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随潮流来——戴泽的跨世纪目光”在深圳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汇集戴泽先生80余年艺术生涯的代表作,涵盖油画、水彩、素描等百余件珍贵作品,以“集体与个体的对话”为学术主线,通过五大板块系统呈现其如何平衡时代使命与个人艺术追求,折射20世纪中国艺术家的共同命题。展览创新采用“再语境化”策展手法,打破经典艺术史叙事框架,探索写实主义创作在新时代的创新性表达。
戴泽先生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画家,其艺术生涯跨越世纪,此次展览于一年前开始策划筹备,本次展览以“集体与个体的对话”为核心,通过两条并行的叙事线索——集体叙事的历史担当与个体叙事的自我觉醒,系统梳理戴泽跨越八十余年的艺术实践,呈现戴泽在时代使命与个人艺术追求之间平衡抉择的心路历程。
展览分为“艺术之源”“历史之思”“目击之象”“自然之叹”“山海之魂”五个篇章。开篇以戴泽艺术生涯的起点以及早期阶段为线索,呈现其求和任教初期的艺术启蒙与风格探索,聚焦戴泽艺术基因的形成,揭示其创作中“双重性”的源头。展览中部聚焦戴泽作为“集体叙事”的参与者与“个体叙事”的探索者角色,展现其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突出他对时代事件、社会风貌的记录与再诠释,以及在集体框架之外对艺术本体的持续追问,凸显其语言实验的连贯性。结尾则呈现了戴泽的动植物和自然风景作品,表现其对于自然万物的生命感知和“为祖国河山立传”的时代豪情。
展览策展人胡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展览分为五个篇章,力图突破单一的叙述模式,交织起宏大的集体叙事与真挚的个体叙事。在这里,看到的不是对历史变迁和社会景观的“图解”,而是一位敏锐观察者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对时代脉搏的深刻感知与内在生命的真诚表达。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重新审视以徐悲鸿先生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与艺术脉络——即“徐悲鸿学派”。戴泽先生作为这一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实践有力地突破了我们过去对“徐派”可能存在的某些刻板印象。戴泽先生深厚扎实的写实功力毋庸置疑,但他并未止步于此。我们在他的作品中,既能感受到严谨精妙的写实魅力,更能深刻体会到他艺术表达的多元风貌。
戴泽艺术基金管委会主任戴孟直言:本人及家人谨此特别致谢各位领导及老师们所给予的鼎力相助与大力支持。值此开展之际,忆及戴泽先生曾言:"感谢天,感谢地,感谢我身边的人们,你们对我真好!"
戴孟
据悉,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将展至11月9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贺梦禹