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艺久情长——卢是百年诞辰美术文献展”于8月16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并召开学术研讨会。本次展览以“艺事非烟”“西风东鉴”“丹青意志”“承前启后”四个单元,集中展示卢是生平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油画、素描、版画、书法、篆刻以及相关珍贵美术文献共200件。
谈及展览的缘起,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当我们梳理百年中国美术,在许多踏实耕耘、辛勤探索的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的作品和生平中,常常有一种仿佛“挖出矿场”的惊喜。那些深深烙上中国文化印痕的国画、书法,那些饱含写生激情和对西洋绘画富有求索精神的水彩、油画,那些带着新兴木刻运动精神的版画……使我们可以清晰地探寻到一条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之路,看到先辈们踏着荆棘奋力前行的脚步。这些令人敬重的先贤中,有的家喻户晓,声名远播;有的则不为广大观众熟知。然而他们的客观存在都不得不令我们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他们。卢是先生就是一位值得研究的教授、艺术家。
卢是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他青年时代师从林风眠、吕凤子、潘天寿等大家,擅长油画、中国画、版画、书法和篆刻。在他的艺术教育和创作中,潜心研究并致力于融铸中西艺术之长,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艺术佳作。
卢是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在传统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并探索实践中西融合,艺术视野开阔,成就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从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版画《反饥饿》《兄妹开荒》《牛郎织女》等吸收了传统以线造型的特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国画《敦煌五种民族图》《苏州留园图》《春光好》等情景交融,生机盎然;水墨头像《女孩》《少年》等在技法上借鉴油画的明暗来表现,干湿浓淡,韵味十足;油画《东方欲晓》《绿荫》《晓雾闻渔歌》等则营造墨色晕染氛围,用书法线条和明暗结合来处理画面景物。
吴为山表示,卢是先生的作品和他收集、整理研究的大量文献档案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宝贵财富。本次展览蒙卢是先生的子女亲属,将家藏的卢是部分作品捐赠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为国家艺术宝库增添了极有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的珍品。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1、8、9号厅,将展出至2019年8月25日(周一闭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岩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