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舆论场上的 “麦卡锡主义”幽灵
北京青年报 2021-03-13 07:45

fab3f7ba19f2895eb520bf8eef444b6d.jpeg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安·梅斯特日前被迫辞去了所担任的“欧洲城市合作项目”伦理官一职,原因令人唏嘘:不过是说了些关于中国的实话、公道话。

据报道,斯特拉斯堡市参与了“欧洲城市合作项目”,目前正在讨论是否应允许华为公司5G技术在该市落地。一些反华势力想当然认为梅斯特会干扰他们的“反华为大计”,于是抓住他以往一些客观评价中国尤其是涉新疆问题的言论,对他大肆抹黑、施加压力,直到逼得他辞去伦理官职务。

梅斯特被迫辞职事件并非孤例。出于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近来一些反华政治势力和媒体,正在煽起一阵阵歪风邪风,企图将整个西方舆论推入反华轨道。客观报道中国、讲述中国的人,会被污蔑为“中国的爪牙”;推动与中国正常交流合作的人,会被污蔑成“被中国收买”。“只能说中国坏、不能说中国好”“只准抹黑中国、不准陈述事实”,似乎正成为西方舆论场上某种“政治正确”,“麦卡锡主义”幽灵正在西方舆论场游荡。

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鼓吹种种仇华反华论调,打压客观评价中国的声音,意在破坏相关国家与中国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氛围。这种做法自私偏狭,只会害人害己。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负责任大国。各国与中国加强合作就是拥抱机遇,也是大势所趋。不少西方有识之士指出,西方需要客观看待和理性面对日益发展的中国,避免因不了解和刻意疏离中国而导致自身利益受损。“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与中国合作,双方应该在不同领域建立并维持友好和相互合作关系。”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荣誉学院院长詹姆斯·麦克库思科说。

种种迹象表明,仇华反华言行的泛滥,与西方一些国家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问题不无关系。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最近一份民调显示,18%的澳籍华人去年因种族背景受到人身威胁或攻击,37%的澳籍华人受到区别对待。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平日里以“捍卫自由平等”“客观中立、公信力高”自我标榜,可一旦涉及到中国就换了一副嘴脸,不仅自己大肆散播谎言和偏见,还容不得别人说一句真话。

所幸的是,仍有不少西方学者和媒体人士秉持学术良知和职业道德,坚持讲述客观真实的中国故事。针对西方一些媒体抹黑中国的言论,法国记者维瓦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黛博拉·布罗蒂加姆等为厘清事实而深入调查、实地走访,并顶住压力大胆讲出真相和自己的看法,令人敬佩。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麦卡锡主义”曾猖狂一时,极端政治势力通过夸大事实、诬陷诽谤等手段制造冤案散播恐惧,给美国社会造成巨大创伤。如今的西方舆论场需要记取历史教训,警惕防范“麦卡锡主义”的回潮、泛滥与反噬。

文/新华社记者 郑汉根 郝亚琳 褚怡

图源/新华社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中国的反倾销调查让谁心虚了?
环球时报 2024-05-21
马兴瑞再次驳斥这些谎言谬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警惕麦卡锡主义的幽灵复活、 奥本海默的悲剧重演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2024-01-17
国际锐评丨起底美国对华舆论战的产业链
央视新闻 2024-01-04
国家安全部发声:加方间谍内讧自我打脸,危安行为证据确凿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号 2023-12-09
美西方的荒谬逻辑与险恶图谋
光明日报 2023-09-02
蔡英文拟“过境”窜美并计划与麦卡锡等会面,国台办:坚决反对
环球网 2023-03-29
赵立坚:无论反华势力玩弄什么花招,真相就在那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