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楼财经 | 财政部晒去年“账本”:减负超2.5万亿 政府债务低于国际警戒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1-28 12:22

财政部1月28日召开2020年财政收支情况网上新闻发布会,发布2020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2020年财政运行逐季好转,财政收入稳步回升,预算执行总体良好。数据显示,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95亿元,同比下降3.9%,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8%。在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的同时,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三季度由负转正、四季度持续向好

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95亿元,同比下降3.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771亿元,同比下降7.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0124亿元,同比下降0.9%。

据介绍,2020年1-4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分别为-14.3%、-7.4%、4.7%、5.5%,呈现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后二季度触底回升、三季度由负转正、四季度持续向好的态势。随着减税降费和新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规模性助企纾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逐月持续稳定恢复,带动6月份以后全国财政收入当月增幅连续正增长。

去年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11.4%

全国税收收入154310亿元,同比下降2.3%;非税收入28585亿元,同比下降11.7%。印花税3087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774亿元,同比增长44.3%。个人所得税11568亿元,同比增长11.4%。

2020年,全国税收收入154310亿元,下降2.3%,降幅逐步收窄,主要是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工业增加值、企业利润、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升。其中,国内增值税下降8.9%,累计降幅连续8个月收窄,10、11、12月当月分别增长9.1%、8.1%、7.7%,基本恢复正常。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8.1%,降幅随着一般贸易进口增幅回升而逐步收窄。企业所得税下降2.4%,主要是下半年企业利润恢复性增长带动收入累计降幅收窄。个人所得税增长11.4%,主要是居民收入随经济复苏恢复性增长以及股权转让等财产性收入增加。土地增值税、契税分别增长0.1%、13.7%,主要是土地出让和房地产销售增长。全年实际办理出口退税14549亿元,有力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财政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持续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执行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

地方非税收入增长5.6%  涉企收费继续下降

地方非税收入增加,涉企收费继续下降。2020年,全国非税收入28585亿元,下降11.7%。其中,中央非税收入下降62.3%,主要是2019年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增加,基数较高。地方非税收入增长5.6%,主要是各级政府积极挖掘潜力,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增加收入,其中,地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17.8%,拉高地方非税收入增幅5.4个百分点。同时,严禁以组织税费为由减弱减税降费效果,坚决防止违规揽税收费、以清缴补缴名义等增加企业负担。2020年,企业负担持续减轻,涉企收费继续下降,全国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下降1.4%,教育费附加等专项收入下降0.3%。

预计2020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出台实施了7批28项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其中既有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的应急措施,也有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困难行业的措施,还有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特别是聚焦帮扶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加大税费支持力度。预计2020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全国5000多万户小规模纳税人中,近九成免征增值税的基础上,对余下600多万户征收率从3%降为1%。2020年1-11个月,共计减免增值税911亿元。阶段性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占三项社保费全部减免额的近90%。通过“免减缓”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2020年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高于全国企业总体水平2个百分点。

2020年1-11月,累计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减免税费652亿元。其中,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共退税183亿元;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享受新购置设备企业所得税税前一次性扣除政策,减免税额84亿元。

受疫情影响行业中交通运输、住宿、服务业等减税降费受益面最大,2020年1—11月纳税人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共减轻负担382亿元;各地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纳税人给予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减免政策,累计减税292亿元。

据介绍,2020年实施的有针对性减税降费政策,叠加近年来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措施,实实在在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有力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和生存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销售收入税费负担率(企业缴纳的税收和社保费等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预计同比下降8%;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1144万户,同比增长10.1%,高于前两年水平,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较快,有力支撑了保居民就业。

坚持过紧日子  中央部门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财政收支造成较大冲击。财政部门综合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保持预算平衡和财政稳定运行,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发挥财政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举措,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新增财政赤字1万亿元。安排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同时加大各类结转结存资金盘活使用力度,多渠道努力增加可用财力,弥补财政减收增支缺口。

二是设立并实施资金直达机制。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推动资金高效精准投放到终端。

三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中央部门带头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督促地方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严禁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花钱,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坚决削减低效无效资金,切实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是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8.39万亿元,增长12.8%,增量和增幅为近年来最高,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提高地方尤其是困难地区的财力水平。

去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3.75万亿元

2020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3.75万亿元,已分批全部下达各省(区、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除用于支持中小银行化解风险外,用于交通、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以及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约占8成,用于生态环保、农林水利、能源、冷链物流等领域约占2成。

财政部负责人介绍,总体看,2020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良好、符合政策预期,有效发挥了地方政府债券对冲疫情影响、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等积极作用。下一步,财政部将加强专项债券管理,明确专项债券用途调整的程序、范围、时限、信息公开等要求,指导地方开展好相关工作,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提高信息化监管手段,对专项债券管理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穿透式监控,及时掌握项目资金使用和建设进度等信息,督促地方规范使用债券资金。充分发挥全国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平台作用,督促地方公开债券信息以及项目建设进度、资金使用进度等,以信息公开强化外部约束。坚持负面清单管理,确保项目合格合规;坚持形成有效投资,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坚持债务风险防范,确保法定债券不出现风险。

去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万亿元 负债率在警戒线以下

截至202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万亿元,控制在批准的限额28.81万亿元之内,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20.89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余额46.55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GDP初步核算数101.6万亿元计算,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负债率)为45.8%,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

下一步,财政部要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规范举债融资机制,抓实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合理确定政府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继续坚持“资金跟项目走”原则,提前做好项目准备,完善专项债券项目确定机制,适当放宽发行时间限制,合理扩大使用范围。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对各类新增隐性债务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终身问责、倒查责任;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完善常态化监控、核查、督查机制,对各类隐性债务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新培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财政部回应当前财政收支形势 隐债规模逐步下降 后续财政收入增长有支撑
证券时报 2024-08-27
解读三季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经济日报 2023-10-27
一文读懂8月财政数据,财政收入增速为何转负?
第一财经 2023-09-16
14省份公布前5月财政“账本”:税收收入恢复性增长,卖地收入仍低迷
澎湃新闻 2023-06-21
财政部: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增长6.1%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1
财政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 增长6.1%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01
财政部:地方政府债务分布不均匀,一些地方债务风险较高
澎湃新闻 2023-03-01
去年卖地收入减少约3万亿!2023年“土地财政”将去往何处?
第一财经 2023-01-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