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用“牛”劲做“牛”事 他是北七家的牛所!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 2021-03-01 11:21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北京市政法系统优秀人才、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标兵、北京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六次个人三等功……1992年从事司法工作以来,他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

他就是北七家镇司法所所长牛玉明,一名扎根基层沃土,有着26年党龄的基层干部。百姓亲切的称他“牛所”,种种荣誉的背后,是他时时处处表现出的为民服务、创新发展、艰苦奋斗的 “三牛”精神。

大爱矫正歧途 “两手都要抓、一个都不能少”

北七家镇目前在册的社区矫正对象47人,在昌平区22个司法所中人数最多,刑满释放人员也将近70人。牛玉明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紧紧围绕“两手都要抓、一个都不能少”的思路,认真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

牛玉明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春节前警示教育

牛玉明(右二)今年春节前走访刑满释放人员

“如果没有牛所,就没有现在的我。”王明(化名)动情地说。他因重症肌无力假释出狱,依法在北七家镇司法所进行社区矫正。没有正当工作,常年药物治疗,在了解情况后,牛玉明向昌平区司法局申请帮教资金,并与村委会积极沟通,为王明找了一份保安工作。

“病情恢复得挺好,真心感谢牛所。”除了内心的真挚,王明还为北七家镇司法所送上了一面锦旗。

李强(化名)因打架斗殴在监狱服刑5年。刑满释放后,父母失去了信心,不让他住在家里。李强的思想、情绪极不稳定,赌气闹着离家出走。

“父母心里肯定是爱你的,给他们一段时间慢慢适应,你要做好自己。”“孩子年少不懂事,知错能改要给他机会”……牛玉明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双管齐下”,耐心劝导李强和他的父母,一家人终于和好如初。“如果不是牛所那么执着地帮助我,我很可能会再次走上犯罪道路,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李强说。

牛玉明(右二)走访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

在牛玉明的带领下,北七家镇司法所坚持“监管有力度、教育有深度、帮扶有温度”,监管的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情况,刑满释放人员也没有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真情化解纠纷 “人民调解+”新模式

人民调解工作,是司法所重要的工作职责,关系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牛玉明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与司法行政其他工作的切入点,总结创新出“人民调解+”的多元服务新模式,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

牛玉明(中)调解业主与租户纠纷

牛玉明说:“除了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还要从亲情入手。对待当事人要以真心换真心,他们感受到温暖,信任了我们,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推进。”

李洁(化名)向牛玉明诉说了苦衷:丈夫结婚后不务正业,情绪激动时甚至有打骂行为,她产生了离婚念头。

牛玉明找来了李洁的丈夫,依照《婚姻法》和《人民调解法》反复做工作,“你的妻子除了工作外,还要洗衣做饭很不容易,你都快30岁了还没有正式工作。而且,家和万事兴,打骂妻子万万不该,已经触犯了法律。”

意识到错误后,李洁的丈夫不仅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主动做饭承担起了家务活,小两口儿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来到北七家镇工作后,牛玉明直接参与调解的矛盾有240多件。见过他的人,第一印象都是朴实、谦逊、有亲和力,因此群众有什么纠纷或解决不了的矛盾,都乐意找他,他也总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耐心诠释责任 “一站式”辐射圈

牛玉明带领北七家镇司法所以所里为原点,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一站式”辐射圈,积极面向农民工、老年人、贫困群体深入开展法律帮困、法律扶贫、法律维权、法律援助指引等精细服务。

牛玉明(右一)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主题宣传(资料图)

一天下午,牛玉明刚要下班,有一位满脸沮丧的农民工来到办公室。在沟通后了解到,他是附近工地上的民工,做完了一个项目,但一直没有收到工资。听村民说牛所长能帮忙,就迫不及待地就赶过来了。

牛玉明不断往返工地,经过几轮沟通,老板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发放了5万多元工资。看到农民工拿到用汗水换来的工资时的喜悦之情,牛玉明也露出了笑容。

“母亲去世时把一套房子留给我了,3个兄弟姐妹也没有意见。”无法完成产权过户的刘先生,急急忙忙找到牛玉明,说出自己的困难。

牛玉明告诉刘先生:“这个事情需要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到场,带上身份证、户口本、亲属关系证明、死亡证明、房产证……要在我们这里签订一份人民调解协议,然后去法庭司法确认。”

在牛玉明和司法所的帮助下,刘先生写好了人民调解协议,很快便完成了过户。“牛所不但很谦逊,责任心也非常强,一上午的时间,他几乎没喝一口水,帮我解决了问题。”刘先生表示。

