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是立秋节气,北京前门大街上的中华老字号天福号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贴秋膘”非遗研学活动。
上午,10位来自“壮美中轴非遗行”2025西城非遗夏令营的小营员走进天福号前门旗舰店,现场聆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第九代传承人宋子军及品牌讲师钟赞讲解立秋节气文化,亲身感受老北京“贴秋膘”的传统习俗,并现场品尝了正宗的天福号酱肘子。
旧时的人们为了在秋冬养身补气,在立秋这天会专门吃上一顿肉食,而酱肘子作为肥而不腻、酱香浓郁的代表性菜肴,是不少北京人贴秋膘的首选。天福号始创于清乾隆三年,其酱肘子制作技艺至今已传承九代。历经287年沉淀,仍保留着手工酱制的传统工艺,入口即化、醇厚回甘。
活动现场,传承人宋子军不仅讲解了肘子从选料、剔骨、配料到酱制的流程细节,还展示了老字号如何在现代工艺中坚持手作温度和非遗精神。
“酱制过程中,对火候的控制尤为关键,需文火慢炖数小时,才能让肉质酥烂入味,肥瘦相间。这种代代相传的独特技艺,正是天福号酱肘子数百年经久不衰的秘诀。”围坐在“非遗研学课堂”前,孩子们一边认真听着品牌讲师钟赞的讲解,一边认真记录、积极提问,在美食的香气中上了一堂别样的传统非遗文化课。
本次活动同步进行线上直播,这也吸引了不少暑期在家的小观众在线围观。“原来立秋的贴秋膘,有这么多讲究!”“我想秋天也能吃到酱肘子配大饼!”直播评论区里不乏孩子们的惊叹和互动。
据悉,天福号非遗研学活动已连续多年在立春、立秋等传统节气举办面向青少年的文化体验活动,希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华饮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今年的立秋活动还在天福号全国超市专柜、品牌专卖店及电商平台同步启动,特别推出“酱肘子卷饼礼包”“立秋双联包”等惠民套餐,让广大消费者在家也能轻松“贴秋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