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火锅20年大庆前夕,作为北京首店,悠唐巴奴迎来了最年轻的新店长。在激烈竞争的CBD商圈,他会负有什么新使命?
针对市场争议不断的排队现象,尤其是五一黄金周来了,他有什么妙招来化解?
排队等位成为涮火锅的标配
如今排队似乎成了一家火锅店是否成功的标配。五一黄金周这个现象可能更为普遍。
5月2日下午6点,正是各家门店的饭点儿,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拿到的最新数字是,巴奴悠唐有67桌在排队,大大超过该店的48张台。
巴奴的西单君太店和世纪金源店,排队则达到了130多张桌。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之前在大众点评网上看到,评论靠前的网友,就以自己的就餐经历,评论悠唐巴奴店的排队现象——
比如,走廊的两边有两排等位席,从拿号到上桌两小时起。建议去之前先在线上预约取号。
比如,这家店比较火,排队的人特别多,门外有小零食免费供应。
也有网友颇为不满地表示,不理解排队一两个小时的人,就馋这一口吗?
说到排队等位,有90后消费者告诉记者,不止巴奴火锅,象海底捞和呷哺呷哺都有这种现象,至于网友点赞转评刷朋友圈,可能更有仪式感吧。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排队现象
带着疑问和不解,五一节前夕,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走进了悠唐巴奴店。
在店铺外面,大约百十把的等位椅排成了长溜,等位椅之间还有一台充电宝的机器。
聊到排队现象时,新店长杜高鹏表示,“这一点我要表示歉意,目前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据他介绍,这家店虽然面积达800多平米,48张台,但仍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说到原因,他认为,在北京6家店里,悠唐店开业早,名气大。位于寸土寸金的CBD商圈,很多消费者慕名而来。
这位讲话慢条斯理的小伙子,30岁出头,略带河南口音,其走马上任刚刚一周。
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说到排位,周一到周五大约从11:50分等位,周六日则提前到11:30分等位。等位时间长的,大约需要三到四个小时。
在杜高鹏眼里,排队是消费者就餐前的一个重要场景,店里所能做的,就是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解释道,“巴奴的口号是服务不过度,样样都讲究,我们要落实到每个细节上来”。
等位时,店员会给顾客倒茶,拿小吃,如果顾客饿了,还会有现炸的小油条等等。
如果有孕妇等位,店员会出面协调提前安排。为减少顾客的焦灼感,店员会提供一些服务小游戏。顾客快排到的时候,店员提前协助顾客点单,一旦顾客到了台位,就能够以最快速度进餐。
他说,很多顾客是冲着吃来的,“说我所做,做我所说”。我们在服务上的每个细节的改进,敏感的消费者都会感知到。
杜高鹏表示,他的愿望是“不让顾客带着不满离开”;他们与顾客沟通的渠道是畅通的,包括现场访谈、APP和微信等等。
据杜高鹏介绍,最近,他们买了一台机器人,后续还会再买一台,为顾客提供排号儿领位送餐的服务,同时增加一个扫地机器人,让店里的伙伴可以全身心为顾客服务。
在传菜岗位他坚持了半年
据了解,在CBD商圈的方圆两公里内,竞争对手已经开了6家店,其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记者问他,“新官上任会不会有三把火?”杜高鹏笑着说,“巴奴没有所谓的三把火,我们的工作都是持续性的”。
市场考验他的窗口期其实已经打开,就看这个30岁出头的小伙子如何出招了。
也许从他接地气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出一二。杜高鹏,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是会计与国际企业管理;之后又去台湾国立台中教育大学深造近一年。
用他自己的话说,“做过啃老族。开始很爽,时间一久就无聊透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选择了巴奴,然后进入一家大学生标杆店,在传菜员岗位一干就是6个月。
试岗时被安排在传菜岗位,厨房在一楼,台位在二楼,不管干啥都要经过两层楼梯。“当你流了无数的汗水后,就会觉得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
他把自己定义为创业者,还与一个尴尬的故事有关。一次为顾客服务时,无意中遇到了同做交换生的女同学,对方已经是南航的空姐了,善意地和他打招呼,但敏感的杜高鹏还是捕捉到了对方眼神中的惊讶。“那天,我也一遍遍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从最基层的传菜员开始,杜高鹏还在巴奴做过迎宾、服务、保安、保洁等几乎所有的岗位,一年半年终于独当一面,成为河南濮阳万达店的店长。
据了解,以杜高鹏为代表的大学生,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巴奴的中坚力量。截止2020年12月,巴奴大学生人数1257人,大学生占比27%,主管级以上人员中,大学生占比达71%,店总占比83%。
按照巴奴的规划,2025年将开业500家门店,平均每年需要管理岗位550人,大学学历以上人才占比50%以上。
据杜高鹏介绍,在悠唐巴奴店,除了完成经营上的考核,他还有培养人才的指标:在半年内培养一批主管和至少一个店长。
在悠唐巴奴店,不论是就餐的消费者还是员工,90后都成了主力,在杜高鹏的眼里,更是的则是“爱与责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