牛玉明(右二)入户工作(资料图)

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求援群众,北七家镇司法所提供“外卖式”服务,打造“移动司法所”。“牛所经常叮嘱我们要有耐心和责任心,不要嫌麻烦。写人民调解协议时,有的当事人因长期瘫痪在床等原因,无法来到所里,我们便去当事人家中确认本人签字按手印,提供法律援助。”北七家镇司法所副所长吕明凤说。

用坚守做疫情防控“减压阀”

抗击疫情责无旁贷,一场抗疫阻击战在去年春节打响。自大年初三返岗执勤以来,牛玉明始终在岗在状态,战斗在“疫情阻击战”第一线。

牛玉明(右一)悬挂疫情防控主题横幅

牛玉明(右一)雨雪无阻坚守疫情防控岗位

牛玉明是平坊村、望都新地社区的包村工作队队长。每天从早晨8点开始,他带着队员们轮流到三个村居出口处,给当天值班的村居两委成员发放一次性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指导村居两委成员开展回京人员信息登记、村居民出入证办理和疫情相关矛盾纠纷线索排查等。

针对村居委会与村居出租房屋的房东、未回京租户、已回京租户之间产生的诸如村居自治、物业管理、居家观察之类的涉及疫情相关纠纷,牛玉明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认真学习疫情相关政策法规,依法依规进行调处,当好疫情防控“减压阀”。

“牛所,我在河南老家,暂时回不来,想退掉房租和押金,但房东不同意。”王女士在电话里说:“现在单位没有开工,屋里只有被褥和一些简单生活用品,我回来一趟,还不够车票钱。”牛玉明挂断电话后积极与房东沟通。经过友好协商,王女士拿回了部分房租和押金。

疫情攻坚进行时,社区矫正工作也不放松,牛玉明转变了矫正监管方式,确定了疫情期间以微信群推送为主,电话联络、微信视频为辅的非接触教育矫正方式,确保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不停不乱、有序开展。

牛玉明(右)走访社区矫正对象

通过微信群与电话,牛玉明向社区矫正对象推送新冠病毒肺炎疾控防护知识、疫情期间社区矫正过程防护知识、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知识等,及时普及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各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教育引导全体人员遵守矫正规定、理性面对疫情,不在社交媒体发布疫情相关不实信息。

坚守岗位 用态度树立榜样

“我与牛所一起工作了6年多,他的工作态度和他的姓氏一样,诠释了‘三牛’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北七家镇司法所副所长吕明凤说。

颈椎疼、头晕、呕吐2个多月,但牛玉明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他在某日临近下班时被司法所的同事送去了医院,检查结果是颈椎压迫神经,导致脑供血不足。牛玉明住院的10天也没有落下工作,用电话、视频布置任务,出院后几乎没有休息直接投入到工作中。

腰间盘突出,也折磨着牛玉明的身体。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走不了路,但仍硬挺着拄拐来单位办公,没有请过一天假。“我有很多工作还没有完成。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分工,我请假了,别人还要替我干活儿。”他说。

司法所的工作忙,牛玉明也就无暇照顾家庭,全靠妻子默默支撑着。他说:“从多年前女儿上幼儿园和小学时,就是妻子每天骑车接送,一去一回要7、8公里。我回家再晚,饭餐也都是热乎的,真的很感谢她的付出和支持。”

牛玉明的微信名儿叫“吉丽姥爷”,但陪伴外孙和外孙女的时间少之又少。“平时工作太忙了,逢年过节能好好陪他们玩几天。有时候特别想两个小家伙儿,下班会去女儿家坐一会。”他说:“争取用退休后的时间好好陪伴家人,把亏欠他们的补回来。”

“还有两年时间,我就要退休了,但干一天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为北七家的稳定、和谐多做贡献。”今年58岁的牛玉明,虽然临近退休,却依然干劲十足,在牛年,牛所将继续发挥“三牛精神”,在基层大地上,继续“牛”。

文/北青社区报 茹鑫

图/受访者

编辑/赵亚辉

相关阅读
化解矛盾纠纷,上海全市派出所实现“三所联动”全覆盖
中国青年报 2024-09-08
“应援尽援” 甘肃省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探索法律援助创新机制
人民日报 2024-08-29
昌平奋斗者 | 十年如一日,她绽放法治之光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4-06-05
密云区巨各庄镇司法所:帮受伤群众拿到4万余元赔偿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0
海南:法治引擎驱动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法治日报 2024-03-04
“无讼乡村”点亮基层治理新“枫景”
法治日报 2024-02-25
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 小红门居民学法用法两不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4
北京西城厂桥派出所:近3年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