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带娃,晚上学习,武汉六十一岁阿姨万雪琴疫情期间52天学习了160多门网课。阿姨的努力和励志让很多网友自叹不如。万雪琴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疫情期间很多老年人不能出门,身心状况都不好。学习网课充实了生活,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观。万雪琴也表示,年轻人为了生活和工作打拼很不容易,不一定有她这么多的时间来学习。
万雪琴今年六十一岁,是武汉市汉阳区老年大学的一名学员。今年2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依托“网上老年大学”微信小程序打造“空中课堂”,各地老年大学学员通过小程序注册,可免费学习数万门课程。3月16日,万雪琴所在的汉阳区老年大学开通“空中课堂”,她当天就在小程序上进行了注册。
万雪琴有一个11岁的外孙女,因为疫情没开学,万雪琴白天照顾外孙女的饮食起居。白天她听课的时间不多,只是在做饭或者择菜时抽空听课。她大量的学习时间是在晚上,晚上10点以后孩子入睡后,万雪琴就开始学习,通常学习到凌晨2点。遇到喜欢的课程,万雪琴会学到凌晨四五点钟。
据了解,小程序上的一门课大多在5-50集之间,一集少则四五分钟,多则三四十分钟。万雪琴就这样用52天时间,完成了160多门网课。每学习完一门课程,小程序会弹出一张“学习标兵”的证书。茶艺、隶书、唐诗宋词、楹联、中国画……3月16日以来,万雪琴获得了160多门课程的“学习标兵”证书。
万雪琴介绍,退休前她是一名幼教,本身兴趣爱好就特别广泛,喜欢京剧、唐诗宋词、书法、绘画,多个方面均有涉猎。退休后,在汉阳区的老年大学京剧班学习,该京剧班共有68名学员,年龄最小的50多岁,最大的80岁,她担任班长。
疫情期间很多老年人因为不能出门,一日三餐后没有什么活动,尤其是独居老人,心理阴影很大,负面情绪较多。万雪琴开始学习网课后,发现很多网课都特别好,她了解自己班的学员,为了根据他们的个人爱好推荐课程,她就尽量多的学习。遇到好的课程,就推荐给其他学员。
万雪琴透露,班级里的学员原本只会用手机接打电话,最后在她的帮助下,都学会了上网课。整个班级的人都在上网课,而且积极性特别高。每次学习完还会一起交流。一位姓熊的学员也已经学习了80多门课程,一位80多岁老太也学了几十门的课程。
万雪琴说,学习网课后,老人们的生活比之前充实了很多。每学完一课,都很有收获和成就感,万雪琴能感觉到学员们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
万雪琴努力学习的事迹发布到网上好引发热议,很多网友表示自叹不如。对此,万雪琴说年轻人不必有此感觉。“我退休了时间比较宽松,睡眠又比较少。疫情前我也很忙碌,因为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才能这么学习。年轻人为了生活和工作打拼很不容易,压力很大,我也是从这个时期走过来的。”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匡小颖
编辑/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