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大湾区重疾险出炉 地区病首次加倍保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12-11 19:30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同时,广东银保监局指导备案下的首批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产品正在如火如荼上线。

11月15日,“横琴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疾病保险(A/B款)”在珠海发布;12月10日,太平洋保险“粤享金生”产品在广州宣布即将正式上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还有多家险企的相关产品正在设计或备案中,湾区居民专享的重疾险产品线将日渐丰富。

“这款产品是基于全国首张区域重疾表——粤港澳大湾区多病种重疾表,同时结合公司在广东多年的重疾理赔数据而推出的重疾险,针对在广东、香港高发的鼻咽癌,以及近年来发病率明显攀升的直肠癌、结肠癌都给予终身200%的赔付。”太平洋寿险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郎旭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数据显示,广东全省肿瘤登记地区每10万户籍人口中,273人患有恶性肿瘤,有162人死于恶性肿瘤,居众多身故原因之首,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12%和23%。同样,据该检测报告统计,在湾区男性和女性癌症分布中,患直结肠癌、鼻咽癌比例达76%和69%,其中结直肠癌的年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增速的近2倍,使广东发病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由于鼻咽癌在广东和香港地区的发病率占全国的60%,发病概率是其它低发病率地区的 20 倍,其又被称作为“广东癌”。

湾区虽然具有各类经济元素活跃、经济主体多,人员交往、贸易交流广泛而密集,各类寿险、健康险产品众多等特点,但目前市场上的健康产品几乎都是根据2007年版重疾定义下的产品,具有同质化、大众化的共性,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精准性不高、个性化偏低、保障程度不足等缺陷,在不同层级、区块划分、目标定位的区域发展战略上,与湾区百姓对健康的期望还有差距,与市场需求脱节。

与全国版重疾险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在定价费率上有一定优势。“大湾区居民的整体重疾发生率数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10%至20%,从这个角度说,发病率低则健康水平高,保费也会相应降低。”太平洋寿险总公司精算部资深经理夏小鸥指出。

据记者了解,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产品目前仅在大湾区内地城市销售,广东居民、在大湾区居住、就业的外省居民和港澳居民只要符合年龄、健康等要求均可投保。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港澳近500人获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书
南方都市报 2024-09-30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发布“澳门倡议” 推动国际工商界建好大湾区
南方日报 2023-09-15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跨境生产药品正式投产上市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15
乘风而上,大湾区发展再提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5-01
广东发布首批20个粤港澳大湾区规则机制对接典型案例
央视新闻 2023-04-06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加速推进,专家建议搭建面向国际的金融开放平台
第一财经 2022-11-27
广东迎来全国首批粤港澳大湾区律师
南方日报 2022-07-07
首批港澳律师获准在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
央视新闻 2022-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