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阿赫玛托娃:三个秋天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09-22 16:00

三个秋天

[俄]安娜·阿赫玛托娃 著

汪剑钊 译

我根本不理解夏日的微笑,

我也找不到冬天的秘密,

但我几乎可以准确无误地

观察到每年的三个秋天。

第一个——喜庆日似的无序,

故意惹怒昨天的夏季,

树叶飘飞,如同笔记本的碎片,

烟雾的气息恰似芬芳的安息香,

一切都显得湿润、明亮,色彩缤纷。

白桦树林最早翩然起舞,

披上一身透明的衣饰,

匆忙抖落短暂的泪珠,

越过篱笆,洒向女邻居。

但经常如此——故事才开始,

一秒钟,一分钟,——于是,

第二个秋天来临,平静有如良知。

幽暗如同空中的偷袭。

一切都变得更苍白和恐怖,

夏日的惬意被全然扒净,

金色小号远方的齐鸣

在馥郁的雾霭中漂浮。

崇高的天穹被淹没

在芬芳的祭香冰凉的波涛,

但风骤然刮起,一切都敞开——

一切变得很清晰:悲剧谢幕,

可这已并非第三个秋天,而是死亡。

1943

(选自《记忆的声音——阿赫玛托娃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8月出版)

《记忆的声音——阿赫玛托娃诗选》精选了阿赫玛托娃的诗歌一百五十余首,包括早期具有“室内抒情”特点的、优美细腻的诗作,也有后期“抒情的历史主义”风格的《安魂曲》《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等重要诗篇。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白银时代”诗歌的重要代表,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本书译者为诗人、评论家、翻译家汪剑钊教授。

作者简介

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白银时代”诗歌的重要代表,有“俄罗斯诗歌的月亮”之美誉。早期的诗作具有“室内抒情”的特点,她致力于传达内心与周围世界的秘密接触和碰撞,诗歌语言细腻、简洁、准确、优美;后期作品更加开阔和立体化,在对个人命运的书写中充满了时代感和历史感,体现了一种肃穆、庄重的“抒情的历史主义”风格,由此完成了“优秀”向“伟大”的蜕变,得以跻身于二十世纪世界诗歌最杰出的大师行列。

译者简介

汪剑钊,诗人、评论家、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有著译《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阿赫玛托娃传》《诗歌的乌鸦时代》《俄罗斯现代诗歌二十四讲》《比永远多一秒》《汪剑钊诗选》《俄罗斯黄金时代诗选》《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曼杰什坦姆诗全集》《茨维塔耶娃诗集》等四十余部。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文学|《耶胡达·阿米亥诗集》诗歌爱好者书架上必不可少的20世纪诗歌经典读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3
阿玛尔巴伊斯格楞当选蒙古国新一届国家大呼拉尔主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7-02
文学|诗歌意象丰富、语言纯粹 著名诗人西川重磅诗歌代表作《巨兽》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0
文学|“大雅”推出俄国白银时代诗人赫列勃尼科夫诗集《未来之城:赫列勃尼科夫诗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6
纪念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诞辰150周年图片展在京举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17
连续三晚上演拉赫玛尼诺夫“马拉松” 中国爱乐新乐季启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5
今年第2号台风“玛娃”强度缓慢减弱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6-01
今年第2号台风“玛娃”强度缓慢减弱
央视新闻 2023-06-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