变动,都是这一变局中的一部分。曾经叱咤风云的资本力量需要明白,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在进入某些行业之前,除了要考量它是不是利润丰厚,更应该掂量一下赚这钱会不会伤及公平正义。还要进一步明白的是,规范资本不是打压资本,而是要引导资本进入更有价值的领域,促进大多数人的福祉。这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想透了这点的资本,不会真正退场,经过一番洗礼之后,也许会以另一种方式再次登场。

其实体面退场是需要底气的。据俞敏洪说新东方有一条规矩,就是账面上的钱必须能够同时退还所有学生的学费并且支付所有员工的离职工资,这才使得在遭遇双减风波时,新东方没有太狼狈。试想退回到资本狂飙突进的时候,让这么大一笔钱躺在账面上,而没有拿去炒这炒那加杠杆,是需要一点定力的。

所以当风暴来临时人们才发现,原来坚守住底线,才能守住了最后的尊严。而这点体面,其实也并不是昂贵的奢侈品。在危机面前,不赖学费不欠工资负责任的形象,会为企业赢得社会信任,至少今后很多人会相信,和这样的企业打交道不会掉到坑里。据说俞敏洪下一步要转行带货卖农产品,虽然跨度很大,但我想这是符合时代方向的。从这个角度说,他的退场也许只是一次间歇。希望这种体面和坚守,能在未来成为风向,时代早晚会奖励这样的人。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于永杰

相关阅读
烫手董宇辉:俞敏洪的斗争和妥协
澎湃新闻 2023-12-20
杭州新东方遭网红举报全面停课,市教育局回应“高中生复课”呼声
澎湃新闻 2023-08-16
杭州新东方被举报停课后,多地新东方均称“没有学科类培训”
澎湃新闻 2023-08-13
杭州新东方被网红举报停课!高中学科类培训是否违规?各方回应
中新经纬 2023-08-11
杭州新东方遭举报全面停课 学生家长:现在最担心的问题是后续课程安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0
教培公司加码直播带货 竞争激烈“突围”难
证券时报 2023-02-11
股价大涨大落的新东方:有人寻求合作,有人趁机退场
中国新闻网 2022-06-22
新东方直播带货“火出圈”,蹚出教培转型新模式?
证券日报 2022-06-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