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听|北京高校研究生组家教团 帮一线医护在线“带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3-15 19:09

近日,安徽合肥支援湖北方舱医院的护士周国红在连续在防护服上写字喊话女儿陈彦然“好好读书、认真写作业、好好学习。”有网友调侃这操作可真硬核!上战场还不忘督促女儿写作业。而在北京,由高校研究生组成的“最强家教团”,免费为北京市医院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学业辅导、读书交流、心理辅导等,让医护人员能够在一线心无旁骛抗击疫情。

据了解,北京大学第19、20、21、22四届近30名研支团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此次志愿活动中来,北师大则最终确定15名志愿者与16名医护人员子女“手拉手”结成对子。

5.jpg

精准对接 支教团与医护人员子女“手拉手”

“字母‘h’长得就像是我的小椅子”;‘复韵母’,就像我和我的好朋友,总是形影不离地一起出现。”北京师范大学的在校研究生商力文在跟6岁的妞妞一起学习拼音的发音和识记。

商力文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也是与医护人员子女“手拉手”结对子的志愿者。

每个周末,商力文都会准时上线,为屏幕另一端的妞妞进行一对一地免费在线学业辅导和交流。随着授课计划的不断进行,聪明的妞妞逐渐找到了联想记忆的方法。

妞妞的妈妈张女士是北京朝阳医院的一位医护人员,目前正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据她介绍,妞妞目前上幼儿园大班,因在疫情期间不能下楼,在家里却总是看电视,这样的授课不仅丰富了孩子的学习生活,又能为上小学提前预热。“这个安排真的太好了,孩子很感兴趣。” 

2月12日,《关于组织高校青年志愿者开展“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的工作建议和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发布。

其中指出,高校团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应充分发动有条件的青年志愿者,特别是正在服务期内的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和往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招募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业特长突出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依据服务内容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按合理结对方式进行科学编组,以1个服务队对接2-3个家庭的形式务实开展服务。

image.png

北师大团委响应上级团组织号召,发起“守望·相助”手拉手线上志愿服务活动,并于3月3日发布《致医护人员的一封信》,为北京市部分医院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学业辅导、读书交流、心理辅导、亲情陪伴和疫情防护教育等线上志愿服务,为奉献者奉献,消除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让医护人员能够在一线心无旁骛抗击疫情。

据北师大校团委副书记王春雨介绍,在北师大取得负责对接的27户医护人员家属联系方式后,校团委专职团干逐一联系医护工作者家属了解具体辅导需求、其子女的学习状态和所在学校的线上教学安排,按照精准对接、一家一策的要求,最终确定15户16名医护人员子女的线上辅导方案。

随后,在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中发布招募消息,并根据报名的近30名志愿者的实际情况,匹配医护人员子女需求,精准选拔出15位相关专业的同学,志愿者与16名医护人员子女“手拉手”结对子(其中一户有2个孩子),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及幼教到初中基础学科等的线上辅导。

“这些孩子有些是还未上小学的幼童,有些是青春期的少年,作为有过相同成长经历的大学生,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与孩子更好地沟通。” 王春雨说。

北青报记者采访多位志愿者了解到,这些志愿者都是本校的研究生或者已经获得本校保研资格的大四毕业生,专业方面包含了汉语言、物理、教育管理、法学等诸多学科。

他们均有丰富的支教和家教的经验,曾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支教活动,学段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

“我们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和小同学还是可以找到不少共同话题的。家长的良好反馈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更加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他们认为,能利用自己所学为疫情尽到一份力既是付出又是收获。

规律了作息 “镜头尴尬症”瞬间被拯救

已经被保送北师大研究生的白鸽寒假回到吉林老家后,爸爸妈妈每天好吃好喝地“招待”着。而且她也跟随网友的节奏做起了凉皮和蛋糕,用来打发时间。

因为学习法学专业的她大四下半年已经没有课程,更不需要上网课,没有了学业上的压力,她形容自己每天的状态就是“懒散”,起床时间一般在上午11点,晚上刷手机到凌晨2点多才睡,她直言整个作息就是紊乱的。

