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发起、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运营的“培源·2021剧本推介会暨二期运营宣讲会”,近日在培源孵化基地-5 Houses 思创园举行,作为“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二期复评阶段的重要活动,发布最新动态规划,推动业内出品方与培源优秀编剧进行沟通,促进孵化合作。
据悉,培源二期,共征集到355部剧本,相比一期,时间缩短,数量持平,初评和复评工作历时5个月,通过更加严谨的工作流程,挑选出44部储备孵化剧本,并且公布了第一批确认孵化的6部剧本名单。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张鹏表示,“培源二期将进一步深化戏剧生态系统建设,依托剧目孵化培养编剧、制作人、导演等各类行业人才,坚持做好价值观正确的重大主题作品引导创作,加强与北京市内各大院团和出品机构的合作,整合渠道和资源,进一步推动培源成为新时代戏剧生态的构造者、倡导者和探索者,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重要的剧本征集评审和剧目人才孵化平台。”
主动与被孵化编剧见面,听取孵化期望
培源平台运营方-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建城从三方面详细介绍了培源二期的运营特点和规划:评审过程更加严谨从容——延长评审周期,增加评委数量,网络评审结束后进行线下研讨论证,并主动与储备孵化编剧见面,听取编剧的创作立意以及孵化期望;从编剧到制作人到演员进行产业拓展——培源与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戏剧制作管理人才培训班”深度联动,选送了《征途》《滑雪场的流浪猫王》《三个水枪手》等5部剧本进入培训班进行制作实践,同时,依托剧目孵化所产生的各类需求,在官网上开发出制作人、演员等报名通道;孵化工作将更加聚焦和深化,坚持培育生态多样性,坚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坚持不断自我迭代。据悉,二期运营,将精心挑选十余部剧本进行深度孵化,延长链条,丰富活动,综合分析剧目特质,针对其特点和重难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孵化。如重点攻克冬奥题材剧目《滑雪场的流浪猫王》滑雪场舞美设计难点、资助《征途》的编剧前往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进行采风……
培源网除评审功能,更升级查阅和版权保护服务
而依托培源项目而生的培源网,将成为面向全行业开放的生态系统。2020年底以来,运营方对网站进行多次升级,不仅实现了在线提交报名剧本及资料,还免费提供版权保护时间戳认证服务,同时,完善的封闭式网络评审流程进一步得到细化和调整,实现了艺术性与逻辑性的统一。除了剧本申报、评审功能升级之外,运营方还精心设计了网站的展示功能,目前,所有申报培源一期二期的剧本,其剧本简介、专家评语等,都可以公开查阅,在平台注册的出品机构,可了解信息后向编剧索取剧本阅读权限。
不仅如此,网站也已实现编剧、导演、制作人和演员等人才的在线信息展示功能,注册出品机构可以直接从网站浏览简介并获取相关人才的联系方式,进行线下沟通合作。目前,平台已有编剧数量近800人,剧本作品超过900部,专家导师200余人,出品机构超过100家,制作人超过100人,且数据呈不断增长态势。据高建城介绍:“培源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因培源而生,志愿为全行业服务,任何一个有剧本征集、评审需求的机构或者平台,都可以在这里自主发布征集,调动培源编剧的力量,挖掘好作品,降低寻找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打造孵化基地
未来,培源下一阶段的战略发展思路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打造孵化基地。2021年,继在5house思创园落地第一个合作孵化基地后,培源又牵手“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落地“回天有戏X培源舞台艺术孵化基地”。在京外,培源也与苏州市产业文化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将逐步打造“中国(苏州)小剧场及非标空间商业戏剧孵化基地”,同时,与成都的合作也在顺利洽谈中。
值得一提的是,培源与国家大剧院也形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部长韦兰芬出席当日活动,并作为培源最新合作方进行了发言。韦部长表示:“我们与培源可谓是一见如故,双方的沟通非常顺畅,理念一致且互补,国家大剧院对《征途》这部剧本很有兴趣,目前正在与编剧、培源一起商议未来的孵化计划,并且在过程中进一步探索更加深度的合作模式,为中国原创戏剧的发展助力。”
尝试让业内专家向出品机构梳理推介剧本亮点
培源的终极目的是帮助每一部好作品登上舞台,而这离不开出品机构的支持。于是,一个历时近5个小时的剧本推介会随之展开。培源从一期、二期复评作品中挑出64部优秀剧本,邀请12位业内专家面向近50家出品机构进行推介,剧本类型覆盖主旋律话剧、喜剧、中小剧场戏曲、京味儿文化话剧等多种艺术类型,题材包括历史名人传记、网络暴力、非遗文化等。专家们认真阅读剧本,综合梳理剧本特点,为在场的出品机构提供了专业的分析推介,出品机构得以在一天之内迅速了解60余部剧本。当日,共40余位编剧到场与出品机构展开洽谈,洽谈次数达50余次。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吴彤是本次推介会的推介专家,她说,“这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为编剧发声,很新鲜。培源的剧本整体质量令人刮目,虽然也有瑕疵,但是培源本身的培育机制大大提升了这些剧本的可塑性。这些作品和编剧在培源这个平台获得了被看见的机会,这是整个行业的福祉。”。此次活动后,培源将根据出品方及编剧的洽谈情况,进一步确认第二批孵化剧本,具体名单拟于7月底公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