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彩塑艺人原汁原味呈敦煌神韵:老师就是莫高窟
中国新闻网 2020-09-02 17:20

八旬敦煌彩塑艺人鲁勤学,耗时四十余载摸索敦煌彩塑的制作工艺,他还创新“立体”壁画,将壁画中的佛像形象都制作成了便于游客携带的彩塑。“我特别想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把家乡推介出去,想让大家都知道敦煌彩塑的魅力。”他说。

鲁勤学是土生土长的敦煌人,在家人的影响下,他对莫高窟塑像及壁画产生了浓厚兴趣。莫高窟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年少时,他经常有机会去洞窟,“沉浸式”参观之余,不禁发出“前辈们太了不起了”的感叹。

鲁勤学最喜爱的莫过于第45窟,其次则是159、194窟,窟内塑像及壁画颜色鲜艳,画中菩萨的彩带飘逸,十分灵动。醉心之时,他仿佛置身佛国世界,画像也变得“立体”起来,刺激着他的神经,“强烈地想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这些东西”。

偶然一次,鲁勤学前往莫高窟的途中,看到路边用红泥塑成的娃娃,他灵光一闪,想用“捏泥人”的方式表达敦煌壁画及塑像。此后,他开始了长达四十余载的敦煌彩塑工艺制作生涯。在此期间,他成立敦煌彩塑厂,被评选为敦煌彩塑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塑像作品达300余种,部分被省、市级博物馆收藏。

敦煌彩塑是我国传统雕塑中的一个门类,对于反映敦煌民俗文化和特色有着重要的意义。2008年敦煌彩塑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甘肃省非遗文化遗产名录”。

8月底,敦煌旅游旺季期间,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敦煌市北郊5公里外的彩塑厂,一探该技艺的发展现状。

鲁勤学的彩塑厂,实际由一所废弃的乡村小学演变而来。最大的教室中央,用玻璃展柜陈列了几件最精美的彩塑,造型各异,做工细致,大都是以莫高窟内的佛像形象为蓝本塑造的。在制作区,展架上陈列着尚未上色的塑像,桌面上是用袋子封装的红泥,及各种染料。

“这个是45窟的菩萨半身像,是莫高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最满意的一款作品。这个衣着华丽的彩塑是根据157窟的壁画造型设计出来的。”鲁勤学认为,壁画中的佛像姿态多样,比塑像更为灵动,所以他后期的塑像作品中,有很多壁画的“立体”呈现。

“所用土都是当地土,是‘原汁原味’的敦煌塑像。”鲁勤学介绍说,现在陈列的彩塑有两种,分别为传统泥塑和陶质彩塑,改写了“自古敦煌不成陶”的历史,而这源于他与一位日本游客的故事。

1987年,鲁勤学还在敦煌工艺美术厂就职,一位日本游客购买了一尊“乐舞飞天”造型的石膏雕塑,不料返回途中被摔断,日本客人惋惜不已,写信给他询问修复方法。从那时起,他开始琢磨能否以土为原料烧制塑像?此后,他创办彩塑厂,并反复试验后,于1995年烧制出了第一批附着力强、着色好、外观精美的陶质敦煌彩塑。

“我非科班出身,老师就是莫高窟。”鲁勤学先后收过十几个徒弟,免费教授技艺。后来,有的徒弟前往外地发展,大多中途改行,如今伴在身侧的只有一个女儿。所幸女儿自幼十分喜爱这门手艺,进入制作状态经常废寝忘食,这令鲁十分欣慰,“手艺后继有人”。

在鲁勤学看来,敦煌比较“内秀”,以致敦煌彩塑工艺品“藏在深闺”不被人知。他说,希望这一技艺将来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样,或许就会有更多人愿意学习,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文/闫姣 冯志军 高莹

编辑/董伟

相关阅读
6座莫高窟经典洞窟一次看齐:“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在上海开幕
解放日报 2024-09-20
“国家名片”再现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
中国新闻网 2024-08-04
数字敦煌展吸引观众身临其境“游敦煌”,线上线下已覆盖30余万人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21
国家文物局:敦煌莫高窟不存在“湿度飙升、山洪和洞窟塌方”现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8
原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关友惠逝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11
投身敦煌壁画临摹一辈子:90岁敦煌学研究专家关友惠逝世
澎湃新闻 2022-07-11
敦煌莫高窟上百个重要洞窟完成保护修复 258个洞窟实现数字化
中国新闻网 2021-12-06
数字化让敦煌文物 永久保存,“云”游世界
科技日报 2021-10-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