直到后来报名了学校组织的“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自己的作息开始逐步恢复正常,散漫的生活状态得到改善,不断变得充实且有意义。

周一至周五早上8点起床洗漱吃饭,9点调试机器、查看备课内容,10点至11点准时上网课,晚上8点至10点批改作业以及备好第二天的课程内容。一整个下午的时间便是阅读导师推荐的书籍,写读书报告、修改毕业论文。

白鸽所学的法学专业属于文科,而且她在初高中时的语文成绩一直很优秀,大学期间有过多次做家教的经历,最终经过报名筛选,白鸽对接的是北京同仁医院医护人员蔺女士的女儿雯雯,一名四年级的小女孩,负责她语文阅读理解方面的强化学习。

3月9日是正式上课的第一天,白鸽已于前一天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进行充分备课,但是没有在网上听过课,更没有在网上授过课的她最怕遭遇首秀的尴尬。尤其是看过最近关于网课的各种吐槽后紧张情绪不断袭来。

没想到在屏幕的另一端的雯雯衣着整齐,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前,积极响应互动、思维活跃,对于提出的问题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思考,“造句时,她会说一些跟妈妈相关的句子,比如,妈妈又善良又美丽,因为她去一线了。”白鸽担心的问题都没有发生,她的“镜头尴尬症”随着课程的顺利进行成功治愈。

image.png

而最让白鸽感动的是下课的时候,雯雯会把家人叫到镜头前一起打招呼、说再见,“这个细节让我感受到了孩子对我的喜爱和认可,真的被她的纯真暖哭了。”白鸽说,在平时布置作业或交流中,雯雯的姥姥等家人也一直在表达感谢,但白鸽认为能为一线医生的家人提供守护与支持是她应做的事。

她说,不想在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里只做一个旁观者,由于家乡的疫情并不严重,此前社区志愿者的活动没有参与到,令她一度很遗憾,恰好这次的支教志愿活动算是给了作为亲历者的机会,“让我收获了很大的参与感。”

目前,白鸽已经通过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选拔,明年也要去支教,此次经历帮她积累不少与小朋友和家长打交道的经验。

第一次当“主播”  带着俩娃开启上课模式 

“孩子比较聪明,一个小时时间不长,能一直集中注意力。”下午四点半,教育管理专业研一的刘宇轩刚给一对龙凤胎兄妹上完四年级的数学课。医生们在前线工作,顾不了家庭子女教育,能用自己的专长出一些力,他认为这是求之不得的事。

image.png

与白鸽相同的是,此前也没有进行过网上授课,网络教学对他们来说是个新课题;不同的是,他现在是第二十一届研支团成员,从2019年7月开始就已在新疆塔城第一高级中学支教,担任高一年级两个班的物理老师,由于疫情原因,身在黑龙江的他目前暂时通过网络授课。

除了自己研一的读书课程外,刘宇轩要同时负责高中和小学的网课课程,根据课程安排,高中课一般是下午一点到两点进行,三点到四点是小学的课程。

由于学龄段不同,教学方式也会有很大差别,对于小学生需要更多的耐心、语速要慢、情绪缓和,甚至还需要“手舞足蹈”,“小学教学多需要声情并茂、寓教于乐。”刘宇轩解释,下午两点结束高中授课,中间一小时用来吃午饭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自我调整将身份转换成“慈祥老父亲”。

image.png

他对接的是北京地坛医院的李医生家两个10岁的孩子,李医生认为,自己孩子比较贪玩,想通过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从而把白天的时间利用起来。通过前期沟通和提供的家庭资料,刘宇轩了解到,俩孩子需要语数外全科辅导,妹妹凡凡很乖,男孩阳阳有些调皮,需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

