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阅读第一篇,老舍的《我的母亲》时,我便被震撼: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多么恰到好处的描写啊。在“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此生只剩归途”中对父亲母亲的描写,虽然并不是所有情节我都有体会,但是其中真挚的情感让我非常感同身受。
在小学初中时期,不知为何常常会在深夜一个人躺在床上想象倘若父亲或者母亲离我远去的话我该如何是好,这样的想象往往是没有结果的,因为我除了吃喝玩乐似乎什么都不再会了,随后便是一阵痛哭,常常哭得被子湿了一角,含泪入睡。身为一个“要坚强”的男生,我认为这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殊不知这是人类最真实的情感,这与面子无关,父母在的地方便是我们的根。
胡适在《我的母亲》中写道: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的母亲对他的生活影响极大,我的母亲对我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在我童年时,父亲在外上班,他让母亲在家里做全职太太,陪伴我长大。母亲在我童年时是个极其严肃的角色,她常常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等我一个人或坐在桌前的台灯下抽泣,或躺在床上用被子蒙着脸痛哭,她又会坐在我的身旁,轻轻地抚摸我,告诉我她的真实想法,她为什么会这么做。这样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糖的作风对我似乎起到了作用,但也造成了我现在有时神经质的脑子。
母亲是一个女强人,在我的印象里她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在父亲沉迷赌博的时候能够掀翻赌场的桌子,曾经赌瘾成性时差点把我弄丢的她,能够和父亲约定都不赌博后真正戒赌。她的吼声惊天地,她的威胁泣鬼神,父亲工作常常难理家务时,都是她打理着生活的算盘;后来工作了,还能够兼顾家里的做饭、打扫、洗衣服等等。在我看来其中任何一件事都会是压垮我这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却能应对自如。曾经她甚至有点独断专行,现在却大量放权,许多的选择交给我自己,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负责。
我常常会认为她脾气变好了是一件坏事,让妹妹的生活过于安逸,可是她有着自己的算盘。就像朱自清在《背影》中写道: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母亲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曾经我也是爱卖弄聪明插嘴的那一个,常常认为价钱摆在那,何必费口舌,而她却能杀得一手好价。后来我才明白,她一开口便是老江湖,而我一开口则是待宰的羔羊。这让我觉得就算我读再多的书,也比不过她的人生经验,我真是把自己想得太聪明了。不过有时她想发漂亮一点的朋友圈,也会把手机拿来让我给她意见或者让我看看有没有错别字的时候,我认为我的肩膀上多了点什么,我也明白了曾经美冠群芳的母亲所有的骄傲。
母亲是一个相对心大的人,而这相对的人物便是我的父亲。母亲在认为许多事情我该自己做的时候便真的不管了,而父亲却总是放不下心,想要插手。起初我也聪明过分地拒绝他,甚至嘲笑他。但后来我深深明白他的好意,并且我曾看到过一句话:“让家长能够慢点老去的方法便是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够帮得上你。”所以有时即使我不情愿,也会接受他的好意,我不想让父亲因为不能够帮助我和妹妹而急白了头。
父亲是个细心、有情怀的人。我虽然长得跟母亲相似,但大部分性格却像极了父亲。跟他一样喜欢干着急、瞎操心,与他一样会想很多、会念旧。父亲爱我和妹妹是显而易见的,是可以透过双眼看见我和妹妹的名字的爱。母亲说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晚上睡觉时父亲的胳膊是属于她一个人的,然而在我出生以后,她便必须和我一起分享父亲的胳膊了。虽然因为常常睡在父亲的胳膊上使我的后脑勺有点变形,理发师常常因为有点下凹而苦恼。母亲还说父亲是极重男轻女的,在妹妹出世前他幻想着母亲还能再生一个儿子,并且名字都已取好,然而当见到妹妹时,不免有些失望。不过母亲是极喜欢女孩的。而且在妹妹出现后我并没有感受到父亲会更偏心于我,甚至非常多的时候我会嫉妒父亲对妹妹太好。
我真是非常感激我能够如此幸运出生在这般幸福的家庭当中。身边也有非常多的同学、朋友是热爱自己的家人的,一位同学跟我有同样的想法:放假时能够回家便尽量回家陪伴父母。虽然父母亲还不至于我们数着日子地陪伴,但是父母在,不远游。我们是愿意的。
文/李晚安
来源:碧读好书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