同时,带动性格迥异的两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刘宇轩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了解10岁左右儿童的心理特点,为了便于沟通还准备小故事、小游戏,互动过程中选择提问题抢答的方式,从而调动妹妹凡凡的积极性、吸引哥哥阳阳的注意力。

此外,他还翻箱倒柜找出了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教具、模型,“这些比俩孩子的岁数还大。目前讲的内容很理论,这些特殊教具目前还没用到。”他透露。

image.png

刘宇轩表示,线下教学是面对面地对整个班级进行,需要照顾到每个学生,互动性更强。一对一线上教学,则需要更灵敏感受孩子的接受情况,需要更生动的表达来调动孩子的注意力与积极性。

第一次接触网络教学,着实让他有些蒙,有种被迫当“主播”的感觉,但同时体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成了此次志愿活动的收获之一,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上教学从专业方面上来说会比正常上课要求更高,备课也更细致,但对学生自控力也是一种考验,而且40多分钟的课,到后面学生也会比较疲惫,需要老师继续摸索掌握合适的节奏。

2.png

良师益友 因为信任被拉入了“家族群”

“今天过得开心吗?”“晚饭吃的什么?”这不仅是苑中慧对五年级小昭的问侯,同时还有“接头暗语”的作用,如果能得到迅速回复,那就说明小昭已在电脑前做好上课的准备。

由于苑中慧研究生期间将要攻读的是中国民间文学方向,本来按照计划这段时间她要去河南洛阳做相关调研,因疫情原因转为线上操作,目前已完成了大部分。

疫情当前,她也想尽一些绵薄之力,“虽然我没学过医学,没有机会去前线救人,但是作为文学专业的学生,能用自己所学帮助医护人员也算出了一份力。” 3月4日,身在老家河南的苑中慧填写了志愿者申请,5日对接到北京医院石医生的儿子小昭。

去湖北前,石医生已提前布置好数学和英语作业,语文作业则是要写读后感,但她同时认为儿子小昭存在阅读理解方面总结不到位,作文写作语言贫乏等问题。希望苑中慧能在这方面帮助强化。

在前期沟通时,跟小昭的话题切入点居然是一款游戏,聊起游戏,小昭瞬间变成“小话痨”。但苑中慧发现小昭并不是什么网瘾少年,滔滔不绝的小昭讲述的全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地理知识,而且对于汉朝和明朝的历史如数家珍,理解和表达能力非常强。经深入沟通发现,《史记》《上下五千年》这些书籍,才上五年级的小昭早就读完了。

3.png

通过日常上课并阅评小昭写的读后感,苑中慧认为阅读理解和作文问题的症结出在遣词造句、标点使用上。

于是她开始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书目做写作兴趣引导,并不断练习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从时间安排上不断与家长沟通,尽量做到既不与学校安排的课程冲突,又能保证正常的休息,目前固定的辅导时间基本定在晚7点40分到晚8点50分之间。

出于信任,小昭的家人把苑中慧拉进了家族群,“我现在除了固定时间辅导外,小昭在学习数学和英语时遇到的疑问也会向我求助。”

面对小昭一家的感谢,她认为,太多的感谢没必要,“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她强调,此次的志愿服务完全免费,为了表达感激,曾有家长提出要支付费用,但均被婉拒。

(文中医护人员子女均为化名)

统筹/张彬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情系防控 携手同行” 北京共青团为青年医护人员送关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1
Qing听丨北京小伙一周跑遍十几家医院 为封控邻居代开“救命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0
Qing听|5天手绘300多抗疫人物获赞 90后小伙:不敢享“上河图”美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6-13
浙江绍兴医护上门更换鼻饲管 共为患者节省35万余元
中国新闻网 2021-05-06
Qing听丨志愿从武汉做到绥芬河:帮人的感受是一样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5-06
清华研究生支教团青海湟中分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29
视窗 | 江西宜春:心理支持服务 关爱一线医护
新华社 2020-04-21
为医护子女召集“云家教” 这名武大女生火到了联合国
中国新闻网 2020-04-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